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室入主中夏,以八旗将士驻防各省要区,控制形胜,为一种特别之制度。此项旗营,在所驻之地,自成一局面,为时二三百年,其文献殊有征考之价值,而资料则颇感缺乏。三多六桥以诗名,家世杭州驻防(正白旗蒙古人),于杭营掌故,素极究心。己丑(光绪十五年)有《柳营谣》之作,用竹枝词体,述杭营诸事,共诗一百首,附注以为说明。时犹髫年(约十四五龄),所造已斐然可观。既见诗才夙慧,尤足考有清一代杭州驻防旗营之史迹。举凡典制风俗人文名胜,以及轶事雅谈,略具于斯,洵可称为诗史,研究旗营故实者之绝好资料也。其自序云:“吾营建自顺治五年,迄今二百四十余载,其坊巷桥梁古迹寺院之废兴更改者,既为杭郡志乘所略,而其职官衙署科名兵额一切规制,又无纪载以传其盛。自经兵燹,陵谷变迁,老成调谢,欲求故实,更无堪问。夫方隅片壤,尚有小志剩语,纪其文献,吾营八旗,实备满蒙大族,皇恩优渥,创制显荣,其间勋名志节,代不乏人,倘无一编半册,识其大略,隶斯营者非特无以述祖德,且何以答君恩乎?童子何知,生又恨晚,窃不忍任其淹没无传,以迄于今,每为流留轶事,采访遗闻,凡有关于风俗掌故者,辄笔之,积岁余方百事,即成七绝百首,名曰《柳营谣》。盖如衢谣巷曲,聊以歌存其事,不足云诗也。后之君子,或有操椽笔而为吾营创志乘者,则此特其嚆矢耳。己丑冬日自记。”以诗存事,旨趣可见。诗如左:
灯词宠赐早春时,会典房中永宝之。
何日新重建复,碧纱笼护御题诗。
(乾隆六年颁到御制灯词一卷,藏于会典房。房已毁于兵燹。)
彩毫飞落九重云,会议堂开赐冠军。
欲访三司公署地,查家弄口剩斜曛。
(会议府向在查家弄,库司、左司、右司并在焉,御书“冠军”二字颜其大堂。今古木衰草而已。)
喜际升平息鼓鼙,更衣宫里仰宸题。
天然凤舞龙飞笔,留幸杭城九曲西。
(乾隆十六年南巡,阅兵于大教场,筑更衣宫供诗碑焉。杭城西北昔有九曲,故一名九曲城。)
五小营门九里城,穿城河水最澄清。
临流稚子学垂钓,圣代于今休甲兵。
(营城内外计有一千四百三十六亩四分零,周围九里,穿城二里,自钱塘门而北而东南又辟五门,屏山带水,胜甲省坦。)
乎南军府建高牙,二百年来是一家。
今日四夷我皆守,弓刀挂壁啸龙蛇。
(顺治二年,金大将军领平南大将军印统兵抵浙。五年议设驻防官兵共三千九百数十人,七年冬筑营城以判兵民,八年又遣官兵协防,十五年增甲兵五百副于营外,康熙八年始奉旨永不住民房。)
树石参差水竹环,倚园新作雅游还。
御书楼上凭阑眺,西背平湖北面山。
(军署向有西园,去年长乐初将军重葺,易名倚园。御书楼在园正东。)
艳说鱼轩两莅杭,廿年风景感沧桑。
材官齐祝婆婆福,书额重来仰北堂。
(将军希侯太夫人,即咸丰初年将军倭侯夫人也,重莅杭营,故于军署二堂颜曰“重来”,为彭雪琴尚书书。)
竹马争骑迓使君,新将军是旧将军。
蔼然斋额亲题处,九载重看墨尚芬。
(吉仲谦将军重镇杭州,倚园有蔼然斋,为光绪六年驻节时手题。)
都署新成涵碧亭,真如画舫水边停。
秋来妙又如书屋,雨打残荷倚槛听。
(恭问松都护今岁广葺其署,建亭沼上,颜曰“涵碧”。昔松赐亭固莲溪两都护先后题有停舫、寄庐、听秋书屋、万花堂、伴鹤轩诸胜。)
书巢遗址仰流芳,敢恃聪明乱旧章?
我喜趋庭闻故事,重悬楹帖复镶黄。
(嘉道间南尊鲁协戎任镶黄旗,颜其档房曰“书巢”,为查声山旧书。又自集《尚书》语“罔以侧言改厥度,毋作聪明乱旧章”为联。今家大人协领是旗,仍其旧句悬之。)
四旗裁去近千人,万顺沙田泽沛春。
此即盛时司马法,兵当无事本为民。
(乾隆二十八年裁去汉军四旗九百余人,赐以萧山沙田,有不耕者准其外补营勇。)
同承恩泽镇之江,敢享承平志气降。
调自六州归一本,和亲康乐答家邦。
(乱后八旗调自乍浦、福州、荆州、青州、四川六处,以复旧额。)
涌金门外春秋祭,忠义遗阡表八旗。
男女当年同血战,居然似死竟如归。
(忠义坟在涌金门外,裒葬庚辛阵亡官兵并妇女,列入祀典,春秋致祭。)
万古纲常未丧师,昭忠贞烈两崇祠。
至今月黑霜清夜,恍有英风拂树枝。
(昭忠、贞烈两祠在双眼井旁,总纪庚辛死事男女。)
汉字教成满字来,两傍满汉学堂开。
宏文自是承平象,不羡弯弓跨马回。
(书院后即设满汉两官学。)
八旗学校分文武,弓箭诗书两不荒。
家艺渊源迈千古,栽培将相答君王。
(武义学曰弓厂,乃各旗自设者。)
弓胎辛角箭翎雕,试取穿杨百步遥。
闻说将军亲选缺,争将全技献星轺。
(官制,由前锋领催挑取骁骑校,递上至于协领皆然,每一缺出,与选者齐赴教场听候考选官缺,拟定正陪,奏送引见。)
大阅争后壁上观,鼓声雷动落云端。
马蹄风卷红旗滚,两翼双开阵势宽。
(三年大阅,五年军政。)
鼓角声残大阵还,八旗兵马拥城湾。
旧时军令何严肃,一月惟教一日闲。
(道光元年奏,遵于每月朔停操一日,余则逐日轮习各技。)
旌旗处处风留影,砧杵家家月有声。
难得八方无事日,格林炮队选精兵。
(格林炮来自德国,营中购置多尊。)
霜天吹角马如飞,卅二排兵拥绣旗。
都趁晓风残月出,炮山今日试红衣。
(红衣,大炮名,年例九月试演于秦亭山西,俗呼为炮山。)
杂技营中博且专,居然骑马似乘船。
碑能直立钟能挂,傥使随园见早传。
(营操有杂技一门,马上尤娴,有立碑、挂钟诸名目。袁子才有《蹁马歌》。)
五年一赋出关行,远比寻常上玉京。
相马由来如相士,空群须比古人精。
(营例阅五年遣员出关购马一次。)
当年花市聚群芳,叫卖声声紫韵长。
今日只遗灯夜好,看灯人似看花忙。
(迎紫门直街即南宋之花市,古名官巷。朱淑真词云:“花市灯如旧。”)
红颜命薄本寻常,剩得芸编说《断肠》。
欲觅调朱施粉地,绿杨城角旧门墙。
(原朱淑真故居,在宝康巷,今为东城筑断其半。)
二仙巷里吊诗人,我与庐陵有夙因。
目送飞鸿风瑟瑟,一张桐雅日随身。
(二仙巷在花市南神堂巷北,当即旧东城山门巷。元张光弼移居寿安坊。胡虚白有诗云:“二仙巷里张员外,头白相逢尚论诗。”余家藏古琴一张,背镌真书“桐雅”二字,其下又镌瓦当文“飞鸿延年,龙池之右”,行书,“延年高雅对孤桐,与和长松瑟瑟风,不为野夫清两耳,为君留目送飞鸿,庐陵张光弼”三十三字,凤诏之下,有隶书“仪清阁宝玩暨万年少题”数十字,声音清越,断纹匀细,每抚银丝,益思尚友。)
沧海桑田几变更,俞园无复种香粳。
同居七世家风古,连理枝宜此挺生。
(俞家园在井亭桥南,宋时为秫田。《宋史》:“民俞举庆七世同居,家园本连理。”)
金山当日寓河边,周北楼租四五椽。
可惜弁阳生太早,不然得月两家先。
(元郭畀寓楼在施水桥坊。《癸辛杂识》:“余有小楼在军将桥,夏日无蚊。”云云。)
真珠曲阜永安桥,红白莲花共五条。
更有鳌山兼兔岭,至今何处问渔樵。
(真珠桥在真珠河上,曲阜桥在军将、施水二桥之间,西岸跨街,小永安、红莲花、白莲花三桥并在梅青院东,今俱废。鳌山头在清湖桥南新开弄,兔儿岭在坍牌楼,今罕有知者。)
朱棺悬葬是何人,翦纸无从证夙因。
何不学仙化辽鹤,百年同此蟪蛄春。
(镶红、正红两旗协署墙界下有朱棺悬诸窟室。)
城隅旧地访平章,入梦梅姬漫独伤。
一树棠阴无处憩,花公祠宇失堂皇。
(贾似道故宅在分箕兜,旧为镶白旗协领署。乾隆中香公格任此,梦贾妾梅姬乞焚楮帛。花公禅布康熙间任此,有政绩,去后该旗感而立祠署旁。今皆废。)
何氏山林莫浪推,来观甲帐接楼台。
一丘一壑尤天巧,侍御当年此构材。
(将军署系柴孝廉故宅,其祖明侍御公构也。)
上方寺里上方池,放鸭调鹅任所之。
寄语儿童休下钓,断碑记读放生祠。
(寺在将军府西。寺废,西池尚存,有残碑两方,知为当时放生所也。)
梅花深处昔敲门,友竹交松别有轩。
阅罢金经调绿绮,禅房茶熟正香温。
(嘉庆间梅青院僧印海善琴所居,有友竹交松轩,为噶学山题赠。)
梅青古院好滋培,一秀才捐一树梅。
放鹤亭前人不返,十分清丽为谁开,
(院为宋林和靖未隐时所居,嘉庆五年将军范恪慎公创为八旗士予肄业之所,见马湘湖明经《补梅记》。光绪初掌教盛恺庭观察捐资重茸,议每入泮者裁一梅于庭,今颇成林。)
曾说城西有客行,机头蕊榜见分明。
我来织女如重遇,先问乡人及第名。
(《夷坚志》:“建炎春一士人步城西,有虹自地出,圆影若水晶,老木丫槎。闻茅舍机杼声,女子四五,绾乌丝丫髻,玉肌云质,揎腕组织。视之,锦文重花中有字数行,首曰李易,问之,曰登科记。”)
六井于今五处无,白龟池尚傍西湖。
朱家楼阁元家宅,惟听天中唱采蒲。
(白龟池系钱塘六景之一,宋朱师古元、元仇远曾居是地,今惟蒲荡而已。)
井名谁把凤凰题,浪唤凰兮与凤兮。
石上都无仙翰影,碧梧枝上乱鸦啼。
(井在太阳沟,相传为凤氏所启,以故得名,并镌凤凰于井阑,今无存焉。)
轳辘甘井汲西城,簇簇松花水面生。
三十年来陵谷变,寒流空怅一盂清。
(松花井在长生桥西,昔常有松花浮水面,故名。)
一А黄土草纷纷,鱼腹瓜刀久不闻。
短碣搜寻重建立,行人始识杜仙坟。
(坟在钱塘门内,乾隆四十二年春正红旗协领佛公智重修,寻废。光绪戊子家大人获其墓碑,复为封治。仙名灵,字子恭,晋人也。朱竹《鸳鸯湖棹歌》:“网得钱塘一双鲤,不知鱼腹有瓜刀。”原注:“钱塘杜予恭,就人借瓜刀,其主求之,曰:‘当即相还耳。’既而刀主行至嘉兴,有鱼跃入舟中,破鱼得瓜刀,见《搜神记》云。”)
坟寻苏小怅诗人,何处埋香瘗玉真?
且步史君新径去,钱塘门下吊乡亲。
(钱塘门内旧有苏小墓,详许绳祖《雪庄渔唱》。又有新径,见杨蟠《西湖百咏》。)
海棠纵不是甘棠,昭谏曾栽满县香。
今日川红花事了,江东犹说埒河阳。
(钱塘县治旧在城西,曾有罗隐手植海棠花,王元之有诗。)
显忠庙里灯如海,显忠庙外人如山。
元宵箫鼓喧阗处,一架烟花散玉环。
(庙在长生桥,祀汉大将军博陆侯,每岁元宵灯火极盛。)
春宵火树灿银河,月爆星球巧样多。
古庙尚留嘉泽号,黄沙弄口几回过。
(庙祀李邺侯,向在梅青院北,今建黄沙弄,亦设灯剧。)
演武场和立马来,景灵宫殿早成灰。
紫东一片如钲日,曾照宫花插帽回。
(承乾门外大教场,即宋景灵宫故址。《随隐漫录》:“景灵宫谢驾回,宰相以下皆簪花。”)
蕲王赐第在河东,御笔名园纪懋功。
想见骑驴湖上去,长生桥水照英雄。
(韩蕲王赐第在前洋街,宋高宗书“懋功”名其园,今废,即长生桥东北堍也。)
潘阆犹传旧姓名,一条穷巷景凄清。
低回且咏元之句,前日寻君下马行。
(潘阆巷为宋潘逍遥故居,在长生桥东。王禹僻诗“前日访潘闽,下马入穷巷”,今其地为兵房。)
菩提讲寺证前因,老屋颓廊积绿尘。
一径桑麻三径竹,缅怀宰相赠诗人。
(寺在八字桥西,今栽桑竹。道光八年舅祖文吟香公读书于此,见瑞文端公《如舟吟馆诗钞》。)
莲荡于今尚姓吴,莲花当日比西湖。
更谁携得方池种,博取清风明月无。
(吴家荡在菩提寺东,昔时莲花最盛,今废。)
旧时轩月尚如轮,不见填词入道人。
行到莲池西尽处,更无矮屋奉高真。
(开元宫在吴家荡旁,为宋周汉国公主府,元时句曲外史张伯雨入道于此。外史《开元宫得月轩词》,有“环堵隘花狼藉沟水,涨云充斥,似石鱼湖小酒船宽窄”之句。自阑入营中,惟矮屋数椽,中奉高真像而已。雍正癸卯二月十九日厉太鸿过之,有《木兰花慢》一阕,见《樊榭山房集》。今则荆棘丛生,陈迹不可访矣。)
清湖河水自西流,屋后今无载酒舟。
借问题诗高九万,癖斋可在黑桥头?
(咸淳《临安志》:“高九、万喜、杜仲高移居清湖河诗,有“河水通船堪载酒”之句。杜仲高金华人,有《癖斋集》。黑桥今名板桥。)
水边先后起高楼,良相名人共不休。
城外湖山城内见,见山且看合双修。
(瑞文端公故第在清湖河北岸丁家桥相近,中有见山楼,眺尽湖山之胜,见公弟瑞雪堂观察《乐琴书屋诗钞》。按:其地似即赵松雪为祝吉甫所题“且看楼”遗址,惜无好事者复建之。)
浅绿垂杨两岸匀,平桥犹说石湖春。
轩开说虎今安在,况复轩中说虎人。
(石湖桥,因宋范成大居此,故名,中有说虎轩。)
浅水长流过小桥,郭西风景此偏饶。
江郎一去无人管,欲把蕲王共手招。
Copyright 2021宝石小说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