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敏和米伟最后确定了各自岗位的需要人数,底层技术岗位40人,高层技术高位24人,李妍的后厨就是4个人,外在准备雇佣一个一起帮忙做饭的退伍的军人及他的妻子。不过人家是比较健全的,只是养活一家老小比较困难,而且为人老实本分,所以李妍就考虑用这个人。至于小卖部就交给汪倩倩她的父母经营,也算后勤人员。对于大家日常工作中所需的公共物品,一般就交给会计购买。会计也可以找这几个后勤的,或者别的有闲时间的技术人员一起到县城购买。这里的会计张琳是王丽首批培养出来的,用古代的话就勉强是“家生子”吧。首先就是对张琳的人品比较放心,其次是专业技术比较过硬。
对于照看大门的就是一对老年夫妇,主要两个人也没儿女再跟前了。因为一个女儿嫁到了外省,这些年很少回来,而且女儿的光景也不是十分好。而唯一的儿子出了车祸,那时都是黑车,连个司机也没逮着,就死的不明不白。老两口一开始还不愿意过来,但是又考虑到总比到外村去捡破烂要好,所以一合计也就同意了村干部的思想工作建议。
村干部当时是这样给李妍推荐这老两口的,“人是好人,踏实本分,就是特爱面子了。我给你推荐也就是因为有一次我下村比较早,那次主要是东西忘到村子里了,因为前一天我到这里开会来着。我记得当时也就天刚刚麻亮,我开车从外面走来,迎面模模糊糊的看到两个老人,你应该知道,当时就我一个人,环境又暗,我当时还真的怕了一跳。当时,手都有点哆嗦了,腿也不听使唤。我的车速几乎就慢的不行,当走到跟前,我才发现是本村的人。我的心放回肚子了,但是火气冒出来了,我都想骂人了,当时。我就硬憋着脾气,我是开着车慢慢的不远不近的跟在她俩后面,我就想着这两个人这么早准备去干什么。而且我当时的思想肯定没往纯洁方面想,就想着肯定不是什么好事,好事要偷偷摸摸,起个大早么,你也不想想。我甚至都有点小人得志的感觉,都想着让你出来吓人,看我不收拾你的狐狸尾巴之类的。我就开着车跟了他们40几里的路,从下党乡一直到另一个白药乡镇,中间还隔着白平乡镇,他们倆一路上走不动了就停下来找个远离路的地方歇歇,喝口水,说说话。当然,我不知道人家两个说什么,但是感觉一方很迁就一方,就是那种老年人晚年相扶相持的那种相濡以沫的感觉,反正就是特别让人觉得揪心。两个人看到路过的车也不去挡,人家停下来,他们也给人家摆手说不坐。两个人就那么一路喝着白开水,啃着干馒头到了另一个乡镇。你知道么,他们倆个人,就在乡镇上,到一个门市给人家一张门贴,就是类似过年咱们常买的那种门后面贴的塑料画报。然后给人家说几句吉祥话,然后人家就给个一元或者几角的,他俩也不看人家脸色有多不好,就是低头接钱,低头一个劲的道谢。很卑微的姿态,真的很卑微,都感觉卑微到了尘埃。我觉得我肯定做不到那份悲哀,我都想拉着他俩走人啊。但是我觉得他俩能专门转过一个乡镇就是不想让熟人碰见,老人活的脸面比我们年轻人更注重,尤其一辈子没在别人跟前拉下过脸的人。我看着他俩一家挨着一家的问人家要那点钱,要完了都好好的收起来,大中午的连一瓶水都不舍得买,临走了还到杂货铺买了些烧纸,就觉得特别心酸。你知道么,那天我就那样一直跟着他们又回到上党村,路过他们儿子的坟地时,看着老两口给他们的儿子烧纸。看着老两口那在里抹眼泪,就特别想哭,觉得自己做的真的太少,太少,太不够好。我也就是从那一刻才真的决定融入到这个乡村生活的,以前我是一直找关系往县城调动,因为我觉得我自己都不知道自己在这里要干什么,不仅仅是乡村的生活艰苦。人活着就是受苦,再哪里也是受苦,所以我并没有真的觉得自己就不能适应这里的生活,真的,不是矫情。只是不知道自己能在这里干什么。那之后,我开始真的入户调查,现在我能准确的说出我所包村的每个人家的情况,家里甚至有些什么东西我都能说的上来。挺神奇的,要是以前谁告诉我说她能说出谁家情况,能准确的知道谁的位置,我都觉得挺好笑的。就是想着你知道就知道,知道了又有什么用。但是现在不一样了,我知道,我就能理直气壮的告诉你他家的情况,可以用我自己的人格给你做保证说人家是真的困难,不是人品不好,不是扶不起的阿斗,是真的生活的不如意。是生活逼迫着,不是他们自己不努力往人前走,不是他们人格有问题,也不是人懒。我甚至以自己真实的知道他们的情况而骄傲自豪,我甚至能理解当初告诉我他知道每个农户情况的包村干部的自豪。不论现在还是当初,我只是站的角度不同,就有不同的感受罢了。家家都有本难念的经,都有一部苦难史。人都说幸福家家都一样,不幸家家都不一样。我觉得你们可以完全放心的雇佣这老两口,不仅仅是给他们一条出路,更是给自己找一个忠实的员工。”
李妍其实当时就想答应了,但是一般雇佣看守大门的一个人就够了,那另一个人怎么办,自己是有做好事的心,但是也不能泛滥啊。李妍直截了当的说出了自己的顾虑。
“这个没关系,你们门房也不小,肯定能住两个人,到时你就只要支付他们一个人的工资就行了,让另一个能有个住处就行。这个我会给他们老两口说的。你完全不用担心,要是以后这块出了什么事情,我也给你担着。”人家村干部高兴的说。
李妍也不知道人家就是那么一说,还是真的会到时去承担一定的责任,不过,人家有这个话也不错了,李妍心里想着。
后来,老两口就来了,可能担心公司不给配置,就把自己家的电视和被子什么的基本生活必须品都带过来了。但是公司给每个员工配置的宿舍都发放床垫子,洗脸盆之类的生活必需品。至于被子就要自己从家里带来了。两个人一个宿舍,一个宿舍也就五六平米。一般把轮值的两个人放到一个宿舍,这样就保证了正常上班时间内,每个宿舍就只有一个人住,也就不显得拥挤。
其实,听了村干部的话,李妍还是感触良多的。不能说“穷则独善其身,达则接济天下”的思想,也没有“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的胸怀,但是也总想着对着这个社会做点什么,哪怕微不足道。
李妍觉得“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但是怎样渔,又是自己现在所不知道的。李妍还是觉得自己对这里了解的太少,对这里的资源知道的太少,所以才总觉得这里没有什么是自己能用的上的。
李妍还是觉得要利用一次机会,和米伟及几个男的一起到后面的林子里走走,看看。因为那个林子很深,只是听着村民说听他们的爷爷辈人说那里有很多的狼、豹之类的原始动物,谁家要是日子能过的下去是绝对不会到里面的,因为太多的人进去后就再也没有出来过。可能是相对没有被人为破坏的一块原始宝藏吧。
对于这样的东西,李妍极力的认为应该要走一走,不是为了探险,只是想着以后说不定用不了几年就再也没机会踏入了,可能那时是相对安全的,但是那时的净土应该早已物是人非了。
李妍一说出自己的想法,大家就极力反对,尤其是上了年纪的。年轻的一代都还跃跃欲试,但是在自己邻里或者长辈的目光下,都乖乖的闭嘴了。
李妍也感觉很郁闷,不是对于大家的不配合,而是对这些人对未知的完全没心思的探求态度。就因为早几代人说那里可能有什么大的野兽,是会危机人的生命的,所以可以允许别人去冒险,但是不能涉及到自己的亲人。李妍也知道这是农民意识,宁愿平平安安的生存也不愿去冒险求取富贵,总想着太富贵的东西自己也没有那个福气去承受。
李妍其实更想着的是到那里看看到底有没有什么东西值得开发,到时可以给当地百姓增加一条出路。而不是完全靠天吃饭来养家糊口。
但是这个打算,李妍又不能在没有确定的情况下先说给大家听。感觉就是先给大家在许诺着什么一样,是在诱惑这大家来走这一步。李妍宁愿目的性不那么明确,就是像在一次探险中发现了一个新大陆一样。
;
Copyright 2021宝石小说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