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章“他父亲是您学生!”【2】
————————————————————————————————————————
我有兩个儿子。
老大在一家房地产公司工作,是高层管理人员。
他见我退休后天天郁郁寡欢,便来开导我。
老大说:“任何获得都应是以放弃为前提。学会放弃,就是量力而行。年老了,为了自己健康就要学会放弃。人家让您从岗位上退下来,从此您就获得了轻松自由,可以干些您自己喜欢干的事情,这该有多好啊!您不是喜欢滑冰吗?我给您买双上好的轮滑鞋。您不是喜欢摄影吗?我给您买一架高档的数码相机,来一个摄像机,再配上一台电脑。等我休假了,我开车带您和我妈去旅游。咱们去云南、去新疆、去西藏……”
二儿在一家珠宝公司上班。
二儿说:“我眼下有时间,我先开车带你们回一趟东北吧!”
轮滑鞋、相机、摄像机、电脑都买来了,摆弄了好些日子。
接着就带上老伴,跟着二儿回了东北。
京沈高速比京津高速强多了,三车道、路面好、车也少,一马平川。
第一站北戴河、第二站沈阳、第三站便到了长春。
当年我离开沈阳农村,到的头一个城市便是长春。我在那里读完小学五六年级,又上了一年初中。少年时代的我是在长春度过的。
我先去了我就读过的那所小学,这里面貌大变了。原来是日本式样的平房,现在变成了楼房。进了校长室,打听我当年的班主任常老师。
一位年轻的女校长翻了半天,终于找到了常老师的住址。
到了常老师家,我才明白:他己不再年轻。
他教我们的时候就已经四十多岁,我都六十了,他还能年轻吗?
他老伴身体硬朗,耳聪目明:
“他今年整九十岁。糊涂了。谁也不认得了。经常有学生来看望他,有当大官的,有发了大财的,也有由外地来的,也有在从外国来的。每年都有。他的学生年龄最大的八十岁,最小的也都有四十多岁。可惜呀!他一个也认不出来啦……”
常老师坐在一张宽大的沙发上,兩眼朦胧,直视着前方。能说话,耳朵也能听得见。我生怕他听不清,大嗓门说:
“我姓杜!1956年毕业的!是从沈阳农村转学来的!”
费了半天劲,他似乎记起了我。
他说:“你是从沈阳转学来的那个小个子吗?你好画画?我问你是不是想当画家,你说你想当老师?你当了老师了吗?是你吗?”
他竟能记起我,这让我吃惊。瞬时间,我泪如雨下。
我告诉他,我教了一辈子书。
他激动起来,摸索着双手,抓住了我:“咱们成了同行啊。当老师好啊,我当了一辈子老师,学生成千上万,可我没当够。下辈子我还当老师……”。
从常老师家出来,又去了我当年住过的那个大院。
那时,我家住在伪皇宫西侧的院子里,原来是皇上的一座跑马场。如今都划归了吉林省博物馆。我就读的那所中学离我家这里不远,面貌依旧。
一位主任,与我当年的班主任梅老师通了电话,告诉了我她家的住址。
梅老师只教过我一年。初一那年暑假我便转学到天津了。
梅老师已七十岁,依然精神矍铄。
她清楚地记得我的名字,还记得我小时候的一些趣事。
她说:“那年我大学毕业,二十刚出头,比你们也就大十来岁。我记得我让你参加咱们班的舞蹈队,你练得挺好的,临到上台演出,你怯场了。还是我一把将你推上台的呢!”
我也回忆起梅老师给我们上课的情景。
我记得我犯过一次错误:
Copyright 2021宝石小说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