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91年9月1日,星期二。
“三哥,你也是送孩子来报名的吗?我也是。你看以后是不是可以让两个孩子一起来学堂,这样也安全些,你说呢……”
“原来是邱员外,想不到竟在这能碰到您,多日未见,近来可好啊!您这是送令媛来学堂……”
“爹,我不想去学堂,我要回家,我不要去学堂……”
“李大哥,听说到这新学堂读书的小娃娃们,每天都有一份早餐,是不是真的?如果是真的,那你家岂不是能省一大笔饭钱……”
今天是南方学校的第一个学期开学的日子。长沙城南第一小学从早上开始就一直都车水马龙的,好不热闹。家中有适龄儿童的家长忙着给自己的孩子报名,没有适龄儿童的家长则很自觉的成为了路人围观党。
其实,长沙城南第一小学并没有完全的修建好。目前的长沙城南第一小学仅仅是修好了教学楼,即使是教学楼也都没有装修完,走廊、楼梯、外墙都是毛坯房的模样。除了教学楼,其他的像运动场、图书馆、厨房都还没见影呢。其实不仅仅是长沙城南第一小学,其他地方的学校基本上也是这个样子,区别只是进度快与慢而已。
得益于生化人培养中心这个Bug一样的黑科技,白泽能在短时间内培养出大量的高素质人才。从这些人才中匀一部分给教育业,就足以承担起教育业的师资要求,所以在白泽的计划中,南方政府执行的是面向全社会的十二年义务教育。
不过目前南方政府的小学教育还只能普及的县一级,镇一级的有少量普及到了,而村一级的则是完全没有。究其原因就是,现在的校舍还没能普及建设到镇一级,只有少部分的镇建有新式学校。
现在的中国,绝大部分的人都是文盲,即使是南方政府的扫盲工作一直都在进行着,可一期扫盲教学接纳不了太多的人。根据先前人口普查得到的数据显示,现在南方政府管辖下,6—12岁的小学教育适龄儿童数量达到了3000万。目前南方政府所建设起来的校舍,不足以接纳这3000万人同时入学。而且,南方实行的小班教育,也就是说每个班的学生人数是严格控制的,一般都是20—30个人这样子,如果太多人同时入学,那人数就要严重超标了,这样会严重影响教学质量的。
所以,白泽就和理事会的人想了好久,才决定分年龄入学。
所谓的分年龄入学,就是今年接收入学的是9—10岁的儿童,明年则接收8—9岁的儿童入学,后年是7—8岁的儿童,第四年是6—7岁的儿童,到了第五年,接收的就全都是6岁的适龄儿童了。这个法子虽然并不公平、完美,但这却能保证现在10岁以下的儿童都能接受到完整的、系统的教育。同时这样做还有一个好处,就是9—10岁的孩子比6—7岁的要成熟一点,这样就不至于把小学变成了托儿所,等到第四年接收的都是6—7岁的孩子的时候,经过了前三届的榜样作用,无论是孩子还是家长都已经有了一些心理准备,这样才能让以后新入学的一年级小屁孩不会整天就知道哭、找爸妈。
这不是什么值得好笑的事情,因为这样的事情白泽亲身见证过。当时还是白泽在读大学的时候,一次回到初中母校的时候,就看到有个初一的小鬼拿着铺盖,在学校门口哭着喊着要回家。至于他是被同学欺负了,还是说真的想家了,这白泽就不清楚了。
10岁以下的儿童有了安排,那11岁以上的少年少女怎么办?6岁入学,小学毕业了也不过是12岁,现在已经11岁的孩子去读小学一年级,那等他小学毕业的时候都17岁了,等他读完12年义务教育,年纪也23了。这样的情况下,他们的心理能不能承受得了呢?这是一个值得也必须要慎重考虑的问题。
可是要真的就这么对他们不管不理,好像对它们也不怎么公平。
为此,白泽开动了头脑风暴,想出了一个不是办法的办法:开设一个为期一年速成班,把11—15岁的孩子全都扔进去。
这个速成班并不遵循正规的教学步骤,而是以一种填鸭式教学加强版的方式,把正常应该要几年才能学完的知识,在一年甚至更短的时间内教完。基本上是正常一个学年的内容在一个月内学完,月底了就进行考试,考试通过了就进入到下一阶段的学习。比如第一个月学的是小学一年级的知识,到了月底考试,通过了的人,下个月就分出去学习小学二年级的知识,没通过的就留下来继续读一年级直到通过为止。
如此一直进行下去,直到把他们都分开为止。如果有人升级到了与他年龄相符的年级,那他就会离开速成班,回到学校去接受正常状态的教育。待一年期结束,速成班中的学生也要回归到正常学校继续接受教育,他们在速成班升到了几年级,就相应的进入几年级继续学习。但也并不是所有人都能如此,像那些一年过后还是在低年级打混的人,就算让他们继续读下去也没多大意义——这是典型的“给了你机会,你却没有好好珍惜”的样板。
今天,家长们如此积极的送孩子来报名,除了其本身对接受教育的渴望外,还有就是南方政府的通知与警告。
白泽前世在网络上看到过这样的新闻:因为家里穷,所以家长不愿意送孩子去读书,除了没钱交学杂费外,还有就是孩子去读书了家里就少了一个劳动力。
基于此的考虑,白泽遂决定通过行政手段迫使那些有类似想法的家长放弃他们可笑的念头。刚进入8月份的时候,南方政府就通过人口普查资料,把有9—10岁儿童的家庭都找了出来,然后派人一家一家的找上门去,亲手给家长发口头通知书与书面通知书,要求他们必须在9月1日—2日,即农历七月廿八、廿九这两天,带自己的孩子到指定的学校去报名,如果不去,那就等着去蹲大牢吧。
这个通知书不仅是针对普通家庭,对那些富裕人家同样也是如此。
“理事长,你这通知书一下,那些私塾的夫子、西席可就要恨死你了。”看着人声鼎沸的长沙城南第一小学校门口,西门琳打趣着白泽说。
南方政府成立后,南方原来的义学就停了,在义学中求学的寒门子弟也就被辍学了。不过那些富裕人家的孩子还是能到私塾,或是请西席回家来继续他们的学业。因此,那些夫子、西席还是能有份薪水,生活过得去,还甚受别人尊重,很是惬意。
可惜现在南方政府的通知书一下,无论是谁的孩子都要送到公立学校去读书,他们的饭碗可就丢了个精光。
白泽无所谓的笑了笑,说:“恨就恨呗,反正我又不会少了几斤肉。新式教育是大势所趋,他们这些只会读四书五经的老先生已经落伍了。而且他们也可以到学校去应聘教师的嘛,他们不去,只能说明是他们自己放不下身段。”
南方的小学课程有5门:语文、数学、体育、书法、道德修养。那些老夫子的话,语文、数学、体育这三门就不用想了,但是书法、道德修养这两门还是可以应付的。书法就不说什么了,而道德修养则是为了培养学生的优良品德,而儒家不就是最讲修身养性的么,可让他们来教导,这没问题的。在白泽看来,《三字经》、《弟子规》都是很好的道德启蒙教材,孝、悌、忠、信、礼、义、廉、耻,可以说是儒家德育内容的全部精髓。
近代资本主义的高速发展,其主要原因正是他们的平民教育和职业教育精神。这些培养了资本主义生产发展所需要的国民,支撑了资本主义生产的高速发展。也正是这样的国民土壤,才促使近代西方大国拥有经济振兴、社会进步的人才优势,从而在人类文明演绎的历史中抢占了近代历次技术革新和生产方式变革的先机。
当中国在经历清朝前期的短暂繁荣以后,东方大国走上了闭关锁国的道路。教育作为涵养人才的重要途径失去了改革创新的活力,东方传统大国逐渐被西方所抛弃。也正是这个时期,西方列强积聚了强大的教育实力,储备了因教育而练就的国民队伍,走上了攫取东方资源的殖民之路。
各据特色的人才优势是近代西方不同大国、强国崛起的基础保障。
17世纪到18世纪中期,德国长期处于封建割据状态,300多个封建邦国各据一方,没有形成大统一的局面,在政治上和经济上比英国、法国都要落后。在1763年,普鲁士王国的腓特烈二世制定了乡村学校规程,作出了实行普通义务教育的规定。到了1794年,腓特烈?威廉二世以法令形式颁布,全部普鲁士大、中、小学由国家举办,德国成为世界上最早提出实行义务教育的国家。
到了19世纪,德国还没有完全统一,尚处于四分五裂的状态,并且法兰西还占领着德国大片领土。普鲁士的国王威廉三世在诏书中写道:“联谨誓以最大热诚,特别注意我国公共教育。国家所有从物质力量失去的,我们必须从精神力量补回来。”最后的事实证明,由于德国较早地抓教育,不仅完成了国家的统一,还崛起成为一个大国,说明了国家强大也是来源于教育理念的更为先进,教育方法的更为科学、合理。
生化人培养中心能为白泽提供几百万高素质人才,但在白泽看来,这不是最重要的,最重要的,是传承。不仅仅是把高科技、高技术传承下去,中华民族的文化传统、精神也要传承下去。
白泽目光深邃的望着远方天空的白云,坚毅的说道:“他们要恨就恨,要骂就骂吧,但这都不会改变我的初衷,全民义务教育必须要坚定不移的执行下去,无论要付出多大的代价,我也在所不惜!”
;
Copyright 2021宝石小说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