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宝石小说>都市言情>北方的艳阳天> 六十三 微养生口颜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六十三 微养生口颜(1 / 1)

六十三微养生口颜

当水果和花卉类型的口颜生产的差不多的时候,李妍开始考虑养生性质的口颜开发。因为现在市场上很多养生的口服液,不论添加什么元素,李妍知道,只要自己加入一定量的空间水,效果出来以后,根本不用担心销售量。李妍知道自己空间内的药材有很多,但是市场上也必须出现,这样自己的产品出来才不会过分引起别人的注意。李妍首先考虑到了枸杞,因为自己家的附近就有几家专门生产枸杞的庄园,那里每到枸杞成熟的季节,全村老少都会从自己家拿个盆子到枸杞园子内摘枸杞。当时摘一斤是一角钱,就相当于雇佣一个摘枸杞的人员,只是按件付费。当时,自己家附近的几家都是栽种了几年才开始挂果,但是后来听说有一种速生枸杞,其移栽后当年结果,但是当年的每亩产量只有50公斤左右,不过之后的2、3年进入盛果期,每亩产量可达200到300公斤,一般盛果期可连续15年以上,管理得当的盛果期可延续到20年。只是这种速生枸杞,就像是变异基因一样,人们还是处于观望时期,总觉得违背自然,尤其是过分违背自然的食品,未来的某一天一定会带来意想不到的恐怖后果,只是这个某一天出现的迟早问题。所以现在速生枸杞种植还没有形成规模,产量不大,处于供不应求市态,毕竟也有很多人想着人总共就能活那么几年,要是这个也不能那个也不能,活着还有什么意思,而且要是到死的时候,你在折腾阎王爷还是会来找你的,你肯定逃不掉。不过,这种枸杞听说有外国人常年在国内收购,一般每公斤55到60元。哪怕按市价每公斤55元,当年每亩产量按50公斤计算,那么当年每亩的效益也在2750元上下。何况进入盛果期后一般每年亩产量在200公斤以上计算,以200公斤计算,每亩效益也在11000元以上。所以,总体来说北方发展规模化速生枸杞种植,是一个理论上经济效益比较高的药材品种。但是,李妍发现在太市或者整个太省很少有人大规模的种植枸杞。李妍一打听,人家直接说曾今有人赔的血本无归,而且还欠了很多外债。具体是他家承包了大片的别人家的农地,还是水地,前几年没挂果没收益,一家人总是勒紧裤腰带,总想着挂果了家里的生活就好点了,但是老天不赏脸啊,快到挂果的第三年还是四年的年头上,下了很大的一场雪,很多的房屋都倒塌了,甚至冻死了很多人,枸杞苗都被冻死了。而且,枸杞不能当粮食吃,刚刚一场雪灾,谁会有心思去买什么枸杞,能耐饱、能充饥、能活命才是最重要的。那家人因为承担不了巨额的债务,老父老母在那个冬季走了,儿子连一个棺材都给置办不起,那时不是别人冷眼相待,而是自家都没信心能养活自己家的人。到最后,很富裕的一家人,自己的老父老母就是草席子一裹,埋到了后面的山上。自己的儿女也是受不了饥饿,相继死了,因为那会貌似雪灾过后不知道发生了什么疾病,小孩子又饿又冻,没有抵抗力,而且病了也没有钱治疗,刚开始大人总想着自己能扛过去就不去求人了,不是拉不下脸而是可能会祸害别人的命。拖到最后,一眼看到完全自己好不了了,就只能去医院,但是已经迟了。埋完老的,还没有出一年就埋小的,女的受不了疯了,男的也是很艰难的活着。从那以后,整个太市很少再有人会去种植枸杞,没有人敢赌老天会对自己友好,会对自己格外照顾。

李妍本人并不喜欢吃枸杞,对枸杞的养生作用也没有几分兴趣,所以尽管空间内有枸杞但是量不大。尽管也是足够加入普通的枸杞内,来提高效果。但是外界没有足够的枸杞,李妍觉得没有必要来外省购买。李妍将自己的想法说给大家听,大家也都不知道这一块,所以也是没有好的意见及建议。

米伟想了一会,“可能我们现在的能力还不足以来做公益事业,但是我们曾经在京县的时候告诉过那里的老百姓,等我们有机会了一定会给他们一个就近就业的机会。”米伟停下来看着大家,大家也是看着他。他又继续,“我觉得我们可以向政府承包山头,来种植野生枸杞,但是还是要相关人员来管理,我们就说我们的出发点,不求我们一定能挣多少钱,但是也是和村里人合作,谁家种多我们收多,种少我们收少。技术人员就政府提供,种植就当地农民,我们只是负责最后的收购。这样一来,当地就能有一项定期的收入,那些荒山也都有人种植,管理,也算是间接的绿化了当地山头。当然,我们不会提倡当地农民为了种植枸杞而将山上原有的各种植物,尤其是大型的,都活了几年的植物挖掉,对于这样的植物,我们要求保持种植,可以适当的要求支书记录在案。以备后期我们要是用的上,可以高价收回。”

“我觉得,到时肯定人家更觉得眼前的利益更可靠,所以那些原先存在的植物,不论大小,不论名贵不名贵,有没有药用价值,大家都会悄悄的铲除掉。”张敏说。

“那要不就让政府想个办法,例如,包村干部、支书可以先实地记录需要保存的植物,等都记录好了,在包片区到具体的农户,把责任落实到农户。”李妍说。

“你觉得要是一个政府人员你是选择每天山上山下的跑,还是坐办公室?因为怎么干,工资都是一定的。又不是在私企,多劳多得。”王丽说。

“不过,我觉得这块就是政府的责任,他们的存在总要有存在的意义啊,总不能就是为了领个工资就可以了,他们总要对得起他们领取的工资吧。”张小雅说。

“要是政府作为还好说,要是不作为,我们就真的麻烦了。什么事情都要我们操心,而且当地农民还可能压根不认可我们的所作所为,总想着我们就是为了剥削他们,尽管我们打的口号是为了他们,但是人家压根不信。”米伟说。

“那要是政府不作为,我们这块是不是就算了,不管了?不过我个人觉得京县的农民还可以,在钱上计较也是因为没有,不过在工作上都挺尽心的。”张敏说。

“嗯,那的农民也就是在事前各种争议,要是事情都定了,而且是自己认可的情况下,那么一般在事后都不会各种闹腾。”米伟说。

“而且,我觉得我们也可以考虑种植其他的药材,只要在荒山野岭能存活、容易存活就行,当然,也要对大众普遍有保健作用,而不是仅仅小面积的针对某种疗效而专门做一个口颜类型。”李妍说。

“如果可以,我建议我们请一个专门的中医养生专家,让他给我们看看我们哪几种药草放到一起的效果更好,或者哪几种草药根本就是相克的,根本不能放到一起。这样保险一些,要不我总觉得凡是沾上药字的东西都特别要小心,否则一直都心悬着。”王美丽说。

“我觉得这个是相当有必要,否则我们就只能是单单一种药材就要做一个口颜类型。要是几种参杂一起,效果好不说,我们的成本,程序都容易多了。”李妍激动的说。

“我觉得小柳他们家乡的北龙胆可以考虑。”米伟说,“小柳就是我们测绘部的,老家在东北。北龙胆原来主要野生在东北及长北山区,由于森林退缩,林地垦为农田,再加上多年无序超量采挖,野生北龙胆近于枯竭。因为现在市场的需求,现在他们家乡那块几乎就家家在自家农田内种植。”

“北龙胆是干什么的?或者是有什么作用?我都没有听说过。”张小雅好奇的问。

“北龙胆具有清热燥润、泻肝胆火的功能。是生产龙胆泻肝丸的主要原料,每年的市场需求量大约在3000到4000吨。一方面由于野生的北龙胆近于枯竭,另一方面又由于前几年价低,家种龙胆严重萎缩,今年他们家乡那块种植的总产量不足300到400吨,市场供应尚有很大缺口,现在市场上北龙胆价格已经上升到每公斤75到80元,走销畅快。前几年丢下不种的人家,也开始又种植了。而且家种北龙胆生长期为三年,第一年育苗,第二年移栽,第三年起挖,每亩产量大约200到250公斤,按市场价每公斤80元计算,三年,每亩的效益在16000到20000元,平均每年每亩效益在5300到6600元之间。”

“这听着这几年北龙胆的市场效益还不错,但是我们再一种植,市场又饱和了,那价位不是又下降了?”小米说。

“我们主要是自产自销,不是专门种植北龙胆,专门卖北龙胆,我们种植的就是够我们口颜开发新类型使用,要是多了再考虑投放市场。”米伟说。

“北龙胆好种不?不要种植条件特别高。”王丽问。

“北龙胆一般要阳光充足、湿润的气候,对土壤要求不严,是北方近年适宜发展的高效药材品种。”米伟说。

“那么我们就将枸杞、北龙胆两种都先考虑着,其他人也可以打听一下咱们是不是还可以种植其他的药材,当然主要是能在荒山野岭内容易养活的,太娇生惯养的,咱们是养活不起。完了大家都互相说说,然后看看人家中医养生专家的意见。”李妍说。

;

返回首页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Copyright 2021宝石小说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