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宝石小说>都市言情>北方的艳阳天> 二十七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二十七(1 / 1)



等李妍几个一起到了培训场地,李妍首先发现人家才叫公司,最起码首先规模上就能说的过去,不仅仅是大,更是各处井井有条。每个人都知道自己在干什么,自己要干什么,有个别好奇的也仅仅是多看两眼就调身去忙自己的事情去了。而北方却是不一样的,李妍记得自己公司,就是自己平时上班的公司,要是有个陌生人或者哪个单位的领导过来检查工作,大家就急急的吵成一锅粥了。各种猜测,各种议论,自己手头上的工作是在不知不觉中被迫自动停止。李妍其实挺不懂,那么激动到底为什么,因为实质要是没和你有联系,你激动也是没用的啊,要是有关系,到时肯定公司头头会来找你的。好吧,原谅李妍的没八卦细胞精神,或者说李妍为人太严肃,没点幽默细胞。

反正对这里的工作人员对外来人员的免疫力这点,李妍太佩服了。后来,李妍曾悄悄私底下问过培训的老师这个问题,人家只是笑笑说,每周,甚至每天都有大量的新面孔出现在公司,如果每天都花时间去关心这些陌生的东西,那么每天都需要加班,都要写加班申请,到时怎么写加班理由,难道一直说自己看陌生人耽误了工作,或者看的多了反正自然就免疫来了。人们对陌生的东西或者人、事物好奇,那是这些东西在这个人的生命里还是出现的次数极少,还没有到了司空见惯的地步,或者公司的经营状况不好,让员工无所事事。人们一旦无聊至极了,总会做出各种无聊的事情来打发自己的时间,来混自己的生命。

李妍觉得老师能当上培训老师,不仅是专业知识,更是眼光独特,或者生活阅历丰富,反正就是挺富有哲理的。值得李妍各种的学习,各种的上进。

李妍觉得自己在她面前就是二氧化碳中毒时突然涌进来的新鲜空气、缺水的鱼儿突然回归到海洋里一样,只想贪婪的吸收,貌似否则下一刻就是自己生命结束的时刻。

李妍知道修养、气场不是一刻钟就能培养出来的,要不人家常说三代才能培养出一个绅士。但是对于知识的渴望李妍觉得自己有点像朝闻道夕死可矣的感觉,李妍才真正的发现对于自己想学的和被迫受教育或者说随大流受教育的多少年比起来,现在的时间自己才真的看成了时间,以前就是只是是时间。

很多人都告诉李妍高考填自愿的时候一定要找个自己喜欢的,但是那时候,刚经过高考的摧残,哪还有自己真的喜欢的,似乎自己也不知道自己喜欢什么,反正是不是当老师就好。因为对于教的不好的老师,李妍自己每次见了都是恨的牙痒痒,即使不是吃肉饮血也差不多了。因为高考看成绩啊,不好的老师太影响人的成绩了。与其让学生明着暗着各种类型的骂,还不如压根不去当老师。

现在想想那时的动力怎么能和现在的相比,所以那时的高考也就是那样努力了一下吧。要是能搁在现在这个劲头,那么中国最高的学府也是没问题的。

李妍三个是和别人一起参加这一期的培训的,很多人,天南海北的,大家最多就是三三两两的认识,太多都是陌生人。住宿是太市培训公司提供的,离他们的工厂不远处的一个宾馆。每天早上八点开始培训到中午十二点,中间两小时吃饭、休息,下午两点开始培训到五点。培训完一起吃饭,或者可以自己开车(有些培训的人员是自己开车过来的)到市中心找当地的小吃。

很多学员是当地政府的公职人员,来培训很多是过场,回去做个报告就行,只有少数是像李妍三个一样是真的来学习技术的。

现在很多政府都会派自己的干部出去学习、考察,回去之后希望能带动一方老百姓发家致富。当然,也有些干部是的确做到了,我们不能因为大部分的不作为就很肯定的说政府的人员都不作为。

每次培训完,李妍三个都会回去一起讨论。第一天就是三个人,后来米伟拉进来了他一起住的一个海市学员。成了四人讨论小组,第三天,经过微信加群,大家已经发展到了十几个人,米伟就是群主。大家的群名称就是那个市+做什么的+名字+手机号码,因为大家都是一群热血,都希望真正的创业,路上多个朋友多条出路,大家集思广益才能真的将这块蛋糕做大。蛋糕做大了,大家都开始吃蛋糕,我们才有做的必要。

大家每天都要讨论,开始就是在李妍她们的住宿内,后来人太多了,干脆就一起到培训室内去了。后来,培训张老师听说了以后,每天培训完以后,也不急着回家了,而是和大家一起开始讨论,听大家的发言,当觉得那块有问题时就提出来一下,或者告诉大家自己在这块的心得。大家觉得这样比上课更能真的学到东西,而且都是实际能放到生活中操作的。

真的学习应该是每个脸庞上都洋溢着幸福,满足的表情,而不是麻木的,或者无所谓的。看着大家的热情,自己也会不知不觉中就发表自己的见解,得到别人的肯定真的很高兴,即使别人都反对也让自己明白了自己的不足之处,没有觉得不好意思,也没有什么丢人一说。大家觉得要是不去说出自己的真实想法,而只是回去就埋头苦干,不一定不出效果,但是有时会走很多的弯路,而且到时自己都去做了,还怕说出来么,更何况大家互不相识,又天南地北,以后这一生可能见面的机会都不会有,又有谁会真的记住谁的面孔呢。

世界这么大,真的记住一个人,除了多见或者朝夕相处,就很难了。毕竟记忆力好的人是这个世界的少数。

大家都会说对今天学习的内容自己的看法,然后想着自己回去要怎么具体操作,很多时候很多人都觉得要雇佣别人,尤其是雇佣一个有相关经验的人特别重要,但是李妍说:“我觉得要是我一开始干的时候,我不会将摊场铺的太大,因为还没有见利,我们前期已经投入了大量的资金。房屋的租赁、装修、各种证件的办理、各种人际关系的打点、各种原材料、器械的购买等等,所以我个人觉得首先要自己独自来干,或者几个人来干,但是这几个人都必须都要上手干活,而不是当甩手掌柜。刚开始的小店,绝对不能养闲人,只能是各个都是全能型人才。不要说我们不会,那么就去查资料,去参加培训班,先让自己会了,甚至学的好的自己就在这一块能独当一面。然后好好守着店铺,待人和善,到时看看你的付出会收获多少。”

“对,”张敏接着说,“我们是草根,我们开始创业最基本的一条就是做好吃苦的准备。绝对不要想着你就是一个雇主,人家是给你打工的,你把活分配给别人干就行了。你的榜样带动才能真的成就你自己的小店。凡事想着身体力行,你才能走的更远。你周围的人才能真的服你。不要以为雇主,老大是好当的,是汗水堆砌成的别人的信服。”

“这里面肯定也有自己已经在创业的,或者曾经创业的,现在就给大家分享一下自己的创业历程吧。我相信你们的宝贵经验,就是我们用任何金钱也买不到的宝贵财富。”米伟同住的海市学员王澍说。

沉默,大家都沉默着,看着谁会做这个带头羊。

“我就说一下我的创业史吧,虽不是成功但最少我也拿钱、拿青春、拿勇气去博了一把,不论别人怎么看,但是我觉得我自己值得。嗯,也就不废话了,直切主题吧。我是北市人,地地道道的天子脚下城民,我记忆中我们几代人都是一直扎根这个地方。反正就那么个四合院子,我的祖父比较有远见,利用当时的省吃俭用在北市的近郊,记住是我小时候或者还没有出生时的近郊,买了几十亩地,然后盖了个房子,貌似当时只有盖上房子,才能真正证明这地是谁家的,当时那地也没有主,我祖父更有主见的或者说是有点占小便宜,将周围的荒地都用铁丝圈起来,那么自然到最后那些就都是我们的了,不要说其他的,就说那个年代,反正这事就是这么个事情。等到我这一代,你们也看到了,北市的房价那就是吃人的,至于土地那就更不用说了。房子可以无限的向上或者向下盖,但是土地就那么一块。这个账你们都会算,我又是我们家的独子,刚出生就不是个缺钱的主。但是,我的祖父一直还是苦养着我的父亲,我的父亲大概觉得他吃了很多苦,所以我小时候是压根什么苦也没有吃过。完全就是一个小霸王,甚至连红房子内的娃娃都敢打架。但是,我祖父教育我说作为男娃要有担当,要对自己负责。我要是拥塌了天,他帮我补上那是他的本事,但是要是我自己能补上,那就是我的本事,那才是真的男子汉的作为。所以,我一直都比较独立,完全没有温室娃娃的娇气,也不懂得依靠父母,我觉得我自己就能搞定。我的自信心那个爆棚,我自己都不知道我祖父当时是怎么给我灌输的思想,反正就是天塌了,他肯定可以补救。我要是自己补救自己就是英雄,你知道那时的孩子英雄情结特别严重。”他拿起桌子边的水喝了一口又继续说。

;

返回首页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Copyright 2021宝石小说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