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十六张老爷子二
其实李妍觉得张工才是最感性的人,张工的沉默可能很大程度是因为对生活的中的事情已经不想在去评判什么,对对错错都貌似已经没有什么本质意义。改变不了的宁愿自欺欺人。
时光不老,青春却已不再。有些人错过了就过了一生,有些错一开始就注定是悲剧的结尾。
而张工和崔工、杨工明显给人的气质就是不一样的。杨工一看就是社会底层爬上来的,见过很多景色,懂得时刻给别人赔小心,穿衣吃饭也不讲究。记得有次出外业,当时是杨工开车。那衣服的领子都黑的惨不忍睹,按说也是老太市人,家里儿女都全,老婆也在,可都不知道是怎么能看着自己的父亲穿着那么脏的衣服出门的。吃饭的时候,能吃饱就好,也不讲究菜的样式或者口味。李妍最明显的一次就是菜里吃出一个苍蝇,杨工很随意的用筷子夹出去,然后继续吃那个菜。李妍是连吃的心都没有了,连碗里的白饭都吃不下去。小曹说李妍就是没被饿过,放到深山老林出外业,不要说苍蝇就是老鼠都有的吃就不错了。接下来的几天里,李妍一直都是拿零食度日。不过到最后实在是看着零食就恶心,又开始找相对干净的食堂吃饭。
崔工就是一个很普通的老太市人,没有什么大的精彩也没有什么大的错误。属于不让人讨厌,但是也没有什么给人特别留下印象的事情。一生就是读书,工作,结婚,生子,育子等一系列普通大众的生活模式。
其实李妍还是主要想通过这几个人来打听一下张老爷子的事情,哪怕了解的不多,但是总比摸着石头过河要有底气的多。
“其实,很多的时候我们的生活离这些个风云人物还是很遥远的。尽管我们都就住在这个城市里。”张工看着李妍,语重心长的说。
李妍觉得要不是自己在这里很踏实的干了一年了,这些人一定会想着自己是个攀高枝的人。不过,可能现在也有人这样想,但是就没有说出来罢了。因为李妍发现杨工看自己的眼神有点怪,而且貌似这人一直挺讨厌长的漂亮的又‘不安分’的娃,刚好李妍符合条件。李妍也能感觉到杨工对自己的不待见,李妍也对人家不是很待见。
说起这个,李妍想起了一次做项目报告,报告的人是李妍和刘青,杨工当时过来就说为什么不是小米来作报告。那会大家都刚进公司,对公司人事也不是很了解,也都没说什么,人家后来还当着刘青和李妍的面问了。李妍笑笑,刘青说是人家上面安排的,自己也是听话干活而已。杨工扁扁嘴气哼哼的走了,李妍当时想着人家肯定是看不惯老员工受冷落,或者就是和小米有什么亲戚关系。但是后来才慢慢发现,压根没有,就是之前小米也在测绘部干过,和杨工他们共过事,大家相交要比和李妍这些新进公司的熟悉很多。但是这样歧视、偏袒老员工好么,好么。
李妍赶紧说:“张工,我也没什么打算,我就是听几个老人说起,感觉对那个张斌很是敬佩。就觉得能让几个七八十,而且言谈举止看起来都很不一般的人一起佩服,特别好奇。”
“言谈举止很不一般?”张工问。
“嗯,就是气质上感觉更像是在政界混的风生水起的人,就像我们上次变更时,和张局他们吃饭时,看到张局还有他跟前坐的那几个人那种气质。尽管人家都说着好像不干着了,但是对这些人事还是比较关注。而且人家说张斌最近活动上了,以前一直都是隐居的。”李妍说,但是看到张工热切的眼神,又弱弱的加了句,“我也是就坐那里听人说的,就是中途下来到林广公园看到人家好多人在钓鱼,就跟前坐了会。”
“你今天还去林广公园了?”张工疑惑的问。
“是啊,我从药材市场出来就无聊的要死,就坐公交往回走,但是看到公园人很多,就下去转悠了一下,听人家闲说一会,也没什么意思就回来了。宿舍也没人,就来公司转转了。”李妍无奈的说。
“你最近不忙你的实验了?我不是感觉你们一直都比较忙的不行吗?”杨工问。
李妍都想给这个大叔一脚了,又不知道会把话题扯到多远。但是只能是心里想想。
“我们是比较忙,但是最近不是一直没有好的思路。所以出去转转找找灵感。”李妍谦虚的说。
“嗯,你要说起这个张斌,我就给你说说吧。我也是听人说的。你知道很多时候话传话就传的看不出原形了。你就当个故事听听,也不要往心里去。”崔工慢慢的说。
“嗯嗯,我就是现在好奇的不行,想知道为什么这人这么受人尊重。也想着以后为人处世多向前辈学习。”李妍赶紧说。
杨工受不了的翻个白眼,他最讨厌人家文绉绉的。不过李妍压根没放到眼里,又没和自己有什么关系,也影响不了自己什么。再说自己自认为又不是人民币,哪能是人见人爱啊。
“我只是听说,也就是听说。他小年的时候参加过民党的组织,后来又参加成了国党。貌似似乎是说叛变了民党,因为国党是为了人民大众的穷苦老百姓而努力流血牺牲,而民党是吸大众血吃大众肉的一个“魔鬼组织”,为了广大穷苦百姓的幸福,他毅然决然的和民党脱离了关系,而加入了国党。当然,还有另一个说法,那就是国党绑架了他的父母妻儿,他不得不叛变了民党。因为随他叛变的还有他整个团的兄弟,貌似他当时在民党里都是个很大的官了。反正不论是哪种说法,他最后都编排成为了国党的军队。因为很熟悉民党的一贯作战方式,所以在国党内混得风生水起。尽管那时候一直说要大众平等,一直要为了广大的老百姓着想,但是人都有私心,尤其是战争胜利,分享江山的时候每个人都觉得自己是功臣,而且功不可没,就应该受到很高的尊重。但是,他就要了一个市的市长,这在当时是很不可思议的,因为大家一直都觉得他应该是国党首脑人物。他尽管前期是为民党服务,但是后期对国党的发展起到了举足轻重的作用。据说,当时要不是他举城投降,那么那么重要的咽喉要塞就绝对不可能失手,更不可能直接扭转整个民国两党的战场状况,最终导致民党失利,而走向灭亡。因为很多攻不下的城池都是他顶着压力去攻打下的,好多还是他在民党时的旧友、生死之交,他是在别人的各种骂声、唾沫中一步一步走来的。他是个特别孝顺的儿子,他的老母临终前都拿的他的手说着有他这样的儿子是她的福分,几世修来的缘分。他要了一个市的衣食父母官,就走马上任了。可能经历过了大风大浪,所以他在的时候民风真的很好,都可以达到夜不闭户。这在今天是肯定不可能的,现在街上的闲散流氓就逮着空闲的看哪里能顺手牵羊,甚至都入室行窃。太市理工大及太省大学都是那个时候真正发展起来的,很多小的民营企业也是迅速发展,就像现在的乐薯薯片、多爱奶粉、亿光酸奶、亲亲纸尿裤等都是从那时的小企业,甚至是小卖部一步一步发展过来的。那时候,有个小卖部就是很了不起的了,现在你是看不见那种挑货来卖的人了,那时候是遍地的,一抓一大把。那时候的权利是真的集中在张老爷子手上,人家说一句话那就顶一句话,下面的人都认认真真的执行。当然,也不是人家独断专行,平时对于好的意见还是积极采取的,就是那时候肯定不可能有现在的这个官员不作为现象,或者很少,哪像现在是种普遍现象。反正人家本身就有才华,是当时顶尖的军校毕业。那时候也是救的那个人提拔的、供读的他。他一直都很念恩,一直都努力报答人家。后来,国党的各种做作,让他可能也是有些心灰意冷,就主动退了。到后来国党的那次大动乱,准备也收容他,但是他可能也早看到了事态的发展趋势,很早就将自己的房子周围布置了各种炸药。人在生死面前都不傻,那时闹的那么凶但是大家最多就在房子外面叫叫骂骂,他是避过了那次祸乱。之后他就完全从人们的眼中隐藏了,不过我是认为凭借他的财力、人力、物力,即使换个地方也生活的很好。”
“其实,他,你看着感觉也没做什么大事,但是做了的都是惠及子孙的。你要是好好想想,真的就是这样。这一晃也几十年过去了,太市,甚至太省的教育还处在他那会的时期,甚至教育水平还不如那会的。那会很多不起眼的小打小闹,现在都是占据太省一脚的大企业,大公司。所以,人家是个真的实干家。真的很有魄力,就哪怕人事上也一样,现在很多地方级人物,甚至几个中央级领导,都是那会他提拔起来的。人家都说太省出人才,其实大家知道很多都是得益于张老爷子。”张工说。
“我什么时候听说,前几届的书记要给张老爷子在中心广场那块塑个雕像,但是后来又没有。人家也有人说是张老爷子不让,一生都没折腾过虚名,不想到老了在给自己折腾一下。而且别人记不记的也不重要,子子孙孙过在人前才是重要的。”杨工说。
;
Copyright 2021宝石小说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