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有过多的思量,伸手一探,他便将此书拿到了手上,并复阅起了其后记载的,几道最基础的水系术法。
油可成镜,水自然也可成镜,而待得修为高深之后,恐怕就连那无所不在的空气,也都可作镜。
那些散布四方,游离六合的水之微质,尽是镜!
另外,《鉴天无相归元玄功》明显优过《雾啸功》无数,故而于其猜测,通过前者修出来的法力,可能不仅是凝气快、凝气精而已,只怕就连其数量,也是胜之千百,凌之如天。而修士修行,每一次境界的提升,其实都是在对法力与识力,进行增量与提质。一般的道家玄门修士,修炼普通功法,需要练气中期以后,才能使用法术、御使法器、驱动灵符、生出灵识,但是,换在他身上——
前三者只怕是当下即可。
……
……
因前些时日,已有过了一番参悟,故而此时不过是温习了两三遍,云山就又闭上了眼睛,沉下了心神,运起了法力,使之犹如入渠的活水一般,渫渫泫泫地流向了右臂之上。
然则几息之后——
就在这道真元透过指尖之际,在即将凝水成箭的刹那,却又竟如浪涛拍岸而散,溃成了一片无相之质。
除了其指肚上,显出了几分清凉湿润之外,便未能再建得尺寸之功!
其况不佳,事也未成,只是他察觉此等变化,却依旧是心中大喜,嘴角微有一扬,随即就又平了下来。
于是须臾后,他便又开始了第二次聚精会神的尝试。
……
第三次,失败。
……
第四次,还是失败。
……
直至第七次,当元流前端涌至指尖的那一瞬间,后续的元流才倏地一下,就从那道似乎无形,却又有质的肉膜之上,陡然射了出去。
应此之变,其周的空气,顿时就是一阵氤氲。
于是立谈之间,便有一个酒盅大小的乳白色气旋,出现在了其食指之前。
于是三息之后,伴着一声锐啸,气旋坍缩,空气一分,他的指尖之上,便突然出现了一支晶莹剔透的无色水箭,并甫一成型,就立时脱离了指尖,超尘追电了出去。
于是“嗤”的一声细响,那青石地砖之上,便骤然出现了一个指宽的深洞。
果然!
不愧是仙家之法!
区区水液,一箭之威,竟至于斯!
见得此景,即便是早有预料,云山亦是觉得颇为欢欣。然而一经感应,其面上喜色,才显不久,便又于俄顷之间,逝去无踪,再复了阴翳:
“一道完整的水箭术,大概耗去了法力总量的十分之一。这《鉴天无相归元玄功》确实是飞黄駃騠,轶群绝类。”
“可惜,这时间还是太长了。”
“凭李部于练气后期之中,浸淫了足有六年之久的深厚修为,灵识定然是极为不弱,我若驱运法力于指尖三息,他又怎会感应不到?”
“此法不足取!”
“为今之计,也只有靠这「映虚易真神光」了!”
“虽说极有可能对活物亦起作用,可却始终是不知,到底是何作用。须得再耗损寿元,对活物试上一试,以保万无一失。”
轻语喃喃,略有沉吟之后,他便就又抛去了遐思,随即目光一转,便精光灼灼地视起了身前众物。
一簪,一筏,一黄袋。
————————————————————————————————————————————————
駃騠(juétí):没找到简体字。出自曾巩《代人祭李白文》:“意气飘然,发扬携伟,飞黄駃騠,轶群绝类。”
②天式:“式”即法,“天式”即自然规律,自然法则。出自《楚辞·天问》:“天式纵横,阳离爰死。”
③另外针对本章情节,说两点:
其一,书中设定的修炼体系并不简单容易,普通人进入练气初期,需要一个长久的过程,在这段凡人向修士过度的时期,其生活所需的条件,与凡俗绝无二致。所以西山群院之中,有棉被,有油灯,有澡堂,有食堂,有……
其二,云山此时修为较浅,没有识力,故而感知不到空气中最细小的水之微质,所以也就必须找明确可观的镜器。;
Copyright 2021宝石小说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