腊月二十三日,晴天,午后,赵府大厅中。
“东家,我觉得还是再慎重考虑一下吧。杂货业务虽然利润不高,但好在收益稳定,旱涝保收啊。”张叔郑重的说道。
“是啊,东家,杂货业务,毕竟已经经营几十年了,资产总额,占商社一半。这突然一下,全给出售了,恐怕在商社内部会引起不小的震动。”葛平也郑重地劝道。
“我已经决定,不必再说。”赵谷轩喝着茶,缓缓说道。
看着一旁,还置身事外的伍田保,张叔有些焦急的说道:“伍师爷,你倒是也说几句话啊!”
这时,伍田保才好像回过神来,一收折扇,说道:“在下认为,公子此次全面出售杂货业务的主意,甚好。”张、葛二人一听,就是一惊。
“其实,老爷在世时,我就建议过,应该出售杂货业务,不过老爷当时说,杂货,是日常百姓生活的必需品,我们低价经营杂货,虽然辛苦,利润不高,但也算是为百姓做了一件善事,胜造七级浮屠啊。
但在下以为,要想造福一方百姓,不应该拘泥于小恩小惠。而应该从大处着眼,赠予百姓大恩大惠。
我们低价经营杂货,虽然可以使百姓,在杂货上开销少一点,但毕竟杯水车薪。要想使百姓富裕,光是结点流,远远不够。更需要的是开源。
而东家此次,出售杂货业务,可得一百多万两现银,释放商社大量的内陆运力和人力。
再将这些,重新投入织造、珠宝以及酒楼的扩张,这些高收益的领域。商社岁入收益足可以提升五成以上。而且东家也说了,不会因此裁撤伙计,只要和伙计解释清楚,想来不会造成太大的动荡。
这不是大大的甚好,是什么?”说着,看向了张、葛二人。
听了这些详尽的分析,张叔只觉得脑袋晕乎乎的。
‘看着情形,之前东家就和伍师爷达成一致了。东家在明处推,伍师爷在暗处推。
看来想要彻底阻碍,是不可能了。’
想了好一会儿,才说道:“伍师爷,这番话真是对小人醍醐灌顶。东家真是慧眼如炬啊。”张叔,先夸了赵谷轩几句,然后说道:“不过,这杂货业务,如此巨大,整体出售,恐怕南方无人可接啊。不如,我们尽量将杂货业务分解出售。分时间和地点,逐次出售,这样想来更方便一些。至于开拓新业务的资金。现在账上,还有八十多万两的现银,想来支付预付款是足够了。请东家斟酌。”
葛平一听这话,哪还不明白意思,连忙说道:“在下,以为此法甚好,请东家斟酌。”
一听,赵谷轩就知道了,张叔还是觉得自己拓展新业务,太冒险了。只不过看到继续劝下去也是无用了。反而容易激怒自己。所以干脆以退为进,提出这么一个逐次出售的办法,来迂回抵制。如果新业务开展顺利,那自然就全部出售杂货业务;如果不顺利,到时候再联合各地掌柜向自己施压,阻止自己继续出售剩余的杂货业务。
‘不管,新业务成败如何,张叔都是对的。真是好算计啊。’
不过,赵谷轩也不怎么生气。毕竟,张叔是府里的大总管,对上,要向自己这个东家负责,不然自己的职位不保;对下,又得替下面的伙计说话,不然难以服众。这样插在中间,一个不小心,那可就是里外不是人了。
‘说实话,他还真是不容易啊。’
想清楚了,赵谷轩说道:“那就这么定了。”
“现在,具体说说新业务的事。
刚刚已经说过了,主要是织造和珠宝,还有就是对酒楼业务的扩张。
织造方面,葛叔,情况打听的如何?”
“东家,我已经在周边打听了一圈,共有三家正在出售织造坊。分别是杭州的江、黄两家,苏州的顾家。共计出售织机三千多台。共作价,四十三万两。”
“好,就先收购这三家吧。这件事,由你负责。三个月的时间,可够?”
“够了,东家。”
“好,那就有劳葛叔了。”
“而珠宝行,我决定对外公开招聘珠宝行大掌柜,年薪十万两白银,分红另算。”
三人,一听这话,都是一惊。
要知道,去年一年,商社的总盈余也才十万两白银而已。
当然作为一家资产三百多万两白银的商社,真正盈余不会只是这么一点。
只不过,因为商社中,最赚钱的部分的原材料,珍贵食材、香料、毛皮等,都是从海外购回的。
但商社的海贸业务部分,却是由赵家独资掌控的。
也就是说商社每年盈余的大头,都是由赵家独吞了,进了赵谷轩的私帐。当然这是这个时代大商家的惯例,一来是为了提高对商社的掌控力,二来也是为了避免一些不必要的麻烦。
张叔正想开口劝说,这时赵谷轩摆了摆手,说道:“我知道,这个开价有些出乎大家的意料,但是听我把话说完。”
“我决定自即日起,商社向海贸部门购买原材料的价格,下调两成。”
一听这话,三人又是一惊,这次轮到伍师爷坐不住了,因为张叔是商社的大管家,向整个商社负责,而伍师爷却只是赵家的师爷,只向赵家负责,而平时海贸部分实际的主管就是伍师爷,而他的年资、花红都是由海贸部分的收益决定的。
别人不知道两成有多少,他能不知道吗?
那可是三十多万两银子啊。
他连忙说道:“东家,这恐怕不太好吧。”
赵谷轩神色淡定的说道:“没什么不好的。”
然后神色郑重的说道:“同时我宣布,对泰和商社的管理机制,做出重大调整。”
Copyright 2021宝石小说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