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宝石小说>玄幻魔法>囚城> 第三章 闹鬼的村落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三章 闹鬼的村落(1 / 1)

正值初春时节,大地焕发出一片盎然生机。在弯弯曲曲的山间小道上,方子玉和孙南楚并辔而行。

生平第一次步出家乡,外面的一草一木对方子玉而言都是新奇的。就如久困牢笼的鸟雀重新回到可以自由翱翔的天空,方子玉突然觉得天地好像宽旷了很多,他睁大眼睛四处打量着路上的一草一木。而,十几日之后他便失去了兴致,因为有很多事都需要他静下心来思索。

“多出的那具尸体是何人呢?他是行凶者吗?族人的头颅哪儿去了呢?那位红衣女子又是何人?……”方子玉百思不得其解,不知不觉中马儿也慢了下来。

见方子玉沉默无语,知晓他在寻思囚城之事,孙南楚也不便开口,只任凭马儿不紧不慢的走着。眼下之道并不宽阔,看起来也仅能容得下一辆马车通过,不知是哪个朝代的人在群山之间开辟了这条路,天堑变通途。道两旁的山并不巍峨,山上倒也长满了大大小小的树木。仰望群山之巅,只见云雾袅袅。孙南楚心中不由地一动,此情此境让他忆起了小寒山,忆起了在山上跟着师傅习武的日月。

孙南楚习武之地名为霍阳山,霍阳山尤为独特之处是一年只有冬夏两个季节,夏季炎热,冬季寒冷,并且冬季持续的时间比夏季长。初上霍阳山,孙南楚并不想习武,而是被一种名为乌猿的猴子所吸引,整日跟着乌猿在山上上蹿下跳。乌猿全身皆为黑色,体型纤瘦,头部较小,尾巴和四肢细长,头顶有一撮竖直立起的黑色冠毛,眼睛黑色,两颊从耳尖至嘴角处各有一道白毛,形状好似两撇白色的胡须,十分有趣。孙南楚尤为欢喜的是其中一只全身皆为银白色的小乌猿,这只小乌猿并不惧人,不几日便与孙南楚形影不离,孙南楚将其命名为“白乌”。方孝天见他无意习武,也不强求,任凭他与白乌上蹿下跳。那时候的他并不知晓他的恩师是江湖上赫赫有名的剑侠方孝天,他只晓得恩师是方家同宗之人,在他之前恩师并未收过任何弟子。一日,孙南楚在睡梦中惊醒,睡眼朦胧地走出山洞。蓦然,他似乎看到了对面山顶之上有一道七彩的绚丽之光,他使劲揉了揉眼睛,没错,那真是一道彩光。只见这道光时而如龙飞凤舞,时而如行云流水,时而快速在山间盘旋,时而由上而下慢慢流淌,他看的入了迷,静静地站在哪里,一动也不敢动,生怕自己一旦发出响声会惊跑了那道灿烂之光。突然,这道光竟向自己飞来,他伸出手想抓住那道光,这时他才看清那道光的控制者竟是早起舞剑的恩师。他“噗通”一声跪倒在地,乞求恩师教他练剑……

“南楚兄,你知晓囚城吗?今日之囚城是何模样?”方子玉快马加鞭赶上孙南楚,问道。

孙南楚收回心神,沉思片刻,道:“我押车北上时未曾路经过囚城,不过多次听武林人士、商贩提起过。据他们言讲,囚城的现任刺史乃当朝天子的三皇兄,堂堂的三王爷,复姓慕容单字名冲,二十年前因受宫廷政变之累被贬至此。慕容王爷到达囚城后,花费了十几年的时间用来复建囚城和捕盗捉贼,昔日沦为禁地的囚城现已面貌一新,今日之囚城虽远远赶不上作为前朝都城时的繁华,也仍非太平之地,但也是各地商贾云集之地。”

“如此说来,囚城早已面目全非,我们要查找之事岂不是更没眉目了,该从何入手呢?”方子玉道,他刚刚还在寻思以那个小庙为线索来查找真相,现今看来似乎已是不可能之事。

“我也思量过此事,是否可以从那个红衣女子开始查起呢?”孙南楚说道。

“可茫茫人海,去哪里找她呢?这与大海捞针无异。”方子玉皱着眉说道。

“子玉不必心焦,我们可以边赶路边查找。死了那么多人、疯了那么多人,总会找到一些蛛丝马迹的。”孙南楚说道。

“南楚兄所言极是,功夫不负有心人,总会弄个水落石出。”方子玉抬起头信心十足地说道。

孙南楚会心一笑道:“子玉,我们得加紧赶路了,如果在日落之前不能赶到前面的村镇,恐怕就只能连夜赶路或夜宿野外了。”说完,一举马鞭,马嘶叫着向前飞奔而去。

黄昏时分,方子玉和孙南楚终于赶到了前面的那个村落。不过才进了村口,他们的心就凉了大半,因为他们发现这个村落中连个人影也没有,更别说客栈饭馆了,可他们因急于赶路却早已饥肠辘辘、口渴难耐。

“南楚兄,这村落别说人连声狗吠都没有,家家院门紧闭,大多还上了锁,就算没上锁的也是满院杂草,根本不像有人烟的样子。”方子玉舔了下舔有些干裂的嘴唇说道。

“是啊,此时应是炊烟袅袅,为何连一缕炊烟也不见呢,莫非此处并无人烟?”孙南楚犯疑道。

“南楚兄,快看,那边有炊烟!”突然,方子玉手指西方,满脸惊喜地喊道。

历经近半个多时辰,两人总算找到了炊烟袅袅的房舍。

“有人吗?我们乃行路之人,想讨口水喝。”孙南楚轻轻敲打门环。

大约过了一刻左右,只听一阵脚步声由远而近,一个苍老的声音从门内传了过来:“何人敲门?有何贵干?”

“老人家,晚辈乃行路之人想讨口水喝。”孙南楚客气地说道。

“哦,行路之人啊,我正寻思呢,怎么会有年轻人的声音。好,你先等着啊,我去端碗水来。”声音随着脚步声一起远去。

又过了许久,“吱呀”一声,门开了一道缝,一个盛满水的瓷碗伸出门外,那个苍老的声音再次响起:“两位公子请用,并请用完速离此地,千万不要在此逗留。”

孙南楚接过水碗细瞧了几眼然后递给了方子玉,并转身对着门内说道:“老人家您能告之为何不能逗留吗?晚辈赶了整整一日的路程,现已人困马乏,老人家您能否腾出个地方让晚辈歇息一夜,柴房也可,明日会多留银两的。”

“银两?我们这儿连命都保不住,要银两又有何用,两位公子还是速离此地吧,否则两位公子也会被厉鬼抓走的。”

孙南楚听完心里不由一笑,这个世界哪有什么鬼,鬼是别有用心的人恐吓别人的伎俩,看来这地方非住不可了。

“老爷爷,您先开门让晚辈进去吧,晚辈可是专门捉鬼的法师。”方子玉摸着嘴说道。

“小公子所言为真?两位公子真能捉鬼?”苍老的声音中明显带着些许诧异。

“当然为真,晚辈并非什么奸诈狡猾之徒。”孙南楚和方子玉异口同声地说道,两人不由地相视而笑。

“吱呀”一声,门终于被打开,一位花甲之年的老者走了出来,双眼灼灼放光。

“两位公子真能捉鬼?”老者不相信地打量着眼前的两位翩翩公子,一个黑脸、一个白脸,剑眉朗目,气度不凡,不过大的也不过弱冠之龄,怎么看也不像捉鬼法师。

“老爷爷,告诉您,晚辈可是江湖上鼎鼎有名的‘鬼见愁’颜如雪的弟子。”方子玉用手一指孙南楚接着说道,“这位是我的师兄,您别看他年轻,可已跟恩师学习十余载‘捉鬼术’,不管大鬼小鬼、男鬼女鬼,只要见了他都会吓得屁滚尿流,再也不敢到阳间闹事。”

“这里就有一个闹事的机灵鬼……”孙南楚小声道,方子玉竟然将路途上听到的“鬼见愁”颜如雪说了出来,不知道颜如雪知晓有人打着她的幌子“捉鬼”会不会大发雷霆。

“两位公子快请进!倘若两位公子真能捉住鬼,我和万家庄的乡亲们一定敲锣打鼓欢送两位公子。”老者满怀感激地说道。

在老者的带领下,两人来到了老人家的客房,说是客房,其实只是有一张稍大些桌子,几个椅子而已,屋内的所有摆设都及其简单。老者又给两人斟上水道:“我们万家庄闹已经闹了半个多月的‘鬼’,村里的年轻后生不是被鬼抓了出就是逃往外地,也就剩下我们这些老胳膊老腿跑不动的,留在这里等死。”

“老人家,您说这里‘闹鬼’,可是有人亲眼所见?”孙南楚问道。

“有人见过,据说不止一个鬼呢,各个青面獠牙,眼角流血,在庄里来回乱蹦,嘴里还不住地嚎叫,那声音老朽就亲耳听到过,只是不敢出门去查看而已。”老者捻着胡须说道。

“那些鬼每日夜里都会来庄里捉人吗?”方子玉问道。虽然他没有亲眼见过鬼,也不相信这世上有鬼,不过他认为就算是有鬼,也只有做了坏事的人才会遇见鬼。

“以前经常来,几乎每日夜里都会来,可最近两三日一直没有听到鬼的嚎叫声,或许是还没吃完上次被抓去的人。”老者不紧不慢地接着说道,“据说,那些鬼最喜欢吃活人的肉,特别是年轻后生的肉,所以方才老朽才不愿意两位公子在此多逗留片刻。”

方子玉哈哈大笑道:“真是‘厉害’的鬼!看来我们是来对地方了,非捉住这些‘鬼’不可。”

三人谈话间,一位白发苍苍的婆婆手端一盆米饭和几碟小菜蹒跚地走了进来。

“两位公子请慢用。庄里就剩我们这些老骨头了,也没啥吃的,还请两位公子见谅。两位公子看来年纪轻轻的倒能捉鬼,真是想不到啊,你们多吃些,今晚上好有力气捉鬼。”老婆婆道。

“叨扰婆婆了,多谢婆婆赠饭之恩!”方子玉道,拿起筷子就要夹菜,恰在此时他感觉自己被孙南楚踢了轻轻一脚。

“多谢老人家了,我来尝尝老人家的手艺。”孙南楚挑了一块豆腐送进了嘴里,嚼了片刻啧啧道:“真香!子玉你也尝尝。”

方子玉心头升起一阵暖意,他知道南楚兄这是在为自己试吃。

吃完饭,两人被安排到了西侧一间厢房,据老人讲这是他女儿出嫁前住的房间。

方子玉躺在床上,闭目养神。孙南楚侧身而卧,却早已鼾声如雷。突然,方子玉听到一阵极轻的脚步声,他用胳膊碰碰孙南楚,这时只听孙南楚说道:“别出声,屏住呼吸。”方子玉一愣,因为他同时也听到了孙南楚的鼾声,旋即他便明白了过来,马上屏住呼吸,两眼却紧盯着门窗。只听脚步声在窗户旁停了下来,好像在侧耳倾听屋内的动静。

过了一会儿,趁着月光,方子玉见到一个细细的管状东西刺破窗棂纸伸进了屋内,接着看到一股白烟冒了出来。又过了一刻左右,方子玉听到脚步声渐渐远去。听脚步声走远,孙南楚翻身下床,轻轻打开门,向方子玉一招手,然后两脚一点地,一个“鲤鱼跃龙门”转眼便到了房顶。方子玉紧随其后也飞身上了房顶。;

返回首页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Copyright 2021宝石小说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