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宝石小说>历史军事>风起庚寅1890> 第85章 如何治理才是重点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85章 如何治理才是重点(1 / 1)

白泽叼着烟斗,心中在想:这黄土高原,究竟是怎么来的?

对于这个问题,前世的许多科学家也在研究,还提出了几十种假说。有黄土风成学说:认为黄土的老家不在当地,是风力把黄土搬运到黄土高原的。有黄土水成学说:认为是流水把黄土搬运到黄土高原的。有风化残积学说:认为黄土的老家就在当地,是风化作用将原来的岩石、砂砾粉碎之后,残留原地演化成黄土等等。

而在众多的学说中,黄土风成学说最为众人所认同。

按照黄土风成学说的解释,黄土高原是这样形成的:在蒙gu、中亚和中国西北一带的荒漠地区,温差很大,由于热胀冷缩的作用,使岩石、砂砾等被粉碎成细小的砂子和粉尘。强劲的西北风将数以百万吨计的细砂和粉尘旋入天空,随风南下。粗粒的先沉降下来聚成沙漠,细粒的则被飘移至秦岭北麓。经过二三百万年的搬运堆积,终于形成了黄土高原。

但黄土风成学说也有无法解释的情况。譬如,黄土高原的黄土中粗粉砂含量由西北向东南递减,粘土的含量却从西北向东南递增。这种有规律的排列呈叠瓦阶梯状的分布过渡,更像是洪水的杰作。

白泽吐了个烟圈,将这个无解又无聊的问题赶出了脑海,说:“算了,你们直接告诉我,如果要治理黄土高原的水土流失问题,我们应该怎么做,有哪些措施。”

水利司司长陈子山说道:“目前来说,要治理黄土高原水土流失的问题,可采取小流域综合治理的措施,包括工程措施、生物措施。”

见到白泽只是静静的听而没有说什么,陈子山继续说道:“工程措施主要包括修水平梯田、修坝淤地……”

“等一下!”白泽忽然打断了他的话,说:“修梯田?刚才你们不是说陡坡开荒是黄土高原水土流失的一个重要因素吗,怎么你们的治理方案里竟然有修梯田这一项?难道你们说的陡坡开荒与修水平梯田是两码事?”

陈子山一边在纸上画图,一边解释说:“严格来说,修水平梯田是属于陡坡开荒的一种,只是水平梯田是修在15度以下的缓坡。在一些坡度较小的缓坡上修建水平梯田,能平整土地、减缓水流速度,增加下渗水量、减小地表径流,还能促进径流中的泥沙就地沉积,减少水土流失,有利于保水、保土、保肥,利于耕种。如果有必要,我们甚至可以把梯田修成反坡梯田。反坡梯田是田面坡向与山坡坡向相反,田面微向内倾斜形成3—5度反坡的梯田。反坡梯田具有比水平梯田更强的蓄水保土能力,既解决土壤的冲蚀问题,又可以因地制宜地有效利用水资源。”

有图有真相的情况下,白泽很轻易的就明白了陈子山所说的意思,点点头说:“你这么一说我就明白。后面还有什么,你继续说。”

“工程措施的第二项是修坝淤地。”陈子山继续解说后面的治理措施,同时也在纸上画图说明:“由于水土流失严重的原因,黄土高原形成了数不胜数的沟沟道道。我们就在这些沟道选择适合的地方,修建起以拦泥蓄水为目的坝,这种坝叫做淤地坝。由淤地坝拦截的淤泥在坝内堆积而成的地则叫做坝地。

“修坝淤地不但能够抬高沟床,能够有效制止沟岸扩张、沟底下切和沟头前进,减轻沟道侵蚀,还能将泥沙就地拦蓄,使荒沟变成了人造小平原,增加耕地面积。同时,淤地坝在工程运行前期可作为水源工程,通过有效的滞洪,将高含沙洪水一部分转化为地下水,一部分转化为清水,用于解决当地工农业生产用水和发展水产养殖业。这对改善水资源缺乏的黄土高原地区百姓的生产、生活条件发挥重要作用。”

白泽总结性的说道:“也就是说,修坝淤地可使大量的淤泥在坝内变成平地,既拦水淤泥形成平坦肥沃的耕地,还能够引用暴雨产生的洪水漫灌农田甚至是用于生活、生产。是这样没错吧?”

陈子山三人点头称是。白泽寻思了一会,说:“还有什么,继续说啊。”

“再下来就是生物措施,这也整个治理方案中最主要、最重要的措施。”陈子山又接着说:“所谓生物措施,主要是指采用林草植被进行地表绿化,减少地表土壤侵蚀的一种防护措施。其实说白了,就是想办法恢复黄土高原的植被。要实施生物措施,首先要做的就是退耕还林,压缩黄土高原地区的农业用地,抓好黄土高原川地、塬地、坝地、梯田的建设,建立旱涝保收、高产稳产的基本农田。其次要充分利用好坡地、林地、荒地,退耕大于20度的坡耕地,用于造林种草,扩大林地、草地的种植面积。最后,还要压缩黄土高原地区的牲畜数量,草地也要轮牧轮封以保护草场,改善天然草场的植被质量。”

植被永远都是保持水土的最好方式,所以白泽对于陈子山提出恢复黄土高原植被的建议并不感到奇怪,如果说陈子山他没提到这条那反倒要奇怪了。

白泽望着宇文益说:“宇文啊,你看老陈都说这生物措施是最主要、最重要的,那你们第一生物研究所,在备选植物上有什么好的建议没有?”

宇文益正身回答道:“我们研究所有多种植物适合于黄土高原这种需要增加植被来保持水土的地区。比如研究所的基因库中有一种很特别的玉米草,喜旱耐寒,叶子细长蒸腾作用小,根系特别发达,分蘖力极强,植株高大,枝叶繁茂,重要的是其生长速度很快,再生能力也很强而且营养丰富,很适合做饲料作物。另外,油树也可以在黄土高原上种植。

“出于植物多样性的考虑,我建议在选择保土植物的时候,不要只选择一种植物,而是应该多种植物混合种植,比如玉米草、油树混合种植。此外这次调查期间,我们还从黄土高原上带回来了沙棘等一些当地植物的样本。现在我们正在进行沙棘的组织培养,目的是为了生产沙棘的人工种子。与此同时,我们也在对沙棘进行品种改良,争取能得到更适合的沙棘品种。”

白泽是学生物的,知道生物多样性的重要,觉得只有两种植物还不是很够,说:“就只有玉米草和油树合适吗,还有没有其他的了?”

宇文益神色有些为难地说:“理事长,说实在话,研究所基因库中适合的植物还有很多,但我担心用得太多会在黄土高原上造成外来物种入侵,那可就得不偿失了。”

白泽一听,明白了宇文益的担心是对的。相对于保持水土的需要,白泽更担心会造成外来物种入侵。

前世的水葫芦原本是作为家畜、家禽饲料而曾一度被很多国家引进,广泛分布于世界各地。但由于水葫芦繁殖迅速,在引种地区又几乎没有竞争对手和天敌,使得其在世界各地泛滥成灾,被列为世界十大害草之一。大量的水葫芦覆盖河面,会消耗大量溶解氧,造成水质恶化,水中生物无法生存,同时还会堵塞航道。

相对水葫芦而言,澳大利亚的兔子则是更加的疯狂。

本来澳大利亚是没有兔子的,在1859年一位名叫托马斯·奥斯汀的英格兰农场主在澳大利亚放生了24只欧洲兔子和5只野兔。由于澳大利亚气候宜人、遍地都是可口的青草,同时土壤疏松、适合打洞做窝,更重要的是没有鹰、狐狸和狼这些兔子天敌,于是来到这里的欧洲兔子开始了疯狂的繁殖。到1926年,全澳大利亚的兔子数量已经增长到了创纪录的100亿只,被誉为“骑在羊背上的国家”的澳大利亚差点被兔子亡国。

为了消灭兔子,从最传统的猎杀、布网、堵洞,到较为“先进”的释放毒气、在胡萝卜里下毒、引进兔子天敌狐狸等等,澳大利亚人全都试过,可惜每一次都是兔子取得“反围剿”斗争的胜利。前世直到20世纪50年代,澳大利亚政府决定采用生物控制的办法来消灭兔灾,这才使得整个澳大利亚有80%~95%的兔子被消灭。然而,随着免疫能力的逐渐增强,澳大利亚兔子的数目也逐年回升。为了防止灾难重演,澳大利亚的科学家们一直在不停试验各种不同的病毒,以达到抑止兔子大量繁殖的目的。

白泽一边抽着烟斗,一边想着前世的种种教训,沉思不语。

良久之后,白泽才说道:“宇文,第一生物研究所基因库里的植物就算了,你在当地的植物中多选择几种来生产人工种子,并且对其进行品种改良。”

这边宇文益点头回应,那边元智则说道:“理事长,其实对黄土高原进行移民也是很重要的治理手段。为什么黄土高原的植被面积会不断的减小,就是由于生活在黄土高原上的人们的活动,造成了黄土高原植被不断的消亡,才导致了今天的这种结果。如果说黄土高原上的人口数量仍然是那么多的话,那我们制定的治理方案的效果必定要大打折扣。”

白泽苦笑着说:“我也知道移民好,但你知道整个黄土高原上生活着多少人吗?根据我们控制地区的人口数量来推断,理事会的结论是整个黄土高原地区的人口不少于3000万。不说多的,就算只是移民三分之一,那也是1000万的人口,你叫我把这1000万人移到哪里去!”

一时间小会议室里的人都面面相觑。

见状,白泽用烟斗敲了敲桌面说:“行了,今天就到这吧。你们把方案写出来交到理事会去,然后你们再跟理事会的人商讨一下,尽量的拿出一个完善的治理方案来。”

;

返回首页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Copyright 2021宝石小说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