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宝石小说>历史军事>三国之重整山河> 第二十一章 浮出水面的阴谋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二十一章 浮出水面的阴谋(1 / 1)

秋末冬初,天黑得早,入夜后,彤云密布的天空竟然毫无预兆的飘起了纷纷扬扬的雪花。

由于北面有秦岭和大巴山的阻挡,冷空气很难进入蜀地,所以即便是深冬,也极少会下雪,这种大雪更是罕见。寇封在穿越前,活了十几年,也就见过三五回雪而已。

窗外不时传来一阵阵欢呼和感叹声,似乎是有人按耐不住,冒着寒冷跑出去赏雪了。

若换在平时,寇封可能还会担心这场雪会不会耽误了回成都的事情,但此时,他却没有了那个闲心,而是跪坐在案几前,眉头紧蹙,目光直直的盯着摆在案上的那件东西。

那是一张已经完全变形的雕弓,弓身有好几处裂口,弓弦更是松松垮垮的弯曲着,破败不堪。

在寇封的对面,还有一个人与他相对而坐,神情也同样凝重,但目光却落在寇封的身上。

这人不是别人,正是张表。

一开始,寇封还有些奇怪,张表为什么在这样一个雪夜悄悄前来,等到他拿出了这张破弓之后,寇封才忽然意识到,张表此来,很有可能是带来了一个大秘密。

案几上的雕弓,正是白天吴班用来勒杀老虎的那张。寇封不知道张表是怎么拿到手的,但可以肯定的是,既然对方趁夜来此,还专门带来了这张弓,就说明白天的事情很有可能不是意外,而张表恰恰发现了其中的某个关键点。

“看出来了么?”

许久,张表见寇封沉吟不语,不由轻声问道。

“莫非……是血?”

寇封抬起眼皮,瞟了他一眼,目光很快又回到了那张破弓上。

弓身上遍布着已经干涸的斑斑血迹,弯弯曲曲的弓弦更是完全被血浸透,凝固成了死一般的黑红色。

第一眼看时,寇封并不觉得有什么不对劲,然而细看之下,他却发现,弓上这些血迹似乎有些不一样,它们显现出的并不是单纯的黑红色,而是隐隐夹杂了几分诡异的紫色。

“不错,我第一眼看到这张弓上的血迹,就觉得颜色有些诡异,所以就趁机收了起来,拿回去细细观察了一番,结果越发证实了我的猜想。”

“怎么?你已经有眉目了?”

“嗯,我觉得,有人在这张弓上动了手脚,应该是涂了某种东西,估计是无色无味的,平时应该看不出来,而和老虎的血结合之后,却会显出这种怪异的颜色。另外,对我们来说无色无味的东西,对老虎却未必一样,所以这也就能够解释,为什么会有三只老虎同时出现攻击子桓,而且还都异常狂暴。”

“原来如此。”

寇封心中顿觉恍然,不觉连连点头,但紧锁的眉头却并没有舒展开来。

那张弓是他借给吴班的,如果事情真的如张表所说,那么很显然,给这张弓动手脚的人最初的目标应该就是他。但可能是因为一开始大队人马一起行动,浩大的声势让老虎不敢轻易接近,而后来行猎队伍化整为零之后,这些猛兽便很快露出了嗜血的獠牙。

只可惜,人算不如天算,那个人并没有料到,自己手中的那张雕弓会被吴班借去,所以才造成了白天吴班的那场遇险。

“后来我仔细回忆了一下,那种东西,以前我曾经听父亲提起过。是南中一带出产的一种香料,好像叫腐楠,熬制成浆后,涂于器物之上,于人无色无味,但对虎豹一类的猛兽却有着十分强烈的吸引力,还会刺激他们的凶性,所以当地蛮夷专门将这种香料来洒在陷阱上,用以吸引并猎杀猛兽。只不过,这腐楠极其稀有,故而很少外流,但多年以前,建宁太守正昂曾经遣使上贡过一些……”

张表没有再继续说下去,只是静静的看着寇封。

寇封轻叹了一口气,拿起一支火筴,轻轻地拨动了一下旁边火盆里红通通的木炭,淡黄色的火苗顿时跳跃起来,将他的脸庞映得忽明忽暗。

“我原本以为,之前只是一场误会,刘循虽然纨绔,但好歹出自名门世家,又有刘益州为我等和解,当不再有什么芥蒂。结果没想到,还是被伯达兄言中了,只怪我虑事不周,还险些连累了子恒……明枪易挡,暗箭难防,这是非之地,怕是一天也不能多呆了……”

寇封说着,浅笑了一声:“不过,这次在蜀地能够结识伯达兄和子恒这样的朋友,也算不负这数月光阴了。”

“某和你一样!”张表也笑了,朗声道:“说实在的,人人都说蜀中多有少年英杰,但在某看来,那些人不过都是和刘顺之一个德行的纨绔子弟而已。某虚度光阴二十载,不想竟还能结识寇君和子桓这样的真豪杰,堪称幸事……”

说到这里,张表忽然停顿了一下,似乎想到了什么,眼中蓦然闪动出一抹亮色,再开口时,语速陡然变快了许多。

“寇君!荆湘、中原、蜀中,三地相去何止千里,我等三人既能相聚于此时此地,便是有缘;更复意气相投,便是有义!若能结为金兰兄弟,岂不快哉?”

听闻此言,寇封不觉眸子一亮。

历史上,刘备前期之所以能够屡败屡战,一次次从失败的阴影中重新崛起,很大程度上就是因为他有两个情同手足的铁哥们儿在为他撑腰。

自己将来要走的那条路,或许会比历史上刘备走过的道路更加险恶,而张表和吴班都是蜀中后起之秀,单说能力,他们或许比不上关羽、张飞,但他们身后的家族却都在益州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若是能和这二人义结金兰,那对将来要走的那条路来说,无疑是多了两股极强的助力。

当然,这些都不是最重要的,张表所说的意气相投才是重点。

所谓道不同不相为谋,若是换成刘循那样的人,即便他的老爹就是刘璋、刘表,甚至曹操,寇封也绝对不会朝这方面多闪一个念头。

“封也正有此意,只是还需问过子桓兄……”

寇封几乎是不假思索的说道,然而话音未落,却被门外传来的一个熟悉的声音打断了。

“哈哈哈哈,还用问吗,某也正有此意!”

寇封和张表都吃了一惊,同时转头看去,只见吴班头戴斗笠、身披蓑衣,正大步推门走将进来,带进来的一股风雪,将火盆中的火苗吹得一阵摇曳。

“子桓,你的伤……”

吴班一脸傲气的摆了摆手,笑道:“些许小伤罢了,某可没那么娇气!伯达兄你可不厚道啊,悄悄跑来见寇君,也不知会我一声,还好我眼尖瞅到跟了过来。”

寇封朗笑道:“哈哈哈哈!果然是天意,既然子桓也来了,那事不宜迟,我等不如就趁这雪夜行了结拜大礼,如何?”

“如此甚好!”

“正有此意!”

此言一出,立刻得到了张表和吴班的响应,三人也不拘俗礼,当下在庭院中捻土为香,备下热酒三杯,再拜明誓:

“念张表、寇封、吴班,虽然异姓,然意气相投,既结为兄弟,则同心协力,救危扶困;上报国家,下安黎庶。不求同年同月同日生,但求同年同月同日死!天地为凭,瑞雪为证,实鉴此心!背义忘恩,天人共戮!”

瑞雪落地,烈酒入喉。夜色中,唯有爽朗的笑声久久回荡……

;

返回首页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Copyright 2021宝石小说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