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国,伦敦,南方政府驻英国办事处。
百里春是南方政府驻英国办事处的主任,同时也是南方政府外交司在欧洲的总负责人,南方政府驻德国、法国、俄国的办事处都受其管辖。
秘书敲门进入百里春的办公室,递给他一份电报说:“主任,这是法国那边发来的电报,是关于上个月俄国驻法大使与法国外交部长会面的情报分析。”
上个月,亦即是8月27日,俄国驻法大使与法国外交部长进行了一次会面。应该说这本来只是一次很平常的外交会面,但两人会面后不久,在欧洲的外交界就有了法、俄两国达成了某项协定的传言。出于职业的敏锐性,百里春直觉认为这绝不会无风起浪,法、俄两国达成了某项协定的可能性很高。于是百里春要求驻法国办事处想办法查清楚法、俄两国的外交会面到底有没有达成什么协议,如果有,那内容又是什么。
可惜由于人种的关系,同时南方政府在欧洲的外交底蕴太差,纵使驻法国办事处全力以赴,可是得到的消息仍是无法触及核心。最后,盛怒之下的驻法国办事处主任关泳直接联系了情报司的欧洲分部,虽然还是没有百分百的证据证明,但通过侦查到的种种蛛丝马迹可以分析得出:法、俄两国的确达成了某种协定。
情报分析上说,俄国在正积极发展工业,急需外资。德、俄两国虽然先前签有条约,但自1887年保加利亚危机以后,德、俄关系急剧恶化。俄国政府购买军火、推销公债、发展经济都得不到德国的资金支持,就连借款都被德国拒贷,俄国的工业发展受到了很大的影响。
在这种环境下,法国却批出了对俄贷款,解决了俄国的资金困境,使得俄国在财政上对法国极为依赖。虽然俄国皇帝亚历山大三世极为讨厌共和主义(即以法国式的议会制共和国为政体),但在国家现实需要的客观事实下,俄国政府也只能被迫向法国靠拢。
而8月27日俄国驻法大使与法国外交部长的会面,极有可能是两国已经达成了政治协定。该协定应该是关于法、俄两国之间的经济合作,但也有可能是针对德国的共同防御联盟协定,不排除在未来两国将会缔结联盟的可能性。
说起德、法、俄、奥匈四国的过往,就跟一出舞台剧一样精彩,剧情跌宕起伏。
1799年,拿破仑取得了法国领导权,此后法国人横扫欧洲大陆。在法国大敌面前,俄国皇帝亚历山大一世、普鲁士王国国王腓特烈?威廉三世、奥地利帝国皇帝弗朗茨二世结成同盟
1873年,统一后的德意志为了孤立和打击法国,策划德意志帝国皇帝与俄罗斯帝国、奥地利帝国两国皇帝结成的同盟,协定至1875年,史称第一次三皇同盟。
1877年,第十次俄土战争暴发,第二年战争结束。俄罗斯击败了奥斯曼帝国,并借着《圣斯特法诺和约》企图在巴尔干建立大保加利亚,以期扩张。但这引起了英、奥匈等国的强烈不满,他们联合施加压力,要求俄国吐出已经吞下肚的果实。
1878年,柏林会议达成的《柏林条约》,令俄罗斯失去大部分在《圣斯特法诺和约》的所得:大保加利亚变成了小保加利亚,俄罗斯在巴尔干的影响受到遏制。柏林会议上德国偏袒奥匈和英国,德、俄关系急剧恶化,故此令德、奥、俄三国结下的三帝同盟崩溃,法、俄两国有接近的迹象。
1879年,为应付东西两线可能的进攻,德国选择奥国为伙伴,德国驻奥匈大使和奥匈外交大臣在WYN签署了《德奥同盟条约》。
1881年,德国为了防止俄、法联合,使自己两面受敌;而俄国也想联合德国在近东和两海峡与英国抗衡,故而德国、俄国、奥匈三国在柏林又签订了为期3年的三国协定,史称第二次三皇同盟。1884年该协定续订3年。
1882年,德国、奥匈、意大利三国在WYN签订同盟条约,矛头指向俄国、法国。三国同盟的缔结标志着欧洲列强两大对峙军事集团的一方初告形成。
1885年9月东鲁美利亚起义,驱逐奥斯曼帝国行政长官,宣布合并于保加利亚,保加利亚大公亚历山大批准了东鲁美利亚的请求。
1886年2月,土耳其苏丹正式任命了保加利亚的亚历山大大公为东鲁米利亚的总督。这意味着俄国将彻底失去在保加利亚的控制权,所以俄国政府策动了保加利亚的亲俄势力发动政变,废黜了亚历山大大公。
1887年6月,俾斯麦为孤立法国、讨好俄国,同俄国签订的一项密约,被称为《再保险条约》。
1887年7月,保加利亚议会选出了斐迪南一世为大公,保加利亚危机平息,俄国丧失了俄土战争后在保加利亚取得的政治优势。整个危机期间,德国表面上持调和立场,但暗中支持奥匈,加深了俄国与奥匈、德国之间的矛盾,促使俄国转而同法国接近。
1890年德国铁血首相俾斯麦离职,德皇威廉二世深信德、俄两国的皇室姻亲必令俄国义无反顾地顺从德国,这使德国更加漠视俄国,故此俄国不再续签《再保险条约》而与德正式脱交。德、俄《再保险条约》的终止,三国同盟条约的再次续订,都迫使俄国政府向法国靠拢。
这一世,1890年之前的历史轨迹跟前世的历史轨迹一样,所以在培养生化人的时候,白泽就把1890年之前发生的事情都输到了生化人的记忆海里。而1890年之后的,则是因为白泽这只蝴蝶的出现,没人能保证之后的轨迹还会和前世的一样,所以1890年以后的事情,除了自然科学、社会科学等知识以外,其他的政治时事、社会民生等都没有输到生化人的记忆中。所以,生化人是知道之前发生的事情,却不知道之后会发生什么事情。——其实,这也是白泽为了避免万一以后生化人发生了什么意外,可以减少一部分对自己的损害。
放下电报,百里春回想起德、法、俄、奥匈这四个国家近一个世纪以来的相爱相杀,直觉告诉百里春,距离法、俄正式同盟的日子不远了。
百里春的直觉是正确的。因为在前世:
1891年,法、俄两国签定防御联盟;
1892年,法、俄两国签订针对三国同盟的军事协定,经过换约该协定于1894年正式生效,至此欧洲大陆形成了两个实力大致相当的对峙集团,即三国同盟与法俄同盟;
1904年,英、法两国停止了关于争夺海外殖民地的冲突,转而开始合作对抗新崛起的德国的威胁,英、法两国签订了一系列的协定,统称为英法协约;
1907年,英、俄两国签订英俄条约,这是英、俄两国在中亚大博弈的一部分,它界定两国在波斯、阿富汗、中国西zang地区的势力范围。
前世的法俄同盟、英法协约、英俄协约,在1907年组成英国、法国与俄国的三国协约。三国协约与三国同盟彼此对立,互相敌对,是前世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的原因之一。
现在,这一世的法俄同盟已经初见端倪,如果一切都按照前世的历史轨迹发展,后面的英法协约、英俄协约想必也会出现。如此一来,这一世的第一次世界大战同样是难以避免的了。
百里春正在暗中吐槽德皇威廉二世的外交政策,秘书又拿了一份电报进来,说:“主任,驻德国办事处苏一祥主任的电报。”
百里春满腹狐疑的接过电报,结果看完后顿时面露讥笑。
原来就在几个小时前,德国的外交部长召见了南方政府驻德国的办事处主任苏一祥,提出德国政府支持南方政府在维持中国西部省份稳定所做出的努力,同时还希望可以加强德国与南方政府之间在经济、军事方面的合作等等。
百里春看完后就明白,这份电报侧面证实了法、俄两国的确是达成了某种协定,同时也知道了德国政府已经掌握了法、俄两国外交会面的详情。因此德国才会有这番表态说支持南方政府在西部省份的行动,为的就是让南方政府兵临中亚,在俄国侧后形成对俄威胁,这样一来,德国两线作战的危险就得到了有效降低。
百里春拿着电报,轻蔑的笑了。
就在八月份,清政府驻俄、德、奥、荷四国公使许景澄向德国政府提出,希望能在德国采购一批步枪、火炮用于国内的平叛。今年的德国刚好是正处于经济危机最严重的时候,又恰逢农业歉收,德国经济是雪上加霜,德国政府正千方百计的想要拯救本国经济。许景澄恰在此时提出武器采购,岂不是刚想睡觉恰好碰上送枕头的。
德国政府手里已经有了更先进的Gew.98步枪的设计图纸,现在已经完成了样枪测试,德国*军方已经提出,要用Gew.98步枪更换现役的1888式委员会步枪。
于是德、清双方一拍即合,很快就达成了采购合同。清政府以20两白银的单价从德国采购15万支1888式委员会步枪,而火炮则是由于德国要价太高被取消了。整个合同金额高达300万两白银,折合约900万德国马克,这无疑是给德国的经济打了一针强心剂。
当时南方政府驻德国办事处主任苏一祥就向德国政府提出了抗议,可惜被德国政府很是粗暴的拒绝了。现在法、俄两国开始联合起来针对德国了,于是德国就跑来跟南方政府说,要加强双方的合作。早知道是这样,先前干嘛去了。
百里春很想给苏一祥发报让他直接把德国人给拒了算了,不过仔细想了想,觉得拒绝了德国人有可能会影响到白泽的计划。所以百里春还是叫来秘书,让他把电报转发回国内,具体怎么做还是由理事会决定好了。
;
Copyright 2021宝石小说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