薛福成,字叔耘,号庸庵,江苏无锡人。薛福成原是湖南按察使,光绪十五年(1889)5月,清廷出使英国、法国、意大利、比利时四国的公使刘瑞芬三年任满,朝廷对薛福成赏二品顶戴,以三品京堂候补的身份担任出使英、法、意、比四国大臣。
二品顶戴、三品京堂看着很风光,但那是在国内,对于出使西方的官员来说,这点好处完全抵不上要承担的风险。看看之前出使国外的官员,能有个美好结局的可没有几人。光绪元年出使英国的郭嵩焘就遭到了国内顽固势力的攻击和诽谤,说他“未能事人,焉能事鬼”,最后落得了一个罢官回乡、抑郁而终的结局。出使法国的曾纪泽主持与俄国的修约谈判,收回了伊犁,但最后同样免职回国。薛福成深知外交工作对国家民族的重要性,因此明知危途却绝不畏惧不前,但从本心来说,薛福成还是对自己的仕途感到担忧。
薛福成于光绪十六年正月十一(1890年1月31日)登船前往欧洲,于光绪十六年二月十六日(1890年3月6日)到达法国马赛港,正式踏上欧洲大陆。登陆后的薛福成先后奔波于法、英、比、意诸国,向所在国的元首递交国书,拜会外交部和各国公使,最后长驻英国伦敦。
本来一切都按部就班的进行着,但到了去年(1890年)年底,从国内传来消息,一群不知道从哪里冒出来的短毛起兵造了反,长江以南的地方悉数被侵占——薛福成的老家无锡当然也是不能幸免的了。朝廷派了十万大军前往平叛,结果却是朝廷吃了大败仗,十万大军是十亭去了八亭,不过幸好不久朝廷大军“打退”了短毛的北进大军,现在双方就在长江边上相持着。
1891年3月下旬的某一天,薛福成在使馆里和参赞许珏、二等参赞黄遵宪讨论着国内的匪情时,薛福成的得意门生钱恂进来禀报说使馆外有个姓百里的人前来拜访,说是薛福成的旧友。
薛福成很奇怪,因为他认识的人中没有一个姓百里的,甚至连复姓的人都没有,但来人却指名道姓的说是来拜访薛福成的。尽管充满疑问,薛福成还是让钱恂将人领进来。很快,钱恂就带着一个三十来岁的男子进来。来人并没有穿中国人常穿的长袍、棉袄,而是西装、皮鞋的装束,那西装与洋人的西装也不一样,要比洋人的西装更为大气,而最吸引薛福成注意力的是他的头发,他并没有像薛福成那样的光亮大额头,而是直接的留着短发。见此,薛福成心中升起一丝不妥的感觉。
果然,来人一开口就印证了薛福成的猜想:“中国南方政府外交司驻英国办事处主任百里春,见过薛福成公使。”
自年前与英、法、德、美四国签订了商业协议,白泽以加强商务往来为由提出在四国开设办事处,相互扯皮了半个月后,南方政府将协议年限从3年提到5年后,英国人最终还是同意了——本来英国人还想把每年贸易金额往上提一提,但南方政府是死活不同意,宁愿不开办事处也不愿提高每年的金额,英国人只好同意。在年后外交司就向四国派出了外交人员前往各国把办事处开起来,而百里春就是派到英国的负责人。
薛福成还没有说话,旁边的许珏就喝骂道:“区区一反贼,有何资格成为外交使节?又有何资格前来拜访薛大人?”
百里春像是在确认一般看了看许珏,然后说:“这位是许珏许参赞吧。南方政府与英国政府商定,允许南方政府在英国开设办事处,而我的职务由南方政府外交司提名、理事长批准,所以我来拜访薛公使完全合法合理。而且,许参赞,如果是在国内你说这样的话完全没有问题,但在这里,以你的身份再说这样的话就不合适了。”
百里春回答完许珏后,又转向薛福成说:“薛公使,虽然我们理念不同,也分为两个不同的政府,但我们始终在同一个国家框架之内,我们也从始至终承认我们是中国的一部分。同样作为中国的外交人员,为国谋利是我们的一致目标。”百里春停了一停,接着说:“薛公使可知道英国人为何同意我们开设办事处?”
“谁知道你们使了什么见不得人的诡计!”许珏在一旁喃喃说道。
百里春笑了笑,说道:“的确使了点计策,不过并没有什么见不得人的。南方政府和英、法两国签订了商业协议,在未来5年内每年都会分别从两国进口300万英镑的商品,而德、美两国也分别获得每年200万英镑的商业协议,就这样我们换来了在四国的开设办事处的权利。怎么样,薛公使听了是不是感慨万千呢?”
薛福成四人听了是面面相觑,同时也感慨短毛的大手笔,四国加起来每年得1000万英镑,折合白银那大约得6000万两库平银,朝廷可没有这么土豪啊!
“这么说来,你是来取代我们的咯?”薛福成说出了百里春进来后的第一句话。
“不是!”百里春斩钉截铁的说道,“现在各国承认的中国合法的中央政府还是北方的清廷政府,所以你们目前还是正统的中国驻外公使。即使将来我们打败了清廷政府,那也不是取代你们,而是接纳,是融合,因为你和我都是中国的外交官!”
薛福成四人对百里春所说的话有一份认同,又有一份怀疑。
黄遵宪在旁边说道:“今天你登门来访,想必不会仅仅是为了打个招呼而已吧,你今天来到底是所为何事?”
“这位想必是黄遵宪参赞咯。”百里春看着黄遵宪说道,“今天我来除了是道声招呼外,还带来我们理事长的一句话。我们理事长说:一个贫弱的中国才符合英国的利益,插手西藏事务有利于英国对印度的殖民统治,所以希望薛公使能多点傲骨,对英国人的非分要求坚决予以回绝,如果北方清廷政府强压下来,那薛公使可以告诉英国人,你代表的是南方政府。”
百里春说完白泽交代的话,又说:“薛公使,我们理事长还让我告诉你,清廷政府怕英国人,我们南方政府可不怕,大不了就是打一仗而已,南方不怕死的人可不少。所以薛公使你完全可以大胆的对英国人说不,天塌下来自有高个的帮你扛着。”
待薛福成把这些话消化得差不多了,百里春才接着说:“我们理事长还给许景澄公使(驻俄、德、奥、荷四国公使)带了一句话,不过许公使远在圣彼得堡,而我们暂时也没有人员派往那边,所以希望薛公使能把我们理事长的话给许公使带去。我们理事长对许公使说:沙俄自成立的那天开始就在不断的向外扩张,所以老毛子对中国的领土是绝对不会死心的,所以希望许公使能对老毛子的无理要求坚决说不,有什么事情都不必怕,我们南方政府给你撑腰。”
百里春走后,薛福成问道:“这事你们怎么看?”
“说得很好,但真假难辨,而且西洋人是那么容易对付的么?朝廷这些年来在洋人身上吃的亏可不少啊!”许珏首先发表自己的意见,“不过,如果是以中国人的身份,我要称赞他们,可是作为朝廷官员,我厌恶他们。”
黄遵宪接着说:“不管怎么样,他们在维护国家利益上和我们是一致的,这点可以确认。也许将来我们还真的可能有相互依赖的时候。”
薛福成想了想,说:“算了,先不说这个。公度(黄遵宪的字),你拟份电报,将今天之事给许公(许景澄的尊称)发去,嗯…把百里春带来的话也一并发过去吧,随便问问许公的意思。”
薛福成交代完后又说:“你们先出去吧,我想一个人静静。”
黄遵宪、许珏、钱恂三人听后齐声告辞离去,房内就之剩下薛福成一个人。
而在百里春拜访薛福成的前几天,同样有来自南方政府外交司的人拜访了清廷政府驻日本公使李经方。不过派到日本的万俟子文并不是像百里春那样是有官方身份的,毕竟年前南方政府因为间谍的事情和日本起了间隙,所以万俟子文只能冒充成回国的日本人混进来。
现年36岁的李经方,原是李鸿章的六弟李昭庆的儿子,后来过继给李鸿章为长子,李鸿章把他领上了外交之路,可惜并没有给他展现才华的机会。在后世李经方在1890—1892年担任驻日公使,对日本上下的情况了如指掌,如何与日方周旋也有自己的想法,但最终却只有画押“割台”的份。
作为清廷驻日本公使、同时还是李鸿章长子的李经方可没有薛福成那么好说话,万俟子文才刚自报家门就被李经方下令抓了起来。但不得不说,搞外交的没几个是胆小的——万俟子文看到被抓,立马如星爷那样仰天大笑,直把李经方笑得勃然大怒,连连喝问他笑什么。
万俟子文笑完后,说:“李经方公使,你要把我抓起来我一点都不奇怪,甚至在我还未出发前我就已经猜到了这个结果,谁让我们现在还算是敌对的双方呢。但你不奇怪为什么我明知道是必死之局却仍然动身前来吗?”
李经方压下怒火,说:“有话快讲,有屁快放,若你说不出个子丑寅卯来,我让你后悔走此一趟。”
万俟子文先是直直的看着李经方,见他没什么变化后才点点头,说:“李公使,你作为清廷驻日本公使,想必你也知道日本作为一个岛国,国内本身就资源匮乏、市场狭小,自1888年起日本产业革-命出现高-潮,现在已经快到急需对外商品输出和资本输出的时候了。
“那么你知不知道,在1887年日本就制定了所谓‘清国征讨策略’,并逐渐演化为以侵略中国为中心的‘大陆政策’:第一步攻占台湾、第二步吞并朝鲜、第三步进军满蒙、第四步灭亡中国、第五步征服亚洲,称霸世界?
“那么你知不知道,日本在1885年就开始了十年扩军计划,而且进展神速,最多明年就会提前完成,届时日本将建立一支包括6个野战师团和1个近卫师团,拥有63000名常备兵和23万预备兵的陆军部队?
“那么你知不知道从去年开始,日本就将国家财政收入的60%用来发展海军、陆军,现在已经有数艘先进的战舰正在英国的造船厂中建造?
“那么你知不知道,从十几年前开始,日本就出动乐善堂、玄洋社等间谍组织和人员潜入中国,加紧对中国各方面的情报搜集和渗透?
“那么你知不知道,一旦中日两国开战且清廷战败,被拉出来背黑锅的人会是谁?”
万俟子文一连5个“知不知道”下来,李经方完全是惊呆了。李经方对前面的那5个问题还不知道是不是真实的,但他知道,如果后面的那一个真的成为现实,那被拉出来顶包背黑锅的十有八-九会是自己的老爹:补锅匠——李鸿章同学。
而前面的那几个,虽然没有确凿的证据来证明其真实性,但从一些公开的情报就能大致的推断出事实。比如这一两年日本的民生建设情况如何、财政支出集中在哪些方面,这些都是能随时收集到的、公开的情报,至于日本人在朝鲜的小动作那更不是什么新鲜事。
李经方完全顾不上万俟子文了,直接叫人把他给轰了出去。随后李经方就安排人员搜集所有能搜集到的情报,综合了所有情报后,一股脑的发给李鸿章。
白泽收到万俟子文传回的消息后就将这事放到了一边。白泽料定中日间的“甲午之战”必定会反生,除非白泽现在开挂先下手为强把日本给灭了,但目前来说白泽还没有这样的计划。而白泽派万俟子文到日本去只是想给清廷政府提个醒而已,免得到时清廷政府被日本人打得太惨、太难看,现在目的已经达到,至于效果如何只能拭目以待。
;
Copyright 2021宝石小说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