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宝石小说>历史军事>汉末曹魏真英雄> 4.不了了之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4.不了了之(1 / 1)

当孙坚斩杀华雄的时候,十三路诸侯已经开始了内讧,袁术见到孙坚打败了董卓,有人就开始说闲话了,毕竟在那个时候谁都想当皇帝,袁术也不例外。就像现在的企业一样,都喜欢当孙子的人。

鲰生就对本来不明白的袁术说道:“加入孙坚得到了洛阳,您便无法制衡他,这是除去了狼反而招来老虎啊!”袁术心里生了疑窦,不运军粮给孙坚。

孙坚便连夜赶回鲁阳,言辞切责袁术,袁术惭愧,立即调发军粮,孙坚也回到了阳人城。

董卓也知道孙坚如此的厉害,派遣李傕游说孙坚和亲,更称可以令其子弟们担任刺史郡守,但孙坚大骂董卓,一口拒绝。立刻进军大谷城,董卓亲自率军对于孙坚在先帝陵墓前发生战斗,董卓败走,移屯渑池,另在山西募集兵队。

孙坚的军队进入洛阳宣阳城门,击退吕布。孙坚扫除宗庙,祭祀天地,分并处函谷关,到新安、渑池防御董卓军队,董卓对长史刘艾说:“关东军中只有孙坚是值得注意的,各路人马时刻留意他的一举一动。”

董越被董卓派去屯兵渑池,段煨屯兵华阴,牛福屯兵安邑,其他将领留守各县。对制衡山东,自己则出发向长安。而孙坚修塞各陵后,率军回鲁阳城。

洛阳因为破坏严重,只成为董卓与关东军对阵的屯兵之地而已。虽然孙坚攻进了洛阳,但是联军中各大英雄已经结下了仇怨,一起对抗董卓的良好气氛已经不复存在了,转化而来的,是为了开拓自己的领土。

董卓讨伐战在190年开始,到191年结束,历时一年,最终没有取得大的战果,原因其实很好总结:

1.董卓势力虽远不如十三路诸侯,但是掌握着“日本天皇”一样的精神领袖——刘协。所以那时候的圣旨还是管一点用的,如果谁此时公然称帝,那么死亡的人将会是称帝的那个人。

2.十三路诸侯的盟主是一个比较没头脑的人,毕竟像这种“官二代”在太平盛世的时候都作威作福,东汉乱世之中,官四代的袁绍更加的没头脑。所以盟主应该是曹操,不应该是袁绍。

3.吕布是武力最高强的一个,也可以说是那个时候的勇将,世人总把吕布放在第一位,也是有道理的。

4.十三路诸侯内部有着千丝万缕的矛盾,我曾经就说过,十三路诸侯就是十三个手指,你用手指戳人,哪有不失败的呢。

十三路反王已经分裂了,朝政重新交给了董太师。但在这之前突发事件让朝廷内部有了转机,刘虞的儿子刘和当时在长安皇帝身边担任侍中,刘协想凭借关东军的力量回到洛阳,用来摆脱董卓的控制,就派刘和潜出武关求救。但是关东军的内斗实在是太严重了,没有意向西讨董卓。

孙坚在攻陷洛阳的时候捡到了一枚传国玉玺,最终在袁术劫走其妻子吴夫人的毒计之下被迫交出,成为袁术后来称帝的依据。

初平二年(191年)四月(旧历,也就是农历),孙坚在袁术命令下征伐刘表所在的荆州,刘表部将黄祖败走,逃到岘山之中,孙坚追击的时候,草丛里面的伏兵在竹林间发射出了冷箭,孙坚中箭,脑浆逆流而亡,年仅三十七岁。

当孙坚死后,孙策本应承袭父亲乌程侯的爵位,但是孙策却让给了自己的四弟孙匡。

看来朝廷外部的力量是永远没有指望了,所以朝廷内部采取了“自力更生”的政策,暗自集结了反对董卓的力量,这一支力量的头领就是司徒王允。

在这里我们还原一下真正的“连环计”(也叫美人计),实际上貂蝉确有其人,但是是这个“刁”字。

首先正史上董卓和吕布确实是一对义父子,但是刁蝉是董卓的小妾,和王允没有关系。

下面的事情就有点难以启齿了。董卓这个人属于火爆脾气(私以为这是一个白羊座,一点就着),一次吕布和刁蝉两个人**的时候,无意间被董卓发现,董卓随手抄起戟,掷了过去。至于是不是在凤仪亭扔的,这个说不准,我不是袁腾飞,不能杜撰历史。

事后,吕布因为这件事情想董卓赔了罪,这件事情就不了了之了。可是董卓不记得,吕布还记着呢。

吕布这个摩羯座男士特点就是记忆力很好,智商是一等一的,没事认个干爹,那是常有的事情(黄秋生老师别见怪)。

王允为了完成除贼大业,团结了原来被贬官了的司隶校尉黄琬、仆射士孙瑞,决定诛杀董卓。但是一批文官什么时候才能杀掉身为武将的董卓呢?

所以王允找到了吕布,用话语激起了吕布对那件事情的愤恨,并且告诉他:“你姓吕,贼姓董,如何为父子?董卓现在已经是人人得而诛之的国贼,难道你还要认他为父亲么?他向你掷刀戟的时候,何尝把你当儿子看呢?”

所以192年5月22日,董卓上朝之时,吕布事先安排同郡骑都尉李肃等人带领十几名亲兵,换上卫士的装束隐蔽在宫殿侧门的两边。董卓刚到侧门,便遭到了李肃等人的突袭。

董卓大骇,慌忙向吕布呼救,吕布正襟危坐,说道:“我们是受诏书讨杀乱臣谋逆的贼子的,你死有余辜!”

绝望中的董卓虽然奋力反抗,但是无济于事,当场被杀,株连三族。

董卓一死,百姓因为朝敌的死亡而争相庆贺,董卓这个乱臣贼子,死了之后也不得安生。本来在西凉军队里面吃的就多的董卓,这两年在朝廷里面过得非常滋润,所以生的膘肥体壮,肚子就大了起来,有些看守董卓尸体的官吏把点燃的捻子插入董卓的肚脐之中,点起天灯,因为董卓比较肥胖,所以“光明达曦,如是积日”。董卓死后,余部有李傕率领。

董卓之所以得天下,是因为他的军队好勇斗狠,而且有吕布这样的勇将护卫,那时候的汉朝已经十分的残破,宦官势力已经土崩瓦解,但是原来有汉世祖刘秀开创的中兴基业已经完全被打向了地狱。

董卓死了,掌权的就是除掉董卓的王允,而在此时,吕布已经娶了刁蝉,本来是很好的前景,可是却因为王允的心胸狭窄,慢慢的形势变得微妙了。

王允在除掉董卓之后担任的是录尚书事,这就相当于代理丞相的职务,而作为直接杀死董卓的吕布,则被晋封为奋威将军,两个人是共同主持朝政。

王允此人骄傲自大、心胸狭隘,所以没有能维持关中土地上的大局,不到一个月,也就是192年6月1日,李傕击败吕布,占领长安,杀死了王允,控制东汉政权。

李傕升为车骑将军、开府、领司隶校尉、假节、池阳侯,随后李傕又给自己加封大司马,自己的好基友郭汜被封为后将军、美阳侯,樊稠为右将军、万年侯,张济被封为镇东将军、平阳侯,外出屯驻在弘农。

兴平元年(194年),三辅大旱,谷物价格飞涨,一斛谷值钱五十万,长安城中甚至发生了人吃人的惨剧。刘协命令侍御史侯汶出太仓米豆煮粥救济百姓,,但是因为粮食不够仍然有很多人饿死。

刘协怀疑侯汶没有如实用全部粮食赈济灾民,而是趁机侵占公粮,于是派人取米、豆各五斤在自己面前熬成粥,最后可以煮出两盆,这就证实侯汶在作弊,于是责打侯汶五十廷杖。之后,刘协最终解决了城内饥荒问题。

从这件事情上面,可以看出刘协并不是一个无能的君主,相反他有自己的能力,董卓如果不是被刺杀,侥幸活到了建安中期,那么恐怕刘协在他死后就要大展身手了。

这件事情发生在194年,这一年刘协仅仅十三岁。也是在同一年,李傕郭汜这个集团出现了内讧,行将瓦解。

兴平二年(195年),李傕郭汜两个集团内讧最终公开化,在长安城里面各自佣兵相攻。刘协派尚书和侍中从中调停以使两个人达到和解,两个人看到是一个小皇帝发来的表文,更加的不予理睬。

为了增加政治上的主动,郭汜阴谋(暗中谋划)将刘协劫持进自己的军营,但是让郭汜没有想到的,没有等郭汜下手,消息已经走漏出去,李傕提前把刘协、皇后、宫人和大臣们全部劫走,李傕和郭汜两将军互相攻击几个月之后,长安城已经成为了一片废墟。

不多久,汉献帝在原来的李傕郭汜部将杨奉、牛辅部曲董承的保卫下,摆脱了李、郭二位将军的控制,逃亡弘农,由此辗转东行,在次年(建安元年,196年)到达了根据地洛阳。

此时的洛阳已经成为了一片废墟,原因就在于董卓放的那场大火,汉献帝到达了洛阳,生活窘困,但是在洛阳却受到了一个人的待见。

这个人是谁?他就是东汉最后一个外戚家族——曹氏的大当家曹操。

第一卷完结。

请看第二卷:《魏武挥鞭》

;

返回首页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Copyright 2021宝石小说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