以前,曾听说过子女分家另过后与老人保持“一碗粥”的距离是最理想的距离,没细究过因何要这么说。偶然从看到一篇文章《一碗粥的温度》,才明白原来是这么回事。
在福州有个“拗九节”,即农历正月二十九这天,晚辈为表达对长辈的孝敬,都要精心熬制一碗粥给父母和长辈吃。清人施鸿保在《闽杂记》中载:古代有个叫目连的人,其母因犯事被关进了牢房。她探监给母亲送饭时,为防止送去的食物被狱卒吃掉,就想了一个办法,用荸荠、花生、桂圆、红糖等食材与糯米混煮,狱卒见这粥黑乎乎的,问道:这是什么?目连随口答道:这是拗垢粥(福州话九与垢谐音)。这天正好是正月二十九,乡人感念目连的孝心,仿其孝行,每年这天煮粥孝敬双亲长辈,并相沿成习。
如今,“一碗粥”的距离是指从子女家中送到老人住处,粥还是热的。这是亲情关怀的温度,更是衡量子女孝心的尺度。一碗粥看似微不足道,但却是子女捧给父母的一片孝心。拗九节的习俗能够传承至今,并不仅仅是舌尖上的**,而是其中所蕴含的孝心和真情。“一碗粥”的温度是孝亲文化的升华,是众人拾柴汇聚的温暖。人们在这一刻停下匆忙的脚步,用心熬粥、品粥,回归的不仅是亲情孝心,还有温暖的传递、人际的和谐、正能量的汇聚。
一些好的民间习俗,对人们优秀品德的传承与发扬,有着潜移默化的道德影响力。充分发掘民间习俗中的价值资源,发扬民俗的道德影响力,将其中蕴含的向上向善的元素植根于人们心中,融入人们的日常生活,美德就会有更深厚的土壤。
一碗粥的故事让人温暖,那浓浓的粥香里洋溢着爱、饱含着情。今天正好是2014年正月二十九,又恰逢周五,一定要记得晚上下班后,用心熬一锅粥。
我相信今晚的粥会格外馨香。;
Copyright 2021宝石小说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