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宝石小说>武侠修真>秋光剑影> 第二十六章 武林之难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二十六章 武林之难(1 / 2)

一个月之内,江湖之上发生了一连串的怪事。

先是少林方丈被掳,少林寺陷入一片混乱之中。

紧接着峨眉派掌门了凡师太神秘失踪,峨眉弟子是四分五裂。

然后是武当派一夜之间连伤五十余名弟子,武当掌门玄道子也神秘失踪。

丐帮帮主解风由于一直隐匿于江湖,丐帮内部分化为两派,有传言其中一派已经投靠了西宁王的护国大法师图图拉,但不知道是“净衣派”还是“污衣派”。

却说这武当山乃是道教武林圣地,与佛教的嵩山少林寺齐名,故江湖上有“北宗少林,南崇武当”之说。武当派以“玄天上帝”和张三丰而显赫于世。武当派弟子,以侠义名满天下,同门之间极重情义。

传说,明朝时候,辽东有个道士,叫张三丰,到河南方城炼真宫出家。张三丰又穷又脏,早晨不洗脸,晚上不洗脚;一年到头不换衣裳,两年到尾不晒被子,人们叫他邋遢张。别看邋遢张邋遢,他却有一身好武艺,会玩大把戏(杂技),也会玩小把戏(魔术)。说话、做事,疯疯癫癫的,似真非真,似假非假,叫人琢磨不透。

所以有人称张三丰为张三疯,也有人说邋遢张是半仙之体。

那年冬天,炼真宫当家的病了,大小道士都到师傅床前问安,邋遢张也来了。师傅瞧不起他,翻身把脸扭向床里,邋遢张问:“师傅,师傅,病好些吗?”

师傅只装睡着了,邋遢张又大声喊:“师傅,师傅,病好些吗?”他喊了一遍又一遍,喊得师傅不耐烦了,用嘴“哼”一声,意思是:快走开!

“好哇,师傅想吃‘哼(杏)’(均州土语,“哼”与“杏”同音)我上山给你摘。”邋遢张一边说一边走出庙门。这时,大雪纷纷下,北风呼呼吹,满山遍野什么也看不清,他在雪地里鬼混了一会,真的摘回两个黄杏子,杏把上还带着两片青丝丝的叶子。当家的一看见杏子,病好了一半,一吃杏子,病全好了。从这以后,大家才佩服张三丰的道行。

过些天,邋遢张对师傅说:“永乐皇帝正修武当山,我要去给真武祖师帮把力。”

师傅说:“你医好了我的病,我舍不得你走。”

“我给你脱双草鞋,你想我的时候,穿着草鞋就到我面前了。”邋遢张说罢,将草鞋放在神桌上的香炉里。

第二天,道士娃来上香,见香炉里放着一双又脏又臭的烂草鞋,就对师傅说了。当家的跑来一看,臭气难闻,伸手拽出朝院子里一摔,烂草鞋变成一对雪白的鸽子,“扑楞楞”飞上天空,落在云彩上。

当家的后悔极了,失声叫喊:“邋遢张又玩把戏了,这原来是一双‘踏云靴’呀!”

武当传到玄道子为掌门,武当派已有百余年的时间了,可谓是人气正旺,如日中天。

图图拉竟然在一个月之间,连伤武林四大门派,这对于中原武林来说,不亚于是一场惊天大事。

一时间中原武林是人人自危,惶惶不可终日。

却说图图拉一日之内将少林方丈击败,并掳为俘虏,他更是心中大喜。

第二个目标便是武当,他知道武当派掌门玄道子也非等闲之辈。

这玄道子乃是武当三代弟子清虚道长的大弟子。其内力修为尤为擅长,特别是九阳神功更是登峰造极。

虽然九阳神功传到他这一带已经是残缺不全仅有三、四成的内容。也只是剩下了一些入门的修炼方法。

但是这门功夫变化繁复,初步功夫是练大周天搬运,使一股真气从丹田向镇锁任、督、冲三脉的尾闾关,然後分两支上行,经腰脊第十四椎两旁的辘轤关,上行经背、肩、颈至玉枕,然後真气入头顶的百会穴,分五路上行,与全身气脉大会於膻中穴,再分主从两支会合于丹田,如此循环一周,练出氤氲紫气。

况且玄道子集古人之大成,加上自己的摸索,勤加练习,也已经将九阳神功练到了七八层。

玄道子已经闭关修炼了三年,每日晨起,暂不梳洗,以淡盐水漱口,除去体内浑浊之气。然后端坐,身体放松,闭目凝神,双手交叉于脐下一寸三分的气海穴,闭口,舌舔上腭,以鼻缓慢呼吸三次,开目平视。

接着集中思想,排除杂念,意想周身之气归于脐下气海穴结成一丹,大小如拳头,上至胸经过咽喉而达上鄂,出至人中穴,继续上升至鼻准,行天庭穴,达头顶的百会穴,旋转向下直线下降致尾闾穴,向前至两阴之间的会阴穴。这是起自气海穴至会阴穴止的前升后降的一个小周天。

继而行下肢,由会阴穴横贯左腿腰骨处的环跳穴直降足外踝下的丘墟穴,再绕至被解穴直达足大指,经五指,转至足底的涌泉穴,斜至小腹内踝太溪穴,沿左腿内侧上升至两阴之间的会阴穴。

左腿引导完毕,依法引导右腿,最后抵会阴穴。

继而上肢,由会阴穴沿腹中线上升至气海穴,再上升中脘穴横向左乳上升至肩井穴,走走左臂外侧达大拇指,经五指,过手沿左臂内侧至颈下天突穴,沿胸中线下至中脘穴。

左臂引导完毕,依法引导右臂。

最后有中脘穴上升至颈部的廉泉穴,经下唇承浆穴入口,沿舌内线下重楼而抵达气海穴。

此功聚气成丹,大小周天一气呵成,可谓是事过功倍,对内力修为是大有好处。

玄道子的修为已经不在了玄大师之下了。

这一次图图拉并没有像对付少林那样大张旗鼓,明目张胆的对付武当。

他让手下人在一个漆黑的夜晚,悄悄地登上了武当,将紫霄宫围了起来。

却说这紫霄宫,背依展旗峰;面对照壁、三台、五老、蜡烛、落帽、香炉诸峰;右为雷神洞;左为禹迹池、宝珠峰。周围山峦天然形成一把二龙戏珠的宝椅,明永乐皇帝封之为“紫霄福地”。

它位于武当山东南的展旗峰下,始建于北宋宣和年间(公元1119一1125年),明永乐十一年(公元1413年)重建,明嘉靖三十一年(公元1552年)扩建,清嘉庆八年至二十五年(公元1803—1820年)大修,是武当山八大宫观中规模宏大、保存完整的道教建筑之一。现存有建筑29栋,建筑面积6854平方米。

中轴线上为五级阶地,由上而下递建龙虎殿、碑亭、十方堂、紫霄大殿、圣文母殿,两侧以配房等建筑分隔为三进院落,构成一组殿堂楼宇、鳞次栉比、主次分明的建筑群。宫的中部两翼为四合院式的道人居所。

宫内主体建筑紫霄殿,是武当山最有代表性的木构建筑,建在三层石台基之上,台基前正中及左右侧均有踏道通向大殿的月台。大殿面阔进深各五间,高18.3米,阔29.9米,深12米,面积358.8平方米。共有檐柱、金柱36根,排列有序。大殿为重檐歇山顶式大木结构,由三层崇台衬托,比例适度,外观协调。上下檐保持明初以前的做法。柱头和斗栱显示明代斗杠的特征。梁架结构用九檀,高宽比为5:2.5,保持宋辽以来的用材比例。殿内金柱斗栱,施井口天花,明间内槽有斗八藻井。明间后部建有刻工精致的石须弥座神龛,其中供玉皇大帝,左右肋侍神像,均出自明人之手。

紫霄殿的屋顶全部盖孔雀蓝琉璃瓦,正脊、垂脊和戗脊等以黄、绿两色为主楼空雕花,装饰丰富多彩华丽,为其他宗教建筑所少见。

紫霄殿乃是玄道子的的住所,夜晚有武当弟子把守,可谓是戒备森严。

图图拉的人马背负弓箭,身穿黑衣,眨眼之间已经将他围了起来。他们伏在大殿的屋顶,虎视眈眈的看着院子里。

武当的巡逻弟子突然发现情况不对劲,刚想发出信号。

但是已经晚了,一支利箭“嗖”的一声穿透了他的咽喉,这名武当弟子只是挣扎了一下,便倒在了地上。

这是屋内的弟子听到外面有动静,急忙推门外出查看,但是他的前脚刚迈出屋门,只见黑影一闪,利箭破风,声音刺耳,他还没明白咋回事,人已经被穿了个透心凉。

就这样一瞬间的功夫,武当十几名弟子全部倒在了血泊之中。

玄道子正在屋里打坐,听到外面的动静,身子一纵,手里已经将床头上的挂着的宝剑拔了出来。

他一个纵身飞出了屋子,来到院子中央。

只见十几名弟子倒在地上,全部是一箭毙命,利箭贯穿死者的身体,看来射箭之人力道不小,下手也够狠的。

玄道子把手中宝剑一横,高声问道;“何方朋友,因何伤我武当弟子。”

传说武当剑有十三个基本剑式。包括抽、带、提、格、击、刺,点、崩、搅、压、劈、截、洗。

"抽"分上抽、下抽二法。"带"分直带、平带二法。"提",分前提、后提二法。"格",分下格,翻格二法。"击",分正击、反击二法。"刺",分侧刺、平刺二法。"点",持剑手手心向内,剑面竖直,身臂不动,以腕力使剑尖由上向下点击敌畹。"崩",分正崩、反崩二法"劈",持剑手手心向内,剑由上向前下直劈。"截",分平截、左截、右截、反截四种。"搅",分横搅直搅二法。"压",持剑手手心向下,使剑身直向下压敌剑。"洗",持剑手外旋成手心向外,剑面竖直由下向上撩击。

武当剑法招式变化多端,招招蕴含绵绵的内力,在当今武林可谓是赫赫有名。

玄道子的剑法造诣更是惊人,威震武林,名满江湖。

返回首页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Copyright 2021宝石小说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