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章学生王媛媛的故事【6】
————————————————————————————————————————
这一年春天,老校长年满六十,正式退休了。
接替他的新校长姓胡,四十多岁。
他本人就是我校的毕业生,1971年初中毕业后留校在团委任团委书记,后来担任党务秘书。他边工作边学习,到老校长退休时,他已取得了研究生学历。
他人品好、年富力强,众望所归,他成了我校的新校长。
当时中等职业学校竞争很激烈,招生工作越来越难。
为此他多次召集大小会议,专题研究招生工作。
“酒好也怕巷子深”,我们决定大张旗鼓地展开宣传攻势。
一个重要举措是:在校内隆重举办“毕业实习生双向选择大会”。
培训处邀请了北京、天津几十家用人单位的领导来到我校,招聘洽谈摊位在学校庭院里一字排开。让应届毕业生及其家长直接与用人单位见面洽谈,进行双向选择。那一届我校应参加实习的学生有二百四十多人,加上学生的家长五百多人。一时间,庭院里彩旗招展、人头涌动、盛况空前。
我校有个毕业生,当年他从我校初中毕业,报考了市重点高中。后来从南开大学毕业,便分配到天津电视台工作。他听说我校别开生面召开“双向选择大会”,认为很有新闻价值。便带着一班人马来现场采访,随后便播出了这条新闻。
“咱们可以搞一个专题片。”他提议,“将咱们学校教育、教学以及历届毕业生在各单位的工作情况汇总在一起,这样就更有说服力。”
培训处指派了专人陪同,到北京及本市各大公司采访我校的毕业生。
最让记者们吃惊的是:在天津著名媒体《天津日报》社、天津美术出版社就有我校四十几名毕业生在那里工作。
这个专题片在电视台一播出,影响很大。
我还认识《天津教育报》的一位女记者。
我打电话给她,将我校办学情况向她作了介绍。她对我校毕业生自主创业感兴趣,于是她也主动上门。
在历届毕业生中,像王媛媛那样自已开办的公司大约有十几家。我选择了其中几家稍有规模的,带她逐家采访。
最后我请她到了王媛媛的公司。
女记者问:“你怎么想起自已办个公司?”
王媛媛说:“一是在学校老师在上《就业指导》时,提倡过自主创业。二是在我之先,我校毕业生自主创业的已有成功的先例。三是我实习是在一家小公司,一年下来,我已弄明白这种小公司的经营之道。四是我还在摩托罗拉这样的大公司工作了一年,长了见识、开阔了眼界。”
女记者又问:“听说你家庭并不富裕,你的创办公司的资金是怎么解决的?”
王媛媛说:“主要是我男朋友提供的。实际上他家也不富裕,但他家为他早就准备了结婚费用和买房子的钱。我就告诉他,房子先不买,婚也先不结,我要用这笔钱办一个公司。干赔了,结婚时我什么也不要。真挣了钱,咱再买好房子结婚。”
“那公司开办以来,效益如何呢?”
王媛媛说:“老天助我,没赔。投资收回了,买房子的钱也有了。”
“那什么时候结婚呢?”
“那着什么急啊,我年龄还小,先干点事业吧!”
“今后有什么打算?”
“没有多高的目标。我家住房很紧张,父母与我叔叔同住一个两居室。我打算先把我父母的住房解决了,让他们能过上舒心的日子。等有条件了,再扩展一下公司的规模,增添点新设备。”
这次采访,虽然王媛媛并没说出什么豪言壮语,仍是让这位记者十分佩服。随后她也在《天津教育报》上发表了一篇专访。
此外,我们还编印了数千册介绍我校办学的精美画册,在社会上广为散发。
Copyright 2021宝石小说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