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来仙府这边也有野兽出没,而且还经常来这边逛,只是我来时怎么没见什么须弥芥子阵,难道阵法随着食仙的消失也消失了?”
我喃喃自语,眼睛却是无意间看到了石桌上的《阵图本》。我打开一看,里面介绍的是一些阵法和营造方法,还有立阵所用材料灵石。其中便有介绍“日月井”所用的聚灵阵和须弥芥子阵。其中聚灵阵是用聚灵石营造,聚天地灵气使其融入阵中物体之中,用法也甚是广泛,而且可以长存。须弥芥子阵,却是要用五行灵石营造,可在立阵之后化成山丘,阵法保护之处便成了山丘中的一个芥子空间,不知门路的外人,是不可能拿头去撞山的,就算知道山丘之中有人,没有神仙法力的人也难撼动这坚硬如须弥的山丘。只不过灵石灵力消耗殆尽时,阵法也会自然消失。
只是这阵法倒是奇特,真是神仙手段。我想马上试一下,随即便拿着柴刀,出了山洞。我在灵田周围四处寻了寻,果然见有人为搬运的十四块巨石不规则的放在灵田的外围,每块巨石的顶端皆有一个小坑,里面有一个发白的石头,想来便是那灵力消耗一空的五行石了。我按照书中所说,将那些灵石替换下来,不一会,只见道道五色光芒从放着灵石的巨石上传来,在灵田的上方不断交汇,渐渐的,一个五彩的巨网笼罩在仙府灵田的上方,最后五色光芒一闪而没,像是什么都没发生一样。我看的有些纳闷,这特技倒是做的挺好,只是头顶怎么什么都没有呀?我心中好奇,便跨出那巨石之外,陡然间四周景色一变,往身后看去,那还有什么断崖的影子,只见一个陡峭的山坡向远处延伸而去,上面树木交错,杂草丛生,和别处并无一点不同。
“这还真成山坡了!”我站在那山坡上,使劲跺了跺脚下的石头,震的双腿发麻,不禁对这阵法之奇特感到不可思议。
阵法已成,我却进不去了,庆幸的是《阵图本》一直在我手上,赶紧翻开一看,原来此阵入口有十四个,分别在山坡之上,那十四棵树上。我抬头一看,细细数了一下,山坡之上,果然有十四棵树木,不多不少。我仔细观察了一下才发现,它们的排列方式和灵田外围的那些石块竟然是一模一样。原来这些树木便是阵眼!
书上讲每棵树对应了一颗巨石,而灵石的位置便在树身之上,只要同时触动那两颗灵石,便可进入阵法之内。
按照书中所讲,来到其中两棵树之间,按照树上所说方法,将两只手分别放在树干某处,只是一晃神间,我发现我正站在两块巨石之间,而手指正是指向每块巨石中,五行石所在的位置。
“这也太神奇了吧?”我看着自己颤抖的双手,忍不住叫出声来,这里发生的事,再次动摇了我心中的某个地方。
我来回进进出出好几趟,不仅是为了熟悉每个树木之间灵石的位置,更是因为它太神奇,太好玩。终于,我可以不用看书便可以进出之后,我才想起中午做的计划。
首先是打算将园子整理一下,然后收集一些干柴烧火做饭,最后我打算用些竹子编几个东西,比如席子,箩筐,鱼瓮之类的。
整理灵田,首先就要把几个农具修理一下,我又来到了那条河边的紫檀树边,因为这边有很多树木生长,我找了几棵长的细长的槐树和柳树,因为这两种树很结实和柔韧。将其砍了下来,削去多余枝干,就成了几根很好的棍子。我将其拖洞府之时,天已经是傍晚了。时间过得很快,只是带着棍子回来很累,在路上走了好久。那神奇的乾坤袋无法装下他们,这让我决定要用竹子做几个背篓。食仙留下的东西很神奇,但我在未掌握之前还是要靠自己的双手才能生存下去。
在外面采了一挂香蕉,因为好多都还是青色的,我找了好久才找到这一挂可以吃的,索性就一刀砍了下来,放在洞里慢慢吃。熟的桃子已经不多了,只摘了六个,看来自己要赶紧编几个鱼瓮才行,不然就喝西北风了。
我打算用吞天壶煮些开水,但却发现这把普通的紫砂壶却怎么也装不满,这难道和那乾坤袋一样?我心中不禁自问。但转念一想,这把壶却是了却了我往石室中运水的问题,因为石室没有木桶,或者已经腐烂成灰了,我也不会箍木桶。
装了好久,心中默记着差不多一桶了,奇怪的是这把壶和乾坤袋一样,里面不论装了多少东西,却和空的时候的重量一样,当真神奇。
将吞天壶放在石桌上那个离火炉上面,我见那炉子里面虽是通红一片,有些热量传来,但却没有火苗,随手便将清风蒲扇拿来扇了扇,那小火炉之中一下便呼呼的冒出火来,看来这个炉子和手中这把蒲扇也定然不是我现在所能理解的灵物。我只扇了一下,那小火炉似乎是被激活了一般,自己燃烧了起来,我已经见了许多奇怪的东西了,现在也是见怪不怪,习惯了。随它怎么去吧。
小火炉自己烧水,我吃了几根香蕉,却不顶饿。又吃了两个桃子,那股温和的暖意游走全身,我顿时再无饥饿之感。这几棵桃子也是灵树,莫非是蟠桃一类?这我却是想多了,蟠桃是仙界之物,人间是不可能见到的,这几棵桃树只是几棵有灵性的桃树因之长在灵土之上,又有灵水灌溉,所以才发生质变,脱胎成仙果一类。食仙留下的那本《神农经》有记载,而我却因为时间问题,还没有去读。
吃完果子顿觉精力充沛,随即收拾了一下那几个农具。都给他们安装上手柄,我一一试了试,到还合手。
此时水沸声响起,将那些农具一一放好,然后走到石桌边,为自己倒了杯水。离火炉在我将吞天壶拿起时也恢复成了原来的样子,我好奇的是吞天壶烧了这么就竟然不烫,只是微微有点温热。但壶中水倒入
石杯中,却是冒着热气,我涮了下杯子,又倒了一杯,轻轻喝这,从器物袋中取出剩下几本没有通览的书籍看了起来。
《太一心法》介绍的是太一仙道的修行方法,分为贤人境、圣人境、至人境、真人境和羽化境,羽化之上便是神仙大能了。我读完觉得书中之事却是可行,首先有一千多字的呼吸吐纳心法,强记心中之后,便是一系列的调节心神,合于天地的过程。贤人境是吐纳呼吸的修习,要求是无意识时也可按照心法所述呼吸;圣人境则是一些生活作息,感受天地变化,做到形神俱在与天地同步;至人境却是个关口,身心可自动随天地运转而作息活动,可预测一些天地变化,掌握一些法术道力。若要再进一步就是天壤之别;真人境能把握天地变化,有大神通法术,可逆转阴阳,飞天遁地,锻炼灵器等等,从跟随天地变化,到把握天地变化,是一个后天到先天的门槛,跨过很不容易;而羽化境却是最危险的境界,因为此时真人已经不容于世间,天降九九刑雷而炼之,渡过便可飞升仙境,不过则灰飞烟灭,一入羽化境,如逆水行舟,不进则灭。略读一遍,这修仙了道当真不是那么容易的事啊!但我此时却别无选择。
《术箓合参》讲的是至人境后,初用灵力,一些辅助法术和符箓,几乎每一个法术都有详细说明,并且还配有符箓的制作方法,但我现在还是个菜鸟,这本书对我来说还没什么用处。
《山海详解》倒是本奇书,里面详细介绍了华夏神州的地理人文,山川湖海,以及每一个地方的物产,其中还有配有地形插图,不过书中所记和我所知道的地理知识并不相同,难道这么长时间地壳活动真的很猛烈吗?
《神农经》是这几本书中最厚的一本,里面介绍了各种事物的药用价值,以及一些动植物的驯养和种植方法,包括植物、动物、土石、金属、甚至火焰,水的医用价值,而且每一个皆有一副配图,真是一部医用百科全书。这本书算是我这个阶段最有用的书籍,因为种植和管理那些灵草灵谷,指导书籍是最不可缺少的。
《饮食论》则讲的是一日三餐的吃法,各种菜式,各种美味,皆都详细记载。我不禁感慨,这食仙,还真不愧这个称号!
Copyright 2021宝石小说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