尼婆罗王宫内日(外面下着大雨)
那陵提婆:借兵?借兵?王大人!如果是大唐帝国的军队证讨天竺,我泥婆罗国当全力支持,但如今——
王玄策:大王!我们打探到,现在是平定天竺的最好的时机。因戒日王刚去世,天竺各国均不承认阿罗那顺为摩揭陀主,而罗伽公主也将联络戒日王旧部,准备雨季后起事。大王!趁天竺人心未定,我们的义军正好联合天竺方面的义军一举击败阿罗那顺,如果让阿罗那顺统一了天竺,那将是后患无穷,你泥婆罗国也一定会遭受其象军的蹂躏!
探兵甲:报——!大王!摩揭陀国戒日王已驾崩,现在的大王名帝那伏帝,先前我王派出的达官已被他下令杀害了。
那陵提婆:知道了,继续打探天竺方面的动静,并设法与罗伽公主取得联系!
探兵甲:是!大王!(探兵下)
那陵提婆(喃喃地):唉,戒日王,怎么,怎么就突然死去…
那陵提婆(问老臣):这个阿罗那顺,是——
泥婆罗老臣:阿罗那顺原是戒日王六万象军的首领,他统领的象军征战多年未逢败迹。所谓的六万象军,实由数千头战象和六万多勇士组成,每头战象配数名象兵,他们或坐鞍座或坐赤背,驭象临阵。作战之时,六万象军在前冲入敌阵,暴象狂奔践踏,无坚不摧,在象军之后,是十万马军,马军之后,再有数十万胜兵被坚执锐从后掩杀。
王玄策:可是,据我所知,现时摩揭陀的象军,已久疏战阵,只是徒有虚名而已!
那陵提婆:王大人!小国泥婆罗,偏安在雪域一隅,从未生起与邻邦争战之心,更从未想过自己的军队要和纵横天竺四十多年的象军作战,这…这…
王玄策:大王不要忘了,我们还有吐蕃赞普的神兵猛将相助!
那陵提婆:那好!如果吐蕃赞普出兵,我泥婆罗也当义不容辞。
王玄策:好!大王!我们一言为定!
使者书房内日
王玄策手书汉梵檄文【汉梵字幕+画外音】:
大唐帝国使节王玄策谨以大义布告天下:摩揭陀国逆臣阿罗那顺,僭夺天竺宝器伪立为王,兵戈乱起劫杀唐使,狼戾不仁罪恶充积!今奉大唐天子节印,大集义兵,剿戮逆凶,救天竺累卵之急,解五印倒悬之危。望兴义师,共泄公愤。檄文到日,可速奉行!
王玄策在檄文上盖上大唐帝国的龙纹节印。
王玄策:师仁!立即向吐蕃及其西南一带的唐属藩国、东天竺迦摩缕波国、南天竺伐腊毗等国,发檄书召集义军,等天竺雨季一过,即可发兵征讨阿罗那顺!
蒋师仁:是,大人!
泥婆罗城门外傍晚(雨)
几名泥婆罗骑兵出城,分几路而去……
使者书房日
王玄策:据《摩诃僧祇律》中记载,天竺军种有四:象军、马军、车军、步军。象军者,四人护象足,是名象军;马军者,八人护马足,是名马军;车军者,十六人护车,是名车军;步军者,三十二人执持兵仗,是名步军。(画面同步叠加象军、马军、车军、步军等)
蒋师仁:如今摩揭陀有象军六万,马军十万和六十万甲兵。
王玄策:师仁以为,我军当如何破敌?
蒋师仁:末将曾参加过围阴山、攻田地城、火烧辽东等大小战役,其中攻坚破城多用火攻,现在天竺的象军正如一座威力无穷的移动城堡,我们当以火攻之。
王玄策点点头,从怀中取出《大唐西域记》:玄奘大师在《西域记》卷七中记载,“泥婆罗国都城东南有小水池,以人火投之水即焰起,更投余物亦变为火。”师仁,你看此物能否为我所用?
蒋师仁:走!赶快去看看!
阿耆婆珎池日外(小雨)布满砾石的山谷中,有一个浑浊的小水池,水面泛着一层黑色的油脂。
蒋师仁挑起黑油点燃,焰起数尺。
蒋师仁(大喜):此物可为我所用,啊!火器可成矣!
王玄策:师仁,你不是在谷地上那个干枯的盐湖发现了硝石?
【闪回】蒋师仁下马,拾起一块石盐轻轻一尝,然后点火烧之,烟起紫青色。蒋师仁继续掀开松散的砂砾石,在砂砾石覆盖层的下面,发现了更多石盐。蒋师仁:王大人!硝石!我军——
蒋师仁(眼中一亮):对!那有硝石!
王玄点点头。
蒋师仁(显然有些激动了):硫磺!我还需要硫磺!
王玄策(微微一笑):我刚好有大量硫磺!
蒋师仁:在哪?
王玄策:我们在泥蕃驿道上,曾经见过多处镬汤鸣泉,那里就有大量硫磺!
蒋师仁(激动地挥动右臂):对!那里就有大量硫磺!——哎呀!
雪山下(镬汤鸣泉)日(雨)
蒋师仁(狂喜地):硝石、硫磺,再加上木炭!
王玄策(咬咬牙):帝那伏帝当灭矣!
蒋师仁从怀中取出迦丽达的纱巾,深情一吻(眼中放出光芒)。
王玄策已脱个精光,一头扎入热气腾腾泉水中……
;
Copyright 2021宝石小说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