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空由暗放晴,黑夜已过,朦胧中几屡霞光乍现,陡然刺破混沌暗淡的东方,接着如万柄耀眼的利剑穿透苍穹冲散残云。
一轮红日渐渐跳出地平线,闪耀着万丈光芒悬于高空,这样一来照的秦国王宫大殿内外如塑金身,额外地雄伟壮观。
然而现在的秦国的状况也恰如今晨,前些日子被齐,燕,韩,赵,魏五国联军堵在“家门口”函谷关不敢出门,一时间朝中群臣无计,关外援军未到,急的宣太后与秦昭王携众逃亡西陇,甚至准备藏于山林,隐于洞穴甘愿退回数年前的光景。
也不晓得王舅魏冉在哪儿弄来个叫白起的人,没想到名不见经传的白起没费一兵一卒击退五国联军,重夺回函谷关,挽救了所有的秦人。
······
由于行程遥远,联军退兵之后秦国的援兵才及时赶到。第一支军队便是宣太后的胞弟华阳君芈戎亲带二十万军队从襄城风尘仆仆赶来,芈戎其人本乃平庸之辈,算不上治国奇才但也不是一无是处,只不过近几年时气极佳,凭借姐姐宣太后掌权才一步登天,去年又打了个大胜仗,所以一回朝便受到众星捧月般地待遇,百官列队相迎,鼓乐连天。
与群僚寒暄了多时又见过外甥秦昭王和姐姐太后及胞兄丞相魏冉前来接见。
这时侍卫进来禀报:“禀大王!左将军向寿亲领三十万大军从宜阳赶到,现已在咸阳城外!请大王示下!”
一句平常地禀报没想到便引起满朝文武包括太后和丞相的一致欢喜,尤其是秦王赢稷惊喜之极以至于失态惊叫出了声,这次由秦王领队,携太后,丞相及百官组成浩浩荡荡地迎接队伍来到城外,这与华阳君的迎接仪式相比而言便显出了天壤之别,跟在迎接队伍中芈戎登时面色难堪。
那么为什么向寿一来会引起如此之大的反应呢?官不过左将军头衔会让秦王亲自迎接?
向寿,又名魏子德。背景复杂,身为宣太后娘家亲侄。丞相魏冉兄长之子。秦王赢稷之表兄亦唯一的儿时玩伴。
两朝功卿,武王时期能征惯战,横扫六国的枭雄。昭王时期手握重兵,扼守要地的能臣。
在众人眼里他更是万能全才,从他多年的表现可出若为文臣可统筹国策,图治安邦。
若为武将可洞察战局,策划攻势。
如任使者他口似悬河,滔滔不绝。
如任谋士他又才思敏捷,妙计百出。
此外他辞赋绝美又武艺高强,精通音律又善于建筑。
最为可贵之处则是他能上知天文,预测流年运势。
下知地理,巧解风水吉凶。
听说曾得仙人指教又有研药炼丹的本领。
这样就更为全天下各诸侯所青睐了。
可就是这样一个传说中的奇人明明年近三十可偏偏长着一副二十岁的年轻模样,这就不免更加被广大人民群众所神话和追捧。
所以天下才会流传有“秦王以向寿为贵“这句话之说。这样看来就不难解释为什么秦国从上到下都对他视为贵宾了。
不管终上说述是真是假,这是一种名人效应,秦王明白怠慢了向寿就等于怠慢天下士人,更何况他又指望着向寿这个多年好友能够为他炼丹以求长生,所以赢稷的开心确确实实是从心往外而发的。
其他人就更容易解释了,当朝的文人需要贴近这样的代表来提高自己。
殿中的武将需要投身这样的领袖来建功立业。
宣太后要依仗这样的侄子为靠山。
魏冉要拉拢这样的侄子为作党羽。
因此向寿一到秦国就必然空前澎湃。
······
众人来到咸阳城外见得一乘马车随后仆众数人,这时从马车上急忙下来一人,此人身高八尺,通体白袍,一头乌黑发亮的青丝,双鬓后拢,未盘发髻,自然垂落两肩,随风飞散乱摆,潇洒飘逸,面色洁白红润,直鼻口方,一双亲切而又多情还时常透露着淡淡忧郁的眼睛上横着一对细长的八字眉看上去十分特别,可能是因为见到来迎接他的队伍如此尊贵以至于使他受宠若惊,下车来到众人前拱手弯下腰施礼愧笑道:“大王!太后!列为同僚!折煞在下了!”
在满朝文武的拥护下向寿来到朝堂上,秦王居中高坐,百官分列两厢,正中央大殿上只有向寿一人集得万千人目光,人们将他看在眼里犹如仙童下凡,气宇轩昂而又温文尔雅,英俊挺拔而又潇洒倜傥。
Copyright 2021宝石小说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