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宝石小说>历史军事>乱晋天下> 02 武帝违心舍渭就泾,陆抗西陵围城打援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02 武帝违心舍渭就泾,陆抗西陵围城打援(1 / 2)

晋泰始五年,尚书张华请奏晋武帝:“昔太尉邓士载与蜀将姜维对峙,曾安抚鲜卑数万之众于雍、凉诸州。今羌、戎俱有坐大之势,且蛮族不宜教化,依微臣之见,可析出雍、凉、梁州蛮族集中之地另置州所,以加强管辖。”

武帝认为可行,便新置秦州,命右将军胡烈以刺史之名坐镇秦州。大司马陈骞认为:“胡烈有勇无谋,非绥边之才,将为国耻,请陛下明察。”

出于对胡烈的信任,武帝为此反问大司马道:“依汝之见,朕应遣哪位将军前去,你才认为是比较妥当呢?”

听晋武帝这么一说,陈骞也只好不再做声。

胡烈刚一上任,就屯兵于高平川,后又进占河西鲜卑聚居地麦田。河西少数名族为此大为恐慌。

晋泰始六年六月,鲜卑部秃发树机能聚众于万斛堆大败晋军,并斩杀大将胡烈。次年四月,鲜卑军于青山攻杀凉州刺史牵弘。

直至泰始七年,秃发树机能在西北的进一步折腾,晋武帝不得不采取强力措施。

武帝早朝,问计群臣:“鲜卑造反,亡我二将,尔等有何良策大破叛军,诛杀反贼!”

侍中任恺出列答道:“秦州刺史胡烈、凉州刺史牵弘皆为猛将,尚不能杀敌,而为叛军所杀,可见敌之势大,依臣之见,应派遣有威望、有智谋之重臣前往,方能平秦、凉之乱。”

武帝听完,点头称许,问道:“尔等以为孰能担当此重任?”

中书令庾纯当机答道:“非侍中大人鲁郡公(贾充)莫属!”

众臣皆认为可行,武帝便任命贾充都督秦、凉二州诸军事,拟定佳日良辰后即刻奔赴雍州。

贾充本不想离开朝廷,又不好推脱,在朝堂之上只好答应。

回府之后,贾充甚为忧愁。

直到第二天,百官于夕阳亭为贾充践行,此时正好有心腹侍中荀勖走向前来,一见贾充,就知道他正为赴边之事发愁,就对他说:“贾公是不是正为赴边之事发愁?”

贾充缓声答道:“是啊!一定是有人看我深受陛下宠信,心生嫉恨,才事先预谋,同声撵我,让我离开朝廷。”

荀勖一听,点头认可,惬意地说道:“贾公不必忧虑,我倒有一计可解燃眉之急。”

贾充马上问道:“公曾有何妙策,不妨说来一听。”

荀勖答道:“如今太子已到谈婚论嫁的年纪了,只要和太子结为姻亲,贾公就可以留在京城了。”

贾充一听,点头说道:“此计确是良计,不知让谁前去提亲比较妥当?”

荀勖自告奋勇,答道:“既然此计是我出,那么就让我前去向皇上提亲,为公解忧。”

贾充一听侍中大人所言,喜出望外,捧手谢道:“那就有劳公曾了。”

两人长谈许久才散回家去。

太子司马衷,时年十三,是皇后杨艳的儿子,天生痴呆,是在杨皇后的苦苦哀求下才迫使武帝立他为太子的。

向太子提亲必须要获得皇后跟武帝的容许才行。贾家兵分两路前去与皇帝联姻一事公关:荀勖前去公关晋武帝,贾充之妻郭氏前去公关杨皇后。

荀勖在一次宴会上,借着酒兴对武帝说:“太子年已十三,据说贾充有一女,才色绝世,蕙质兰心,有《关雎》后妃之德,如若嫁于太子,将来必能辅佐太子。”

武帝本想为太子娶卫瓘之女,也没有多说什么,只是以“以后再说”的说辞回绝了荀勖。

武帝晚上回宫对杨皇后说:“卫氏之女跟贾氏之女,如同渭泾之水。贾家的女子生的各个又黑又丑,身材矮小。卫家女子各个长得白皙漂亮不说,身材修长,不会作活也好看,你看娶哪家的女子给太子做妃比较合适?”

武帝认为皇后跟自己的想法会一致,不料郭槐早已把自己的女儿在杨皇后那里说成金枝玉叶,说得天花乱坠,杨皇后竟然像中了邪似的对武帝说:“不可一概而论,据说贾家之女也有像我这样贤惠的女子,你说给太子许配一位跟我一样贤惠的女子是否妥当?”

可见,郭氏比荀勖还能说,当然没有哪个母亲说自家的女儿不好的,只是荀勖比较保守罢了。

武帝听罢,只得无语作罢,与皇后同眠到天亮。

令武帝更为惊讶的是,没想到第二天早朝的时候,荀勖、荀凯等又提起太子纳妃之事。原来荀勖听说郭槐说服了杨皇后,就建议贾充趁热打铁,于是贾充的亲信们就在大臣之间散布杨皇后已经同意立贾充之女为太子妃的谣言,在舆论上造就氛围。

许多大臣为了奉承皇后跟贾充,都称贾充之女“资德淑茂”,武帝在众大臣跟皇后的共同说服下,最终答应了立贾充之女为太子妃这件事,但心里还是不太乐意,也许以后习惯了就好。

更令贾充同党们高兴的是,洛阳城普降大雪,银装素裹,武帝不得不推迟贾充出兵西北的时日。荀勖等也没有闲着,乘着天意,为武帝收回贾充出征的诏令忙碌着。唯一能促成这件事的无疑就是乘着这场大雪完成贾家与皇家的联姻。

在早朝上,荀勖请奏道:“现仲春二月,天普降瑞雪,实是吉兆。太子应择良辰成婚。”

武帝看着庭外的大雪,就这样在阵阵寒意中答应了这门婚事。

泰始八年二月,在白雪皑皑的帝都洛阳,贾府门前是人来人往、车来车去。年方十二的贾午正在屋中试穿衣裳,不料衣裳很是不合身材,衣服太大,不如说是个子太矮。

在一旁注视着妹妹的贾南风看到这种情形,便取笑妹妹说:“这是你在穿衣服,还是衣服穿你啊······”嘴都没捂着,露着那双大板牙,大声嬉笑了起来。

贾午一看姐姐这样嘲笑自己,就呜呜地哭了起来。

不笑不知道,一笑吓一跳:贾南风除了比贾午多吃三年的饭外,还没有贾午长得好看。面比青石黑,鼻孔尽朝天,眉后一胎记,不见下嘴皮,只因上唇裹大牙。

更让人意想不到的是,这个贾南风姐姐很调皮,竟然抢过妹妹的嫁妆衣裳,自己穿上,跑到众人面前说:“你们快看,我穿着多合适啊!”

一个成女能穿上比自己小三岁的少女的衣服,只能说明一个问题:三年前该有多矮!

贾南风在众人的奉承与假意的赞赏中,夺了妹妹的嫁妆、男人,还有皇后的位子,跑上了前去皇宫的玲珑马车······就这样,大晋太子司马衷在权力与欺骗、天意和错乱的交织中娶到了第一位夫人。

晋武帝、杨皇后见到贾南风后都很后悔,但为时已晚。原来他们被人骗了,足以证明皇帝、皇后也会被人带黑帽子,其实他们更喜欢带高帽子。

贾家跟武帝结为亲家后,贾充官复原职,不再西征,不久升为司空。兵伐西北叛军一事也就这样作罢了。

不过令皇帝、皇后欣慰的是,儿子并没有责怪他们。太子是一个“衣来顺手、饭来张口”的十足傻子,当然不知道美与丑的区别,将来也不会明白善与恶、真与假这样的哲学辩证。就连又黑又丑的老婆也嫌弃他,认为他很恶心,还给他带了大半辈子的各种帽子,其中不乏绿帽子,但却不见帝王们最喜爱的高帽子。

就在贾南风成为太子妃不久,她就知道这位名为太子的夫君其实就是一个傻子。有一次,太子司马衷和贾妃以及随从来到华林园游玩,忽然听到池塘里传出咕咕的叫声,司马衷认为惊奇,就问随从道:“这蛙鸣是为官还是为私啊?”

众人听后啼笑皆非,唯有贾后甚感羞愧和气愤,她恨恨地瞪了一眼这个痴呆的夫君,毫无兴致再游列下去。这时侍郎贾胤只好为太子打圆场,便说:“在官田上叫就是为官,在私田上叫就是为私。”

众人听后,更是乐不开支,贾后见状,更是恼怒,便一撩衣裳,用力挥袖而去······

品貌不佳的贾南风之所以能坐上太子妃的高位,显然是权力与利益左右的结果。首先是晋庭一些大臣乘叛乱之机,想把重臣、宠臣贾充遣出洛阳;二是贾充利益集团不甘于至此走向滑坡,荀勖为此献联姻之计;三是皇室出于平衡权派利益和为了依附某些利益集团所作出的选择和妥协。晋武帝明知贾女不惠,却任然将其立为太子妃。

这样的权力婚姻必将因权欲而走向爱的沦丧与人格的畸形,再加之太子司马衷天生的残疾,不能明辨是非,只能成为权臣们理想的傀儡加以操纵和利用。这样畸形不堪的权力门阀政权必将迅速走向覆灭,这一切皆为以后近三十年的历史所佐证。

荀勖一个再平常不过的联姻之计,竟能成千古三绝。第一绝谓之收回皇命,第二绝谓之反败为胜,第三绝谓之鸦“变”凤凰。

荀勖借着大雪对武帝说“这是一场瑞雪”,其实这是一场断送司马氏政权、裹尸司马氏族的一场暴雪。然而谁又能知晓呢?

吴建衡二年,晋泰始六年,吴荆州都督换上了一个叫陆抗的将军,他是吴国前名相陆逊的次子,陆凯的唐弟。陆抗初到荆州就乘船前去前线视察,他得知驻守襄阳的是颇有建树的羊祜,根据前线探子来报羊祜正在加紧武备。

陆抗知晓晋国有意伐吴的情况后,便上书十七条建议于孙皓,认为长江天险并非是不可被攻破的。

羊祜得知陆抗的到来后,便上书晋武帝,建议在益州置办水军。

吴凤凰元年,孙皓欲召西陵守将步阐东归建业。

步阐甚为恐慌,对侄子步玑说:“我步家自我父兄到我已镇守西陵四十余载,今吴主昏庸无道,特召我等东归建业,必有蹊跷,定是主上听人谗言,进而猜忌我等。”

返回首页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Copyright 2021宝石小说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