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宝石小说>历史军事>水梁诗木灵芝> 第二十一章 见丈母娘 上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二十一章 见丈母娘 上(1 / 1)

我和子龙来到甘露寺的大门之前,这是一处十里外就能感受得到幽静气息的地方。建业地处平原地带,寺庙外却并无农田。四处偶尔传来零星的鸦叫,乍看之下,倒是个静心修行的好地方。

吕范早已等候在甘露寺的门前。他的身边只有寥寥几人用作随从,大门之前并无带甲之人。我和赵云互相对视一眼。这不是个好兆头,于情于理吴侯所在之处,应当有至少百人的精兵护卫。四下里,却并无兵卒。这是一种不合常理的现象。这是在欲盖弥彰,难道寺庙中暗藏刀斧手?还是吴侯根本不在此处?

吕范看到我和赵云,连忙满脸堆笑地迎了上来:“刘皇叔,快请,吴侯已经恭候多时了。”

我冲吕范点了点头,吕范冲我做出一个‘请’的手势。甘露寺是一座相当大的寺庙,寺中的房屋大多有数丈高,寺中却并没有看到僧侣。我和赵云跟在吕范身后,朝甘露寺的正厅之走去。

远远的,我听到有人交谈,争执的声音,吕范急忙在厅外高声喊道:“禀主公!刘皇叔到!”

厅内交谈之声戛然而止,不一会儿,传来一年轻男子的声音:“快快有请。”

我和子龙应声走进大厅之中,只见居中而坐的是一位四五十岁的中年女人,虽然她并没有穿戴什么昂贵的金银首饰,但一身素袍之下的气质却很是高贵,那是一种多年的贵族生活所养成的内在的修养。她正努力摆出一副淡然的姿态,眉宇间却依稀流露出一丝怒容,我不由想起方才的争执之声,想来这位太太大概是刚动过怒气。

中年妇人的一旁,是国丈乔公,他正坐在那位妇人的右手一侧,意味深长地看着我。

一年轻男子身着锦袍,恭恭敬敬地站在妇人的左手侧。早就听闻,吴侯孙权年少有为,却不想竟如此年轻。这人若果是孙权,那这位夫人应当是孙权的母亲了。

阶下站立的还有几位佩剑的武将,和十几名士卒。我对年轻男子微笑着拱手施礼,说道:“左将军刘备,见过吴侯。”

年轻男子从思虑中回过神来,微笑着还礼,说道:“刘皇叔大驾光临,本侯不胜荣幸,快快请坐。来人,上酒食。”

我再次向年轻男子施礼,便走到孙权所指定的座位,与孙权和诸位吴将相视而坐,赵云跟着站立在我的身后。

吴国太正细细打量着我,只见她微微皱起眉头,不知是不悦还是疑惑。

我看向乔国老,只见他依旧意味深长地打量着我们,看到我再次看向他,乔国老似乎也不好再沉默下去了。

“刘皇叔当真是赤胆英雄。”乔国老笑道:“仅带随从一人便敢走天下。”

我听了乔国老的话,不由暗暗有些吃惊,这是在提点我吗?这毫无疑问,是在提点我。看来此番吴侯定然是布下了天罗地网想要取我性命。

孙权听了乔国老的话,飞快地看了一眼乔国老,又急忙打量着我。片刻间,大厅内鸦雀无声。

我看了看赵云,只见他一手按剑,面无表情地站在那里。我不禁露出一丝笑容,自顾自端起桌上的酒杯,说道:“乔国老言重了,刘备不才,却也不是贪生怕死之辈。更何况堂堂吴侯,又岂会保护不了区区在下的周全。”

孙权闻言,笑道:“确是如此,刘皇叔在建业,断然无忧。”

众人面上的神情很是复杂,有的对视,有的暗笑,气氛开始变得尴尬。我断定孙权必定藏有甲士伏在一旁,只是若是孙权想要杀我,为何会在乔国老和吴国太面前动手?我有些想不通,老人家最喜清净,像吴国太这样好善之人尤其忌讳这血杀之事。乔国老更是个食色之徒,断然不像是会参与谋划这谋杀之局的人。方才的提点,就可以看出,乔国老并不想杀我。难道孙权并没有摆下鸿门宴?还是他们自己捅出了什么篓子?

“孙文台只会养儿子,不太会养女儿。他见我对养育女儿颇有心得,就让我帮助抚养。吴国太更是视之如掌上明珠,心头肉一般。”

我突然想起乔国老当日所言,心中有些明白是怎么一回事了。或许这提亲之事原本就是孙权的计谋,却不想,阴差阳错被吴国太知晓,吴国太认为这拿自己掌上明珠一般的女儿使美人计是一件根本不能容忍的事情,于是勃然大怒。想来我进门之前听到的争执之声,也就是吴国太和吴侯的争执之声。在吴国太和吴侯面前,大概也没有其他人敢放肆到争吵的地步。

“听闻刘皇叔如今已年过半百,不知是否属实?”吴国太小心翼翼地问道。

听了她的问话,我不由一笑,难道是我多心了?吴国太是因为吴侯要把妹妹嫁给年过半百的大哥,所以才发怒?我只有四十余岁,而且因道行高深,面相只有三十岁左右的年龄。想来吴国太会有此问,也是正常。

“五十有二。”我面不改色心不跳地答道。

“我的天。”吴国太惊叹道:“看不出啊。您怎么看都像是三十多岁的人。”

“我天生长寿。”我对吴国太笑道:“医圣华佗说我至少有一百四十岁的阳寿,因此,我的五十二岁,只相当于常人的三十余岁。”

“真的?”吴国太总算一扫先前的阴霾,露出笑容:“若果真如此,还真是令人羡慕。刘皇叔是否肯将这养生之道传授一二,让我也多上他十年阳寿?”

我笑道:“没有问题。其实这养生之道,便是修行之道。人之阳寿原本都有很长,少说也有一百七十余年。只是人多行折寿之事,故而短命。长寿之道,在于修心,修道。道行高深之人,自然命长。天之明德了然于心,则百疾自去,百忧不扰,那时莫说十年阳寿,就是多他五十年阳寿也未尝不可。”

吴国太微微点了点头,说道:“只是这修道说来容易,做起来却是万难,如何便能将天之明德了然于心?”

我细细想了想,说道:“这我却一言难尽。等到我的晚年,我一定将修道之法写作一本书目流传给子孙后代。到时若是国太要看,我一定亲手抄上一本,献给国太。”

吴国太笑道:“好是好的紧,只是按照刘皇叔的说法,您的晚年尚在六十年后,只怕那时我早就尘归尘,土归土了,如何等得?”

“其实这养生之法,不只我刘备一人懂得。国太身边,便有精研此道者。”我对吴国太说道。

“哦?”吴国太听了,下意识地看了一眼乔国老,问道:“何人?”

我笑道:“国太所料不错,正是乔公。”

此言一出,满座皆笑。就连孙权手下的武将都纷纷忍俊不禁地用手按住肚子,似乎是在强忍着失态的冲动。

孙权笑得前仰后合,吴国太更是笑得全身不住地发抖。就连乔国老都不好意思地挠了挠头。

“刘皇叔真非常人也。”吴国太笑着说道:“一眼便看出乔老头的斤两。难怪可以选贤任能,得到关羽,张飞之流的鼎力相助。”

我和赵云对视一眼,纷纷看出对方眼中的笑意。我这时才突然发现,盘中的肉是那样香。宴会的氛围从起先的尴尬变成现在的融洽。人人脸上面露喜色。

“好香的肉。”我不由自主地叹道。

乔国老一听我称赞盘中肉食,顿时来了精神:“此肉正是老夫精心研制的回锅肉。火候和配料都万分讲究。因食此肉者,莫不三顾肉锅,故而起名曰‘回锅肉’。此肉当配得上请皇叔这样的英雄品尝。”

“好!”我听罢大笑道:“‘回锅肉’?好名字!那我就恭敬不如从命了。”

我从盘中抓起一大块油汪汪的肉块,放入口中,但觉一股肉香充斥在口腔之中。

我将肉盘递给赵云,笑道:“来,子龙。我保证你从没吃过这么好吃的鹿肉。”

赵云见状迟疑了一下,我对赵云做出了个快吃吧,别犹豫的表情。赵云便不再迟疑,伸手抓起一块肥瘦适中的肉,吃了起来。

“怎么样!真乃是人间少有的美食。”我由衷地赞叹道。

返回首页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Copyright 2021宝石小说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