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
最爱湖东行不足,绿杨阴里白沙堤。
只是该诗首句孤山寺和贾亭都有来历,如果今世的西湖畔没有孤山寺和贾亭,那岂不是弄巧成拙。算了,稳妥点吧,于乐最终选择了《游园不值》这首诗。
至于夏色,于乐认为夏日以荷最具代表,可是杨万里的这首《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的诗名有些不妥,首先对于今世西湖河畔是否有净慈寺,于乐并不知晓,为何送林子方,于乐也说不上来。因为于乐根本没有去过西湖,更别说去为人送行了。
怎么办?凉拌呗!改诗名吧。
《晓梦游西湖有感》
毕竟西湖六月中,风光不与四时同。
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
这样一改,就说的过去了。我是清晨做梦的时候游历西湖,得此景,记其诗。你还能说我没去过,梦游难道就不是旅游了。
至于冬色,于乐首先想到的就是梅。有梅才有冬,无梅冬黯然啊!这样的话,就很容易确定古诗了。
《山园小梅》
众芳摇落独暄妍,占尽风情向小园。
疏影横斜水清浅,暗香浮动月黄昏。
霜禽欲下先偷眼,粉蝶如知合断魂。
幸有微吟可相狎,不须檀板共金樽。
三首古诗在于乐脑海中最终定稿。看着四周人们或是在皱眉苦思,或是在咬着毛笔尖,或是围着桌子游走,真是十人九态,唯一不变态的要数于乐了。
只见他静静地站着思索,下颌微微抬起,眯着眼睛仿佛目送天边的孤鹤,笔直站立又如青松挺拔,加上俊美的面容,引得下面的姑娘们目泛桃花。
值得一提的是,参加诗会的观众都是具备一定文学素养的,否则也没有人愿意枯坐着。
回家看多好,主会场一直有着精彩有趣的节目,有歌舞表演,小品相声什么的;偶尔分会场有什么有趣的、奇怪的或者好看的画面或者精彩的诗歌,主会场才会把镜头转向分会场。
不过由于于乐太过于耀眼,十五六岁的年龄,帅气的外表,一副魂游天外的表情,给观众以极强的画面感,所以镜头闪过于乐两次。有一次还捕捉到于乐选定诗歌后嘴角的一抹浅笑,让电视机前的女孩子都惊声尖叫。
不得不说,王春花和柳娥在别墅里观看着转播,于文泉和张嘉怡也打开了电视机,更别说没有夜戏的贺筠玲了,这些关心和挂念着他的亲人和爱人都在默默关注着他。
看到电视上闪过的于乐的身影以及那嘴角的一抹微笑,于文泉和张嘉怡是为于乐的成长感到欣慰,王春花和柳娥则为于乐潇洒帅气的身姿所倾倒,只有贺筠玲,嘴里嘟嘟囔囔的说道:就知道耍帅骗女孩子,回头看我怎么收拾你!
剧组里也有人关注着中秋诗会,毕竟这是除了春节之外的最大的一个节日。
很多剧组中的人都看到在电视上一闪而过的于乐了,有的人羡慕,有的人嫉妒,有的人咒骂,有的人开心,有的人想着怎么炒作。百人百面,百人百心。唯一不变的就是亲人和爱人的心。
;
Copyright 2021宝石小说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