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宝石小说>历史军事>乱晋天下> 42 白帝城大练精兵,渔浦肠登高见远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42 白帝城大练精兵,渔浦肠登高见远(2 / 2)

另一个年轻人说:“这次征召的兵源是不是也要去哪里演练?”

有人回答说:“这告示上写的是征召弓箭手。而那八阵演练场练得可是骑兵跟枪兵。我们是没有希望去那里了。”

“是啊。你看很多人都在家里等了很久,也不见前往白帝城。本打算充军给家里弄些粮食,可如今只剩下一把小米了。”

逆龙甲听大家议论纷纷,便低头离开了。第二天,他便决定带着三千五百余名壮士前去刘太守那里交差。

刘太守见府外龙甲为他带来的新兵人山人海,他便马上任命逆龙甲为羽都尉,并让他次日便进行射击演练。

弓兵的演练场就在枪兵跟骑兵演练场东面的不远处。龙甲望着师兄在阵垒上身披黑色披风,用心操练大军。也被他的认真所感染,他亲手交给大家如何射击。

众人对他的箭法都大为惊叹,特别是当这位羽都尉,一箭将一位百米开外正在偷吃馒头的士兵嘴角那一口馍馍一箭射穿,连同馒头也射进树干,那士兵除了惊恐外毫发未损时,大家都鼓掌称绝。

前来看望师弟的北辰见在逆龙甲身后围了七八圈学习箭法的新兵,大家都踮起脚跟也看不清,并互相推搡。

龙甲见师兄前来,便一口气射出七支箭,一一命中靶子。他对大家说:“现在我们可以稍加休息一下了。”

北辰对师弟说:“你这箭法堪比后羿在世。但是大家都只能远观,而不能熟悉射箭的技巧。”

龙甲听师兄这么说,心里有些疑惑,便问:“这话怎么说?”

北辰说:“吴子有云:‘用兵之法:教戎为先。一人学战,教成十人;十人学战,教成百人;百人学战,教成千人;千人学战,教成万人;万人学战,教成三军。’”

龙甲摸了摸头,便问:“师兄,你就不必绕弯子了。这话具体是什么意思?”

北辰说:“先要完全教会一人,让他再去教会别人,学会了的人再去教其他人,这样千军可立。”

龙甲点头说:“这个法子好像不错。”

经过一段时间的演练,新兵初见规模。益州刺史赵廞应刘瑜太守之邀,前来视察军情。

坐在观武台上的赵刺史见眼下的八阵图开阖变换、动静交变,相由心生,他感叹道:“有如此良兵强将,大事可成也!”

这年,在益州各郡县视察完军况后的赵廞刚刚回到成都,便得到朝廷的任命状。朝廷让他回洛阳出任大长秋一职,益州事务交由耿滕代理。

他对此感到恐慌,一则他怕朝廷以贾后之姻亲连坐。另一方面,他前不久倾仓放粮,赈济灾民,以收众心,并厚待流民首领李特兄弟以为爪牙。成都内史耿滕对此密告朝廷。

李特乃东羌猎将李慕之子,有兄弟李庠、李流。由于几年前齐万年的造反,加之天灾,关西一带天水等六郡的难民南下蜀地求食。李氏兄弟也在其中,一路上由于李特兄弟喜打抱不平、救济大家,深得人心。李特辗转到剑阁时,观看当地险峻的地势,不由得长叹说:“刘禅拥有这样的地方,竟然还投降别人,难道不是才能平庸、低下的人吗?”

由于李特跟赵廞本同是巴西郡人,所以赵廞对他们优待有加,并倾仓放粮,以得民心。

赵廞早有据蜀反晋之志,这张来自晋王室的诏书无疑点起了他心中的勃勃野火。他于是先设伏诛杀了耿滕,然后自称大都督、大将军、益州牧,安排设置僚属,改换所属的郡守县令。

不久,赵廞便派内史姜治来到了白帝城,以督察刘瑜的紫阳兵,以防范晋军从此进入。临行前,赵廞嘱咐姜治说:“白帝城乃山峦之城,虽然险固,但我并不放心刘瑜此人。你这次前去除了督察城防之外,应先与白帝郡的杜信将军取得联系,倘若刘瑜稍有迟疑,便可诛杀之。”

而得知赵廞反叛的刘瑜并未对此惊恐,因为此事他早已料到。可对于选边站的问题他却一时拿不出注意,于是他问于都尉:“近日赵刺史在成都自称大将军,于都尉如何看此事?”

北辰说:“廞非雄才,蜀人不附,败亡可计日而待。”

赵廞见都尉的话说得胸有成竹,便决定站在朝廷这边。他早就知道守卫郡府的杜信是赵廞安插在他身边的钉子。于是他请杜信到府中赴宴,将其抓捕。

姜治来到白帝城后得知杜信被抓,心里惊恐万分,便马上折回到了成都。

在绵竹一带的巴氐人李特便率领四千骑兵归附了赵廞。李特与李流在外带兵,在绵竹关一带组织武装,以防晋军来袭。

逆凤阳带着徒儿风晴月刚好要从绵竹关出去,不料被士兵拦住。士兵撩开车布,见车内是两位高冷的青衣女子,颇有气质,便起了淫心。

士兵叫嚣道:“你们还不快快给爷下来。”

这时,一位年轻的军士过来,问这个士兵道:“怎么回事?”

士兵不敢多吱声,只是说:“这两个女子要过关,我们准备查一下。”

这位军士见车内是一对女士,便说:“你们还是回去吧。现在关外全是难民,匪寇到处杀掠抢劫。”

逆炼师说:“敢问将军,可否行个方便。我们可有急事。”

军士说:“封关可是上面的军令,我等区区小卒也只能奉命行事。还望二位见谅。”

这时,从远处传来一个士兵的声音:“宋惊鸣!百夫长找你。”

这位军士在临走前再次劝告炼师师徒说:“你们还是回去吧。说不定今天这里就要打仗。”

风晴月望着这位宋军士的背影消失在士兵中间,她问师父:“师父。我们接下来该怎么办呢?”

逆凤阳叹了口气,说:“看来这是天意。我们还是回去吧。”

留在成都府的李特兄弟李庠为人骁勇,很得人心,赵廞逐渐忌恨他。

长史杜淑劝说赵廞道:“将军刚刚起兵,就仓促派李庠在外掌握重兵。他不是我们的族类,一定不会和我们一条心,这是倒转长矛交给别人让他向我们攻击,应当尽快设法对付他。”

刚好有一天,在众人面前劝赵廞称帝,杜淑、张粲则认为李庠这是大逆不道。赵廞问杜淑:“依长史之见,该当如何?”

杜淑说:“依照国法,大逆不道之罪,则当诛之。”

赵廞说:“那就依国法行使吧。”

就这样,李庠与他的儿子、侄子十余人一齐被杀害了。

之后,赵廞派人去安抚告慰李特、李流说:“李庠说了不应该说的话,应判死罪。与你们兄弟不相干。”并任命李特、李流为督将。

事后,李流问兄长李特:“兄长。我三哥就这样被那赵廞小儿给祸害了,我们当诛此小人。”

李特说:“我与赵老儿有不共戴天之仇。明日我们便杀回成都,取其首级。”

李特、李流便带领兵马回到绵竹。不久李特便秘密聚集七千多人,夜袭了驻守在石亭的一万益州兵,随后立即引军攻成都。

赵廞内史姜治回到成都告诉赵廞说:“杜信已被刘瑜所杀。他这是背叛州牧大人您。”

赵廞怒叹道:“瑜非善类!真乃两面三刀之徒!”

他正要打算前去讨伐白帝城,突然闻讯李特袭来,赵廞一时不知所措。多数官员们趁着夜色,破开城门出逃,文武官员全部跑散。赵廞只和妻子儿女乘坐小船逃走,到广都时,被随从朱竺杀死。

李特进入成都后,放任士兵大肆抢掠,杀死赵廞所设置的官吏,派遣王角、李基前往洛阳,陈述了赵廞的罪状。

;

返回首页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Copyright 2021宝石小说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