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都是个正处在高速发展、日新月异的大都市,三年不见更出落得像个亭亭玉立的大姑娘。龙铮望着窗外有种不敢相认的感觉,他只能从她似曾相识的眉宇之间找回一些旧时模样的记忆。
汽车很快就驶入高新区工业园,这里的空气一下子变得亲切而熟悉。这是龙铮生活和工作过的地方,一草一木,依稀曾见,不免勾起几许怀旧情绪。
一路上,所见所闻不断地触及他脑海深处的记忆细胞,思绪飘飞,有时竟忘了身处何处。猛一抬头,车已驰近公司门口,闪亮的镀金大字立刻印入眼帘:“龙氏集团第十二食品有限公司”,两个大红灯笼分挂大门两边,节日的气氛在这里尚未散尽。
“久违了。”龙铮在心里默默念道。
“嘀,嘀,嘀嘀……”李钟第三次按下喇叭的时候,不禁皱起了眉头:“这保安到哪里去了?”
龙铮也感到情况有些异常,便侧头问李钟道:“怎么办?我们要不要下车?”
李钟叹了一口气,自嘲式地笑了笑:“看来,只好下车了。”
两人正欲下车,一保安突然从厂区右边拐出来,急匆匆地向门卫室跑来,按下遥控按钮,伸缩门缓缓开启。
保安站在小车副驾侧的值勤台上,行了个标准礼,李钟还礼,一脸的不爽,却也不便发作。
厂区左边是综合办公大楼,楼前是一个漂亮的、大大的花坛,李钟正欲左拐,却被龙铮叫住:“等等,那么多人聚在车间外面干什么?我们过去看看。”
李钟听龙铮一说,忙侧过头往右边看去,这一看,心里顿时凉了半截:在生产区域的空坝内黑压压站着一大群人。不禁暗暗叫苦:“这些家伙居然在这节骨眼上跟我闹事,张大可在哪里?怎么也不管一管?”
两人驱车来到众人跟前,靠边停好。龙铮下车一看,稍觉宽心:场上虽有百人之众,倒也规规矩矩,并没有造成混乱的局面。
众人的目光齐刷刷地望向二人,所有的谈话、议论和吵闹在一瞬间凝固,场面静得让人窒息。
平静的表面下往往涌动汹涌的暗潮,龙铮有些担心地看了看李钟,希望他能尽快控制局面,不要让事态扩大或恶化。
李钟确实不再是三年前的李钟了,他居然笑了,笑得还很开心:“我说兄弟姐妹们,你们在上班时间集结在这里是不是有些欠妥啊?”
人群里开始有些轻微的骚动,有的人对李钟的话展开议论;有的人却是充耳不闻,私下里对龙铮指指点点。
一位说:“噫,那位不是我们的小老板吗?”
“对,就是他,三年前我见过他。”有人附和道。
“他来干什么?”
“不知道,想必是厂里的事惊动上面了。”
“看来,一场暴风雨就要来了,有人就要遭殃了。”人群里有人冷笑道。
“别瞎说,老板来了,我们正好向他讨个说法,工人还要不要吃饭?”
龙铮很平静地扫视着人群,面带微笑。
李钟见场上议论纷纷,杂乱无章,便提高声音道:“请大家静一静,静一静……”,场面逐渐平和,李钟接着说:“有什么意见一个一个地说,在下面瞎议论是解决不了问题的。我李钟在这里以人格担保,大家就事论事,绝不搞秋后算帐!谁先说?”
“我来!”说话处一个高大的小伙排开众人,站到了前面,龙铮不觉眼前一亮。
“马英明!”龙铮脱口而出。
“是我!我……,没想到您还认得我。”马英明没想到事隔三年龙铮居然还叫得出自己的名字,当时自己只是个刚从技校出来,豪无工作经验的生产工人,至今也不过是个小小的班组长,激动之余说话不免有些结巴。
“怎会不认得你?你那时可是我们厂里最时髦的帅哥了,一头红头发,一身红衣服,大家伙叫你什么来着?哦,对了!‘红孩儿’。”龙铮笑指马英明,如数家珍。
人群里立即暴发出笑声一片。马英明满脸通红,不好意思地低下头,嘿嘿傻笑。
场上的空气开始流动,李钟轻轻地舒了一口气,不失时机地凑趣道:“龙总,你不知道我们现在的马英明可不是以前的‘红孩儿’了,他带的那个班这两年每个月评级下来都是星数最多的班。自从你找他谈心之后,他就像变了个人似的,工作认真、积极,要求进步,特别是他每天坚持写的工作日记,详实地记录了生产中的点点滴滴,我们的工艺人员在调整工艺参数的时候,都会把他的意见或建议作为重要参考。还有,他每天写工作日记的习惯已经作为一种制度在全厂施行,效果很不错。”
“哦,是吗?听到这席话,我确实很感动。小马,好样的!我为你感到骄傲。”龙铮向马英明竖起了大拇指。
“龙总,请别这么说。我倒是打心眼里感激您、佩服您。当年,您用您的故事和感受教给我做事、做人的道理,让我重新找回和认识自己,您才是我一生的榜样和骄傲。”马英明说得很诚恳,大伙似乎也听得很认真,场上只回荡着马英明一个人的声音。
;
Copyright 2021宝石小说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