伊吾是西域东端的一个小国,地处东西交通要冲,也是佛教东传的重要一站。玄奘独自一人穿越莫贺延碛,令伊吾人吃惊不少。当地大觉寺中的三名汉僧听闻来了故国僧人,他们连鞋子都来不及穿,就赤脚跑出迎接,三人抱住玄奘,忍不住失声痛哭。
玄奘在伊吾受到伊吾王的热情接待,在伊吾停留了十多天后,伊吾王就接到了高昌国王麴文泰邀请玄奘赴高昌传法的文书。
伊吾的前面有一国,名叫高昌(在吐鲁蕃的西雅尔湖附近),国王麴文泰笃信佛教。玄奘法师到了伊吾国不久,高昌王麴文泰就得到了大唐圣僧赴天竺取经的消息,他立刻派大臣带着文书往伊吾,邀请玄奘前往高昌。面对高昌王的使者,伊吾王不敢怠慢,他立即为玄奘打点行装赴高昌,所以玄奘只在伊吾停了十几天,就开始向高昌国进发。
由于天气炎热,他们白天休息,晚上赶路,在第五天晚上越过了炽热的火焰山,到了高昌国的白力城附近。第六天的傍晚,他们继续行进,直到半夜终于到达高昌城。
高昌城外,高昌王麴文泰率一众大臣,前后列烛,亲自出城迎接。
麴文泰恭请玄奘进入王宫,坐到一个重阁宝帐中,殷勤拜问:“弟子自从听到奘师的名字,喜欢得废寝忘食,预料奘师今晚要到,特地和妻儿读经敬候,奘师的到来,实在是高昌的荣幸啊!”接着,王妃宇文氏与王子智盛来礼拜大唐高僧。
玄奘法师远行劳顿,当天未能早起。到了天刚破晓时分,麴文泰已率妃嫔前来问候,他说:“弟子思量莫贺延碛沙路艰险,奘师能孤身来此,真是奇迹!奘师如能长住高昌,就实在是高昌万民之福啊!”说罢流泪赞叹不已。
高昌王又令曾在长安学法的彖法师与八十多岁的国统王法师与玄奘相见,并请他们劝玄奘法师留在高昌任国统之职,玄奘回答道:“玄奘志在西行,怎能中途作罢?请转告大王,恕难从命了。”
过了十多天,玄奘法师向高昌王辞行。高昌王执意挽留:“已命僧统师有所恳求,不知奘师意下如何?”
玄奘法师答道:“留住实是王的好意,但玄奘志愿西游求法,不能中途罢休。”
高昌王说:“我从前跟先父游历大国,曾随隋帝经过东、西二京及燕、代、汾、晋等地,也见过很多名僧,都未能引起仰慕;自听了奘师的大名,便欢喜得手舞足蹈。唯愿吾师到后,由弟子供养一生,并命一国之民都作弟子。这里僧徒虽少,可是也有几万,我们都诚心执经听讲,希望我师察纳这点心愿,不要再起西游之念。”
玄奘答道:“大王的厚意我很是感激,但此行不是为供养而来,只因本国的佛法教义不够周全,经教少阙,所以要到西方寻求完备的经典。”
高昌王听罢,坚决地说:“弟子非常爱慕奘师,奘师必须留住供养,葱岭可转,此意不移,乞信愚诚,勿疑不实。”
玄奘郑重答道:“大王的厚意深心,用不着多说,玄奘已知道,但我为求法而来,既未得法,岂能中止?且王信佛法,理应帮助发扬,怎么可以阻碍?”
麴文泰又解释说:“弟子哪里敢来阻碍,不过因国内没有名师,故而屈请奘师留在敝国以引导迷愚。”玄奘法师重申取经的意义。
看到玄奘法师这种坚决的态度,麴文泰故作恼羞成怒,当即把脸往下一沉,大声地说:“我一定要把留你住,要不然,我把你送回国去!”
玄奘内心也十分难过,他就说:“沙门玄奘为求大法西来,现在遇到障碍,就算只有骨头留在这里,心神未必会留!”说罢就默默静坐,思量着说服高昌王的办法。
高昌王见硬的不成又来软的,所以就曾加供养。每天进食,高昌王亲自捧盘供奉。玄奘见高昌王执意挽留,知道和他讲理是没用的,当即实行断食,以示决心。
玄奘三藏端坐蒲团上不动,入毗卢性海光明大定。
三、四日滴水未进,麴文泰怕饿坏了法师,他急了起来,苦苦哀求法师进食。到了断食的第七天,高昌王麹文泰见玄奘法师气息微微,若存若无,但脸色红润,身上发出庄严的佛光。看着玄奘法师如佛般的威仪,麹文泰对玄奘更加敬佩,他想到自己这个小小的高昌国是不可能再挽留这个大唐圣僧了,念及于此,麹文泰悲从中来,禁不住又泪如雨下。他伏地悲泣:“奘师啊!我知错了,请您快快进食吧!”
玄奘自然出定,麹文泰马上叩头谢罪,表示不再阻止法师西行,请法师尽快进食。
玄奘要求高昌王起誓方肯进食,麹文泰于是在佛像前起誓,愿倾全力支持玄奘取经,但同时还是提出了几个请求,并请出自己的母亲张太妃,一起向玄奘求情:一、麹文泰与玄奘结为兄弟;二、在高昌讲经一月后再起程;三、玄奘取经回来时要在高昌留住三年,让高昌全国一尽弟子之礼。玄奘一一答应,麹文泰大喜,立即令人准备膳食供养圣僧。
经过了这一番波折,高昌王对玄奘法师更为恭敬,每天开始讲经,他都亲执香炉迎引登座,并且低跪为磴,请玄奘法师踏着上法座,天天如是。讲满一个月后,他替玄奘法师剃度了四个沙弥,以便路上使用。并制衣服三十套,因西路寒冷,又特制绵衣、及靴袜等数套;另送黄金一百两,银钱三万,绫和绢五百匹等,足以往返二十年的费用;又挑选精壮驮马几十匹,选派几十名身强力壮的青壮年为随行役夫;并遣殿中侍御使欢信为使臣,护送至西突厥的叶护可汗处。
高昌王又写了二十四封信,给沿途二十多国,托他们代为照料,各附大绫一匹为信,此外还以绫绡五百匹、果味两车,献给西突厥统叶护可汗,请统叶护为玄奘提供一切方便。
玄奘见麹文泰这样厚礼深情,极为感动,特地写了一篇骈文《启谢高昌王表》称谢。
高昌王读后十分感动,到出发时,麹文泰又与诸僧、臣民出城相送,他自己和僧人们则远送数十里,方和玄奘珍重而别。
贞观三年八月,玄奘辞别高昌王后,与高昌国的御使欢信,还有五十多名商人继续西行,经无半城、笃进城行了二十多天,进入阿耆尼国(今新疆焉耆)境内。
过了耆尼城,就是丝路商旅无比向往的东女国。
;
Copyright 2021宝石小说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