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方十省掉失的消息还是传到了北京,但这一天已经是六月十九了(8月4日)了。
但这消息传到北京走的并不是清廷官方渠道,而是洋人的消息渠道。在一开始,白泽就采取了严格封锁消息的措施,为的就是尽量的滞后消息的传播。连通南北的仅有的电报线是天津-江北-镇江-上海线,所以行动开始后白泽就第一时间把这条唯一的电报线给切断了。
切断电报线让洋人很是不满,但白泽连自己的消息都封锁了,面对洋人的抗议,各省负责人以“权限不足”为由直接把洋人顶了回去,当询问最高负责人时,则以“军事保密”为由拒绝透露,所以搞得外界对南方短毛的头头是谁都没有搞清楚。
所以直到有上海的外国商人行海路到了天津,然后消息才传到北京。
传到北京的消息刚开始只是苏南、皖南、湖北有事,朝中大臣以为是谣言或是捻军余孽生事,所以并没有太在意。但不久新的消息传来说南方十省都被占领了,如此荒唐的消息朝野上下当然不相信。你们在开玩笑么?你当朝廷的各省的军事力量是吃干饭的。南方十省那是什么地方?清廷的精华所在。不说别的,单单是驻防将军有多少你知道么?江宁、杭州、福州、广州、荆州、成都,足足六位驻防将军,另外还有六位总督。练军、防军、驻防八旗虽然战斗力不咋的,但加起来的数量可不少,蚁多咬死象!
不过光绪怎么的还是个有点上进心的皇帝,遂下道圣旨,责令湖广总督张之洞、两江总督曾国荃上折奏情——可怜的光绪帝,他还不知道自己手底下的八大总督已经报销了六个,现在只剩下直隶总督和陕甘总督了。
与镇江一江之隔的扬州,在事发当天夜里能明显的听到对岸的枪炮声。天一亮,扬州知府就派人过江打探原委,但探子都被驻防镇江的52旅关押,直到六月十八(8月3日)才有探子回报说江南有反贼起兵,已经夺了江南十省了。惊慌的扬州知府立马是上折奏情。
到了六月廿二(8月7日),扬州知府的奏折抵达紫禁城,而这一奏折因为种种巧合并没有呈到慈禧那里,反而是到了光绪那。
光绪在接到奏折后第一时间就在西苑召集重臣商议对策。光绪是没办法不紧张啊,丢失了江浙、湖广,朝廷的钱粮就没了大半了。而光绪虽然亲政将近四年,但慈禧归政满打满算都没足两年,作为一个年轻的皇帝,光绪总要施展一下自己的政治抱负的。
不一会,召集的大臣到达西苑:文华殿大学士直隶总督李鸿章、醇亲王奕譞、庆郡王奕劻、军机处领班大臣礼亲王世铎、军机大臣额勒和布、张之万、许庚身、孙毓汶等。
待众大臣看过奏折后,光绪问道:“众位爱卿有何想法?”
光绪话音刚落,孙毓汶就拱手说道:“皇上,兹事体大,臣认为应马上告知皇太后,请皇太后定夺。”
光绪一听,心中顿时大怒。
光绪十三年(1887年)正月,光绪始亲政。但在此之前,慈禧先是以中法战争失利为由把恭亲王奕訢罢黜,将光绪老子醇亲王奕譞扶上来。奕譞是心领神会的在慈禧颁布让光绪帝亲政的“懿旨”五天后,就上奏恳请慈禧太后“训政”,并表示“必须永照现在规制,一切事件,先请懿旨,再于皇帝前奏闻”。慈禧顺水推舟,表示接受奕譞的训政请求,实质上与垂帘听政并没有什么区别。
这与其说是光绪帝亲政的开始,倒不如说是慈禧通过训政的方式为其日后归政于光绪而铺平了一条能够长期对皇帝加以控制的通道。为了归政后更有效地控制光绪,慈禧把自己的内侄女都统桂祥女叶赫那拉氏许配给光绪做皇后,即后来的隆裕太后。
即使是归政后慈禧从内宫搬到了颐和园,但光绪仍未摆脱慈禧太后的控制,遇到大事要向慈禧太后请示,没有多少决定权,就连自己读书的书房都被慈禧由毓庆宫改在颐和园附近的西苑。光绪身边的大臣多是对慈禧效忠之人,以至于光绪所面对的几乎尽是慈禧听政与训政时期的重臣。就比如回话的孙毓汶就深得慈禧信任,且与李莲英结兰谱,得以侦探内宫消息,视光绪如虚器。
光绪怒归怒,却不敢表露出来,转而问道:“你们呢?”
“臣等附议。”
见此光绪知道众大臣是不会对自己说些什么的,只得把无边的怒火压下去,移驾颐和园觐见慈禧。
“近日,江南各地可有奏折呈上?”慈禧看了扬州知府的奏折后问道。
作为领班军机大臣的世铎闻言即回答道:“回皇太后,近日并未收到南方各地之奏折。奴才认为,若扬州知府所言不差,南方各地之总督、将军、巡抚、提督要么是要到被堵,无法上折;要么是出现了什么意外。”
慈禧听后大怒,把奏章一扔喝道:“各地官员都是饭桶么?张之洞、曾国荃、李翰章、刚毅是不是老得干不动了?一夜之间就丢了半壁江山,如何对得起列祖列宗!还有你们,你们是怎么办事的,一群饭桶!”
群臣立马是跪倒在地,齐声说道:“皇太后息怒,臣(奴才)有罪。”
慈禧想不生气都不行啊。想想南方十省有多少大员?正一品的驻防将军6人、从一品的副都统9人、正二品的总督6人、从二品的巡抚10人、从二品的布政使13人……加上什么副将、府尹、按察使、参将、指挥使、游击、参领、协领、宣慰使、指挥同知等等,从三品以上的就不知几人,若再算上什么府丞啊、守巡道员啊、佐领啊、都司啊、知府啊、宣抚使啊…人数更是不知几何。
而被慈禧点名的几位:湖广总督张之洞是张之万的弟弟、两江总督曾国荃是曾国藩的弟弟、两广总督李翰章是李鸿章的哥哥、而江苏巡抚刚毅则是出自满族镶黄旗,都不是什么简单人物。
待慈禧火气泄得差不多了,光绪才说:“皇爸爸,现在最重要的是如何消灭这群反贼。”
慈禧撇了一眼光绪,说:“那反贼到底是何方人士?领头者是何人?为何会悄无声息的突然冒出来?又是如何在一夜之间能夺我十省?”
众人一时面面相觑,他们也是在今天才得知这个消息,哪里知道反贼是何方神圣。可大领导询问又不能不答,就算不知道也不能明说啊。
一阵沉默后才能平平的庆郡王奕劻说:“皇太后恕罪,现在并未有详细情报传来,奴才亦不清朝反贼身份。”
“那依你等之见,眼下该当如何啊?”
醇亲王奕譞首先说道:“奴才认为应该即刻发兵南下,同时让北洋水师南下支援,早日把反贼一网打尽,绝不能再现长毛之祸。”
对于奕譞来说,皇帝是他儿子,抢光绪的地盘就是抢他的,绝对得杠上。
李鸿章出首说道:“回皇太后,臣认为一是派人南下确定消息是否属实,并探听各地官员之现况;二则命令北方各军整顿军务,筹备军饷、粮草、弹药,一旦情况属实即派兵南下,将反贼扑灭,绝不容其扩大。”
李鸿章这是要先搞清楚自己老哥是死是活再说的节奏。
慈禧点点头,再问其他人都支持李鸿章的主张,遂问道:“现在有哪支驻军能动的?”
那边世铎则回答道:“山东之嵩武军、山海关之榆防练军及芦台淮练诸军、山陕之甘军、旅顺之毅军、京城之驻防八旗,此等皆可调动。”
慈禧知道八旗兵是些什么货色,说:“京城八旗就算了,他们还要拱卫京畿呢,让其他的驻军准备吧。”转又对奕劻说:“庆郡王,你去拜会各国公使,探听清楚洋人态度。”
“喳。”
众人出了颐和园后各自散去。
不得不说,欧阳锋还是有两把刷子的。慈禧召见了群臣后的第二天,白泽就收到了详细情报(白泽这边通讯使用的是无线电,不受线路限制)——好吧,主要的还是清廷自己就不注意保密的缘故,基本上是政令未出宫门就已传遍京城。
知道清廷的应对后白泽就把心放了下来。白泽怕的就是清军收到消息后就马上整军南下,这样一来白泽的准备就显得不足。可现在清廷打算探清楚己方的情报才决定下一步的动作,这样留给白泽的时间就多出很多了。让欧阳锋再努力点拖上一拖,到时别说是兵工厂改造完成,可能连炮台都能修好也说不定。
白泽越想越觉得有可能,于是找来欧阳锋,吩咐他想办法把清廷的探子全都揪出来,然后再在想想办法,拖一拖他们后勤的后腿。让清军南下的时间能延多久就延多久。同时白泽还命令各兵工厂、炮台加快进度,人手不足就把俘虏拉上去。
同时,白泽命令各师,无论是前线还是后方的全都开始招兵,新兵将与那些留下的降卒一起训练。白泽打算把军队扩充到40万人,反正白泽准备了100万人的装备,不怕。而一旦20万新兵训练完成,南方的安全系数将成倍增加。
——好吧,写这样的古人对白的章节真的很为难作者君,不但要揣摩古人的性格、能力,顾及到他们的级别身份,还要考虑到他们之间的关系,真的很难写。
Copyright 2021宝石小说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