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清月明的晚上,文鸯将军抵达了龙镇西郊,让他感到欣慰的是与匪徒们相遇了。
匪徒们看到是官兵来了,便纷纷逃逸。文鸯见状,便令军士将其一一拿下,最终也只拿下了三人,其他的都不知道逃到哪里去了。
文鸯将军问匪徒是否看到有外地人急忙从这里经过,一个自认为聪明的匪徒以为是萧恪报了官,这是前来抓他们的人,便骗老将军说:“大人,小的只是路过做生意的,什么也没看到啊!”
文老将军并不傻,舞动了几下劳累的臂膀,问道:“那你见到老夫为何逃跑?老夫像强盗吗?”
匪徒们目瞪口呆,不知该如何回答,突然一个军士拿着一件官服说:“禀报将军,在车上发现了这个!”
文鸯借着火把仔细看了一眼,发现这正是萧恪将军的朝服,便叱问匪徒道:“你这厮,竟然敢骗老夫,不想活命了吧!”
匪徒见状,纷纷求饶,将一切都交代了。
文鸯便放了那三个匪徒,收缴了车马物品,并命令军士带上马车前往了龙镇。
一军士不解,问老将军说:“将军,这马车减缓了我们的行军速度,我们是不是应该丢掉它?”
老将军笑了一下说:“你也不动动脑子,回来的时候还得带上萧府上下的人。难道是要徒步回来吗?”
文鸯率众来到龙镇已是酉时,在这秋冬之交的九月末,月亮已经爬上了山头。
望着龙镇稀稀疏疏的灯火,为了不惊动这个寂静的小镇,文鸯便令军士在龙镇外的一座废弃的庙宇旁歇息一宿。
天还未亮,萧府上下便起身收拾,准备趁着黎明前的寂静离开这个让人不安的是非之地。
丁香叫醒还在酣睡的萧家千金小明姬,可她却很不理解母亲的做法,都颠簸了一整天,还能不能让她睡个好觉,小明姬只是揉揉双眼就是起不来。
萧恪见状,便抱起裹着被子的女儿说:“那就这样走吧。”
就这样,萧恪上下悄悄地上了马车,缓缓地驶出了龙镇,而整个沉睡的小镇丝毫不知他们的离开,就如同不知道他们的到来一样。
就在龙镇山旁的庙宇里,文鸯将军跟军士们还在酣睡着······
不久,整个龙镇的寂静便让一声鸡鸣所打破,天际已经不再黑暗。山脚下睡熟的将士也一一睁开了疲倦的双眸,开始注视着这个小镇的一举一动。
文鸯将军召集完军士,便进了龙镇,先是挨家挨户四处打探萧恪的下落,然而无人知晓军士们到底问得是谁。
老将军望着镇子西郊那件高耸的房子,问路人:“那是何处?”
路人回答:“那是田丰当铺,是我们镇子最富有的一家。”
当铺?老将军一想,萧恪的财物被打劫了,那他必定会搞些银两维持生计,莫非这家店铺就是能找到线索的地方?
带着疑问,老将军便来到了这家田丰当铺,经过询问,老将军得知昨晚有一外地人来过这里,还当了一件不菲的玉佩。
老将军让店家拿出玉佩一看,尽然是半圆形的鸳鸯佩饰,仔细琢磨一下,从胸前掏出一块相同大小的玉佩,尽然也是半圆状,他自然而然的将两个拼凑到一起,两个半圆刚好成了一个整圆。而他的这块只是一只鸯,而店家这块却是一只鸳。
文老将军为眼前这一幕惊呆了,因为这两块半圆的鸳、鸯玉佩只有他跟姐姐文鸳才有。记得小时候,父母特意找了一个玉雕师打造了这对鸳鸯玉,把有鸳的一只给了姐姐,有鸯的一只给了自己,所以姐姐名叫文鸳,而他叫文鸯。
店家看出了老将军对这块玉佩独有情钟,便说:“看来将军今天是来对地方了啊!这件玉佩非将军莫属了啊!”
老将军便说:“太巧了,看来这块非我莫属了!”
就这样,这块玉佩归到了有缘人手中。
两个时辰过后,文鸯将军就在离龙镇三十里的青杨岭发现了萧恪的踪迹,他让军士前往侧翼进行埋伏,自己一人单骑沿着车辙自小径前行······
萧恪骑着一匹白马在前边为马车引路,突然隐约听到身后不远处传来一身呐喊:“萧将军留步!”
萧恪勒住正在前行的马步,转身望去,原来是文鸯老将军只身前来,萧恪示意牛金先停住马车,自己驾马来到马车尾部。
萧恪见老将军神情平静,便问他:“文鸯老将军别来无恙啊!”
老将军从胸前掏出一物,说道:“老夫不是来为难将军的,只是把将军在路上丢失的物品交还。”
只见老将军驱马来到萧恪身前,将玉佩交给他,而后转身离去,回首说道:“将军一路保重!老夫恕不远送了!”
萧恪握着手中的玉佩,望着老将军的背影在树林中渐渐消逝······
数十日过后,萧恪便来到了巫峡,这里绿色不曾凋零,雾气淼淼,一切皆是隐隐约约。
马车行驶在幽静的山谷中,山间传来阵阵凄凉的啼鸣声。就在这时,从前方密林中越出七骑,萧恪驻足,原来是七个蒙面黑衣人,他们手持各种奇特的兵器,有铁锤、有双刀,还有短钺,如妖魔一般挡住了萧恪的去路。
这时,一个黑衣人发话了,他低沉地说道:“我已经在此处恭候将军多时了!还不快快下马受死!”
萧恪一听,看来这些家伙来者不善,便问道:“我与诸位壮士素不相识,你等为何要取我性命!”
黑衣人回答道:“那我就让你死个明白!”
随后他摘下口罩,说道:“将军应该认识我吧!”
原来此人正是在长安驿替卫罐传送密信的信使。
Copyright 2021宝石小说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