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宝石小说>武侠修真>噬嗑> 第四章 得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四章 得(1 / 1)

一切超出林志远的意料,整个过程并非那么不近人情。他按题目要求,提出了自己的见解以及期望。

瞧瞧身边的人,只有吴耀祖已经完成了。闭着眼睛端坐着,好似冥思也好似等待,脸上挂着一抹微笑,嘴角略向上弯,透着一股傲然。赵文卿接着也结束了,接触到林应远的目光,轻轻点点头。

规定的时间一晃就到了,大伙很快起身,将自己物品迅速收拾之后离去。没有多余的讨论声,每个人都似乎充满了自信。多少年的苦读,各自的心得得到了充分的发挥,才华毫无保留的施展出来。至于能不能得意于有司,那是后话,此刻更像是一刹那的解脱。

赵文卿拉拉了正在满怀兴趣观察四周的林应远,一道朝客栈走去。很显然,他知道无论是成为议论的热点还是无人搭理,都别指望能够得到实质的什么。他跟林应远相处几日,了解些他的心性,在能够相处下去可能成为生死之交的时候,绝不能放弃,他要紧紧的跟着他在接下来的日子里。

“文卿兄,下面还些玩意,你不打算呆一会了么?”吴耀祖早已注意到林应远,只是不知道如何去接近他,正好赵文卿的举动给了他机会,“你身边这位朋友,不打算介绍给我么?”

吴耀祖的话语立即引起了大家的大家的关注。“耀祖兄,哪里的话。本打算待会再述同乡之念的,只是觉得时下似乎不太适合罢了。”赵文卿满脸堆笑的说,他并没有把林应远介绍出去的意思,这当口能蒙则蒙,能混过去最好。

“哈哈,那待回到客栈再细说。这样吧,大家能同年应举,真是莫大的缘分。在放榜之前,不如放开怀抱,诗酒会友一番。彼此也可以熟络熟络。在下有个不算新鲜的点子。”

“待回到客栈后,我们举行个接句的活动。各自己把自己的句子写下来,并署上名。凡在场的同仁等到结束后,都抄录一份作为纪念。”

吴耀祖的话声刚落,大家便起哄叫好。能与自己心中崇拜的偶像同场演出,并能留下纪念,即便此行名落孙山,也不至于一无得得,更为将来换贴省下许多麻烦。

在文人雅士当中,这样的活动虽然常见,但并非是每个人都有资格参与。有的人可能一生不得于有司,却得于有朋。虽说大家是同年参加考试的同伴,却不意味着将来有交谊存在。古往今来,只有那些声望同等或有人举荐的人才有这样的机会。这些资源更是可求不可得,慕名拜访并非可以结下善缘。

这些人虽然都认为自己有足够的学力,却不敢奢望一定中的榜上名录。如果能在一次大考上认识几个交好,在将来再举可谓是不小的帮助。吴耀祖的提议,能够得到响应是他意料中的事。他从一开始就抓着大家的情绪,只是轻轻一摇,便无限地提升了自己魅力。

赵文卿和吴耀祖是同乡,彼此师承虽不同,但也颇有力均之势。吴耀祖所在勋阳书院主持冯韬声名自然是高,赵文卿的老师陈常尽管低调,却也是极有影响之人。二人都是饱学之士,只是不同的习得造就了不同的性情。吴耀祖在哪里都彰显着强大的气场,这与勋阳书院是分不开的。赵文卿则戏化人生,不过并没有自己的执著。林应远默默地观察着、比较着这二人。

赵吴的第一次相遇便撞出了火星。吴耀祖的勋阳书院举行入院试考,赵文卿的表弟俞恒央求他同来。作为书院名流吴耀祖当光彩流溢的活动在接待的人群当中。

俞恒有一半是冲着吴耀祖而来的,看到偶像哪里还能按奈下心中的激动,便挤到前面表示膜拜。不曾想,围着的人实在是太多,吴耀祖没有特别的回应。可是,这个人是赵文卿的表弟。彼时的赵文卿一副浊世公子模样,但别有一种风度。两人都是风华正茂之时,难掩的风芒很容易刺伤他人,只不过他们都没注意当时的状态则己。

其实,对于一个真正想做番事业的人来说,拥有大盖天下胸怀是决不可少的条件。赵吴二人无疑都是有这种志向的人,只是年轻的涵养是经不住多少拔弄的,更何况那种几乎要奔涌出来的盲目自信。

冯主持是当代硕儒,弟子无数,分布在各个社会队层。当朝首辅李问道更是为这位老师增添了无限光彩。种种的因素积累起来,勋阳书院的威望是绝不允许他人随意挑衅的,书院人当然也沾染这种尊严,尽管这些都不是冯主持的本意。

然而,在勋阳书院声望笼罩的范围之内,有那么个人却是特立独行的,他是赵家私塾的先生陈常,一个浪荡的奇怪人。敢在这里教书而不用看勋阳书院脸色也只有他。

赵文卿是他自己找上的。一场出其不意的雨给他带来了意想不到的落魄。在赵家住下之后,才认真考虑日后生存的他,由于从不拖欠他人的任何东西,对于赵家援手之恩,突然拖住了脚步。

没有什么可效力的地方,他便提出教赵家子弟读书。可是,赵家这样门弟的子弟大多送到了勋阳书院,赵老太爷婉言回绝了他并请他不要把赵家略尽绵力之事放在心上。谁也没有想到,陈常这一病也病得蹊跷,竟一拖拖了半年时间。赵家的善行并未因为时间长久而改变,对待如初。这样让他更感惭愧。

想走也走不了,在这个时候赵文卿回家了。赵文卿是家中长孙,老太爷本想送他去勋阳书院的,只不过他不肯,便没有勉强。拜见陈常时,赵文卿也是怀着无可无不可的心态。不过,很快便融浊起来。

赵文卿之前离开家是外出求学去了,他的老师是与老太爷有旧的一位居士。这位居士筑庐山野,崇尚自然,赵文卿五来年也算是放养的成长着。故而,他对一些人为的礼数不大感兴趣。

几年后,陈常飘然而去。赵文卿还是那副公子模样,心性却精进了许多,没想表弟的到却让他惊人的才华发挥了出来。

吴耀祖与赵文卿的对峙没有坚持多久,便被冯主持给化解了。人的名字树的影,当知道他的师承何许人时,冯主持颜面大动。也许这个世上叫做陈常的人很多,但能教出这样的弟子的人绝难相同。记得当年与陈常的一次相遇,二人就像现在这两位,锋芒夺魄令人不敢逼视。陈常并没有输给他——这个非常重要,以致在他的记忆中不敢有稍微傲态。高明就是高明,是心中难以简单清除的痕迹,无论之后各自取得了什么样的成就。除非,再比过一次。这是绝不可能的,冯韬知道。

吴耀祖虽心有不甘,却慑于师道尊严只能忍着。这一别又是多年,二人都有所改变。提起往事,不禁也是心气直涌。吴耀祖早先瞧见了他,之所以搞那么事,完全是心存比较一番的态度,那些不明就理的人便因此才得到了自觉便宜的事。

;

返回首页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Copyright 2021宝石小说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