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宝石小说>都市言情>吴开的奇幻漂流> 第七章 传道授业解惑 上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七章 传道授业解惑 上(2 / 2)

“武学之于我,犹如翅膀之于鸟儿,有了翅膀鸟儿才能在天空自由的飞翔。不能在天空翱翔的鹏鸟,与死何异!”吴开起身,眼神肃穆。

“这……吴公子大可不必如此,实话跟你说,那位已经答应教你武功,有什么问题你尽可以问,不用有丝毫顾忌。只是,万万不可提拜师之事。大师因身份特殊,拜师之事恐犯了他老人家的忌讳。”

吴开点点头,表示记住。

“还有什么要注意的吗?”

马元义犹豫一下,道:“吴公子,武学我尚没有登堂入室,不可妄言,等大师来了你尽可问大师。但是,一些基本的武学道理我还是懂的。吴公子苦求武学之道而不得,我认为应该不是困于技击之术。”

马元义顿了一顿组织一下语言接着道:“武学与修身密不可分,真正的武学宗师习武都讲究神形兼具。诚然,习武强身健体就是‘形’,犹如万丈高楼之地基和材料,这点除了要看个人才情和努力外,最重要的是天赋。我习武一直不得登堂入室有这么一部分原因。”

“‘形’是起步和基础,贯穿习武始终。但是,武道终究是自己的道,练武没有自己的道,只是练一堆烂肉而已。犹如万丈高楼没有设计,再多木石、再多人力,也堆不上去。这个道就是所谓的神,需要习武之人始终贯穿自己的信念。习武练出自己的气方是起步,但是这个气既是全身气血精华,又贯穿了个人精神。没有强烈的精神和意志,个人之道不够堂皇,侥幸练出气来,练出的气是浮气、戾气。这是形练坏了。”

“儒家有省身、正身、修身之说,他们养的的是浩然之气,大儒行走坐卧、言谈举止皆符合道理。沙场大将有一往无前的悍勇之气,他们拼杀在前,举止畏缩,则是取死之道;心无信念,则是匹夫之勇,不足为惧。真正的大儒、大将,这些人只要肯习武,肯下苦功,习武登堂入室轻而易举,后面的境界也会势如破竹。有如我朝的霍去病大将军,他一旦出手,千军辟易,斩杀无数匈奴贼子;又如周亚夫将军,防守坚若磐石,毫无破绽,面对匈奴四位宗师的围攻,岿然不动。”

吴开听到这儿若有所思,这不是练体决中强调的“性”、“命”双修吗?

马元义说道这儿一脸神往,看了看吴开,接着说:“吴公子习武心志坚定,我就直言不讳了。我不知道吴公子练过武没,但是从吴公子平常举止来看,吴公子练武连门都没入。如果练了,可能如前人们所说的架子练散了,这倒不是问题,只要用心揣悟,练武不辍,有生之年练到我这个地步是没问题的。”

“关键是吴公子心中有没有找到自己的练武之道,正如我刚才所说,练武不练神,与练一堆烂肉何异,也只能止步于练气的门槛。侥幸练出气来,对自己也危害无穷啊!”马元义一脸语重心长,说完就走了出去,只留吴开一个人在厅堂之中静静的思考。

“架子练散了?”吴开疑惑地自言自语道。同样是练习《练体决》,为什么小妹就可以轻而易举地练出一点气感来?他仔细回忆平时小妹练习的一言一行,脸色悚然而变。

小妹之所以开始练习《练体决》,完全是一个意外。吴开有一天回家竟然发现小妹在练《练体决》。吴开觉得奇怪,问小妹是谁教她的。5岁的小孩哪说得清楚什么,只说一个老爷爷和她一起玩耍事教她的,她觉得好玩就练着了。吴开觉得奇怪,小妹要么在家人的照看下,要么在幼儿园,哪个老爷爷有机会接触她呢?

吴开仔细盘问,才弄清楚原来幼儿园的下课时间调整了,一心准备高考的吴开没有注意。而妹妹每次要在幼儿园等他一个多小时,就在这个时间内,幼儿园有个老头经常陪妹妹“玩游戏”。吴开再去幼儿园调查,幼儿园赶忙否定。吴父和吴母大为不满,就为小妹换了一家幼儿园。后来,大家觉得小妹竟然开始练了,那就教她,免得跟吴开一样,日后排斥。

但是吴开小妹练武有一个习惯,姿势摆的歪歪斜斜不说,嘴里还要念叨“挥爪如喵喵,喵~”、“冲拳如狮子,吼吼”、“迈步如小熊,呜呜”,结合嘴里喊着,做出一个个憨态可掬的姿势来。吴开以为是游戏之举,就没管小妹。稍稍长大了,小姑娘也不喊了,但是吴开总觉得她练习时给人的感觉和节奏感,有如小时候那个喊着口号的可爱小孩。没想到就是这个儿戏的举止,竟然让她练出来了。

现在想来,原来小妹是遇到高人了。结合马元义所说的,小妹的能练出气一方面是她心思单纯,根本就没意识到这是练武,阴阳巧合之下,神跟上了节奏。另一方面是有高人传授了秘诀,这让吴开不禁有点担心,这秘诀是能随便乱学的吗!要承担因果不说,那以后小妹要想更进一步就不能乱选传承了,那要到哪儿找神秘老人?

回到自身,吴开发现了自己的问题所在。如前文所说,练习《练体决》时,吴开先入为主,压根就不信能够练出什么来,这就是明显的心思不纯。再说,以前他虽然对练武好奇,但是只是爱好罢了,根本没有真正用心,这点竹林里的老头已经指出来了。没有用心,还不如不学武,学点防身技巧。

另一方面,虽然说这个话题还早,但是吴开确实没有自己的“道”。吴开经历过“生死”,两世都顺风顺水,其实内心里对“从哪里来”、“到哪里去”这两个根本问题没有丝毫头绪。认不清自己,认不清世界,还谈什么求“道”。

所以,他在武学之路上根本就没看到起点,前方的道一片迷茫,更谈不上迈步前行。这么说来,他近几年经历的失败也无可厚非,成功不是那么容易的。各行各业,成就一番大业的人,哪个不是心智坚定之辈,哪个没有清晰的自我认识?

吴开又明悟:难怪,不同于地球,那个世界明明存在武学,却没有大张旗鼓地传播。说白了,这只是一门小众的学科罢了!要学这门学科,非得要有坚定的信念、世界观、人生观,有这个还不一定成功。在前两世物质极为丰富的太平盛世,有这些素质,干什么不成!从政、经商、当科学家,千万行业,如此多的机会,只要肯用心,必有所成,何必一头撞死在武学的大树上呢。所以,习武这事强求不得,那个世界习武之辈根本不会费尽心思拉人。

太平盛世的主流大道不是武学,武学成为大道,那就不是太平盛世了。难道天天发动世界大战,进行冷兵器厮杀?所以,只要大家都知道有武学这个东西存在,有需要时,大家自然明白该如何去“求道”。

就如吴开,经历了这一切,他终于坚定了自己的习武之心:不论是为友人报仇,还是为了超脱自我,见识世间一切非同一般的精彩,他都要在武学这条路上走下去。

马元义的一番话,点开了吴开心中的一切迷雾,让他不再犹豫。

就在这时,厅堂里响起了沉重的脚步声。

“咄~”

“咄~”

“咄~”

返回首页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Copyright 2021宝石小说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