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宝石小说>都市言情>江城夜色> 第一章:梦里花落 三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一章:梦里花落 三(1 / 1)

……

4

我……

我死了。

我是心死了。

我没有历经沧桑。

我也未尝尽人间苦难。

我总是夸大其词言过其实。

有那么一段时间,连说话都理不出章法,更别提写点儿什么。虽然感慨颇多,想法也不少,提笔写字的欲望也极端的强烈,可就是无法顺利平和地写出来。一动笔就杂乱无章,空间混乱时间错乱叙事逻辑也错乱。不仅如此,还伴有强烈的歇斯底里症状。真个儿哑巴吃黄莲--有苦难言,茶壶装饺子--有货倒不出。整个情形就如同猴子捞月,明明近在咫尺,咫尺却似天涯,无论如何就是打捞不起,你愈是急躁,便愈是事与愿违,你愈是想表述得清清楚楚,最后却连最模糊的影象都破碎不堪,无法拼凑完整。我自感迷失在某片广袤的沙漠里。我孤独、我寂寞、我害怕、我冷、我很无助、我想大声呼救。可我听不到回音。这种状况真让人苦不堪言。有些事情,如果不心平气和,如果不一条一线条理清晰地梳理,如果不极力控制自己的情绪的话,我还真没有把握把那段经历说清楚讲明白;有些情景,假若不从开头顺趟地走下来写下去交代清楚来龙去脉,还真没法继续。

也想过,能不能尽可能简短一些?

如果真要自己长话短说,那么我的故事无非可以这样概括:三个男人、三个女人、不一样的经历,不一样的世界,当然,都怀有不一样的梦想。如果想再简练一点,无非就是"你、我、TA与一些事"。想想,文字真奇妙,仅用"你、我、TA"然后加几个连词动词数词名词量词形容词就能解释我梦游般的经历,甚至能解释这整个世界,简直是奇妙至极。而生活无非就是:你我在维系某种关系,在维系某种关系的同时或自觉或不自觉地抗拒或者希冀某个TA。TA是人也好、物也罢,或者仅仅是某个虚无飘渺不可言喻的东西也没关系,总之,你我,都是在自觉不自觉地抗拒或者希冀某个TA。无数个你、我、TA或维系、或希冀、或抗拒便构成了我们所面对的生活。这样概括起来自我感觉好理解得多。可我无意这么解释什么是世界什么是生活。我没有那么老练,更谈不上高超;我也无意用这种方式阐述我自己。我自己能做的,不过是能就着实情实景实话实说而已。与其这么极端的简短,那不如不写为好。既然如此,于情于理还是详细一点比较好。

故事还得从那年的高考谈起。

那一年,我们怀着虔诚的心,怀着梦想朝圣般地参加了高考。

那一年,我还年轻,如一头奔跑在原野上的小牛犊。

那一年,我还有梦,我的梦想触手可及。

那一年,我也有自己想要追的女孩……说直白点儿,就是我在暗恋着同班女生郝蕾。

……

巴士疾驰在山岗公路上,夕阳的靓影为沙沙作响的松林岗染上淡淡的红妆;夏日傍晚的火风呼啦啦的钻进车窗然后带着整车孩子们的欢声笑语鸟儿般的逃向另一边;不知疲倦的知了借着夏日的余辉在尽情的享受这最后的音乐盛宴。典型的乡村夏日时光。时间是2002年7月8日,七七事变爆发整整65年零一天,考完英语的我们就迫不及待地奔上巴士急切地想回家。压抑了很久终于解脱了。车子跑得轻快,山岗、沟谷过山车般的转换;炊烟袅袅的农家小院、吐着舌头呆卧的小狗、静谧的树林写意画般地飘过;欢快的笑声、凄然道别的哭声然后加上发动机的突突嗡嗡声,成就出小车厢一副十足的噪音盒子。我的注意力不在过山车上,对写意画也没什么兴趣,也提不起设身处地的同情心,对嘈杂的声响也故作镇定。刚一上车,我就在努力寻找郝蕾的身影。前后左右地看,透过人缝地寻找,不放过任何角落。在确定郝蕾不在车上时,心里有点空落落。刚5点的时候,从考点的大门出来,碰到郝蕾时,她正与一同学有说有笑地谈论着刚才的考题。那神情快乐得像某只刚从笼子里放出来的小鸟儿。想必,状况还不错。

见我走出来,出于同学间的关心,她问了我一句。声音犹如康定山坡上那块溜溜的青草地上流下来的那条清澈的小溪的歌唱声。我整个人随着那动情的歌声悠悠地飘向那巍峨冷峻的贡嘎娘娘的头顶上去了。

"陈敦召,别太急的样子,考试还行吧?"其实,也不过是一句极普通的问候语。

措手不及的我马上就极度的羞涩,毫无防备,几乎都语无伦次。双眼都不敢正视面前的那甜美的梦中恋人。

"我的英语成绩,你是知道的。"我苦涩地冲她笑了笑。眼光未作稍许停留,转换得如同相机的快门般迅速地移开。瞬间,整个人就如从那君临天下的贡嘎山顶上急速地跌落、跌落、跌落下来。

说完,我就极端飞速地逃走,像一只受了雄鹰惊吓的小鸡。

……

一年多的状况了。没有理由的,我陷进去了--只愿看着她的背影独自落寞或者偷偷地只是远观--透着阳光味道的肤色、浅浅的笑容、宛若小鸟歌唱般的声音、黑亮的长发、还有那轻盈的身影,得体的举动,优雅的举止。一切都那么美好,近乎完美无缺。理想恋人也好,梦中**也罢,总之,自然而然无从防备的,她进驻到我的心灵里了,她攻城拔寨,步步为营,雷厉风行,势如破竹,反客为主,我感受不到有鸣锣收兵的迹象。我呢,节节败退,大开城门,俯首称臣,服服帖帖,崇拜得五体投地,几乎都忘了自己的存在--我暗恋上她了,强烈的极端地暗恋上她了。每每压抑得受不了,就自我安慰要懂得调整,要懂得深藏不露,要找个合适的机会恰当的时机一诉衷肠一吐真情。而现在,并非最佳时机。可现实的状况总是让自己愤恨--一旦近距离接触,心就跳得很厉害,恨不得要蹦出胸口,说话也语无伦次。想想,都恨自己--没出息的家伙。

还有那一句"陈敦召,我们恋爱吧?"总是让我从梦中欣喜若狂地惊醒过来。梦是有的,那句自恋的话语现实中当然无从有,只在梦中,也仅限于我自己的梦。

……

"暗恋、长久的受了压抑的病态的暗恋。"多少年后,我清空一切杂念面对一片广袤的水域时给自己下了这个结论。下这个结论的时候,世界依然还是我们熟悉的那个世界,广袤的星空星光依然灿烂,不夜的城市灯火依然辉煌,曾经孤独漂泊的心终于不再飘忽捉摸不定,曾经流浪的人儿也决定收回心思平复情绪回到那个最最纯洁的开始。我决定重新来过。只是时过境迁,世易时移,她已为人妇坐上了属于她自己的幸福航班,我也准备牵手我的爱人走向婚姻殿堂寻向幸福的下一站。时光流转、时空变换、时不待人;物是人非、情非得已,情何以堪?假若还有机会,假若她不介意的话,我想对她说:"你曾经是我心中的那尊神,不知不觉中伴我度过了一段苦涩难忘的时光。虽然我们未曾牵手相爱过,我还是要谢谢你!"

……

四下没见郝蕾在车上,我空落落的。空落落的,我回了家。对路上的景物也全无兴致。老娘正在灶旁准备晚餐,老头子也刚刚从田地里回来。疲惫的脸庞,暗黑的屋子,安静,莫可言状的气氛。没有太多的言语,我沉沉地睡去。那一晚,我没有做梦,久违的安然,久违的好睡眠。

第二天,醒来的时候,将近10点。起床、洗漱、吃早餐,然后在村子里面转悠。村子不大,百来户人家,真正有人留守的,怎么样计算估计超不过二十家,而留守的,不是太老,就是太小,像我一样的毛伙子,没读书的,早就不知栖身在哪个不知名的城市里去了。村子安静平和得让人不敢大幅迈步。找年龄相仿的人聊聊是没什么可能了,便只能胡乱的转悠转悠。屋后的山脚是非去不可的。说不上故地重游,不过让我触景生情一把也不是完全没有可能。对那块地方,有莫名的情感,不谦虚地说是"忆往昔峥嵘岁月"也并非不可--高二的那个暑假,每天早晨,很多个傍晚,带着英语书,坐在那山脚的小桃树下疯狂地吼英语,记单词。想用这种方法补强一下自己的英语成绩。想想那段时光,不禁怅然若失。哪怕是很多年过去了,一直到现在,有时,一看到电视上播放的某些山区的小孩子衣衫褴褛苦读苦吼的画面便颇有感触百感交集……那棵小桃树依然在,稀拉拉的几片树叶随风摇摆,点头颔首般的,似乎在欢迎我的归来。

5

我归来了,自己欢迎自己。

在与雅丽提到有关那棵小桃树的那段经历的时候,我还是相当的愤愤不平。至于我为什么心绪不平,原因无非有这么几点:1、勤真能补拙?我很怀疑。2、我恐怕还不算蠢人?可为什么?……

"总说勤能补拙,我看不见得。就算我那么费力地读英语,记单词,成绩依然上不去。要不然,估计不止这个样子。"近乎歇斯底里的愤愤不平。

她还是咯咯的笑。

"恐怕只是方法不对,没有别的原因。"

"可是农村的孩子,你想想,信息不是那么畅通、又没什么资料、更谈不上有图书馆、连台复读机都算稀奇,除了疯狂地读,疯狂地记,哪里有其他的办法?"依然歇斯底里的愤愤不平。

"借口、理由,脑袋不行就是脑袋不行,何必要撞不破东墙怨西墙太硬?你直接正面自己时脑袋瓜不灵活的人,不就得了!"

"可能吧。"我有些懊恼地说,"我的智商的确不咋地!连英语都只能考出个不及格的人,莫非还能口口声声说自己是天才?高智商?对这点,我还是相当的有自知之明。"话虽这么说,内心却宁愿相信自己是个聪明人。

"珍惜现在的时光恐怕是正道!是金子,终究是要光彩夺目的,埋没不掉的。"雅丽颇意味深长地提醒道,"不管怎么说,你能算个不错的一般。"

我默不作声。不错的一般,到底是个怎么样的一般?我不清楚。是打击我,还是安慰我?也不清楚。

呵呵,她接着还是笑,不再答话。

返回首页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Copyright 2021宝石小说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