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说这宋氏的娘家虽不是什么显赫望族,但宋氏的父亲宋柯却是出自安阳宋家。宋家在安阳也是赫赫有名的以诗书传家的书香世家,百年来出仕子弟众多,而宋柯更是其中翘楚。
宋柯是宋家嫡系所出,自幼便聪慧非常,年少成名。之后参加科举更是连中三元,成了大齐为数不多的三元及第的状元之一。有了这样的好底子,加上宋柯本人也不是只知读书不知变通的愚人,因此官路很是畅通。
虽则因着先帝晚年之时宠爱谢贵妃,导致四皇子一脉祸乱朝纲,让宋柯的仕途受了影响,有过一段波折。但比起一些动辄被贬官抄家的人来说,已经是平稳非常了。
如今宋柯虽已年近天命,还是礼部尚书兼内阁大学士,但早有传言等过两年王阁老致仕之后,必将是宋柯取代他成为新的内阁大臣,这样一来宋柯就会是阁臣之中最为年轻的一位了,风光自是难以估量。
虽是当年定亲之时还不能预见宋家今日的风光,但在当时却也能见苗头,否则杨氏也不会为儿子定了宋氏这样一位四品官家的女儿做媳妇。自古婚姻便是头等大事,不仅要看女方本人,更是要考虑家世父兄的。
宋柯与夫人张氏共育有两子两女,长子宋行之虽不若宋柯当年那般出色,却也是年少之时便已金榜题名了的,如今在御史台任职。次子宋笃之如今一家都在任上,并不在京城。
两个女儿里大女儿便是宋氏,嫁了定北侯的三子。次女却是嫁了宋柯的学生林东阳,如今一家倒是还在京城,没有外放。
而安阳宋家家风严正,男子四十无子方可纳妾,也无通房歌姬一说,因此宋家倒没有庶出的子女。而当年宋家之所以答应定北侯府的提亲,也是因着杨氏答应若是宋氏能够生下男孩儿,就不会让曲峥纳妾,这才让宋柯和张氏同意了的。
虽是同在京城,但宋家所在的崇文坊离定北侯府有一段路程。宋氏等虽想着早点出发,但到底到了崇文坊宋府的时候已经快巳时了。
昨日宋氏得了杨氏许可之后便已经派人到宋家递了帖子,因此这时候宋府中的下人早有准备。此时看见带着定北侯府标志的马车驶来,旁边还有两个骑马跟随着的少年,哪能不知这是自家大姑奶奶到了。门房上的人赶紧一边准备迎接,一边派人往内院报信去了。
因着早知道今日宋氏回府,宋家大老爷的夫人即是宋氏的大嫂沈氏一早就派了身边的李嬷嬷等在大门处了。此时李嬷嬷早从门房里出来,候在门口了。
李嬷嬷原是沈氏的陪嫁丫鬟,沈氏嫁入宋府后把她配了宋府的管事,她便继续伺候在沈氏的身边做了管事嬷嬷。宋氏未嫁之前和沈氏相处的很是不错,对李嬷嬷也是熟悉的,因此沈氏才派了李嬷嬷等在此处。
李嬷嬷在外面给宋氏见了礼之后,便被宋氏请到了马车内。李嬷嬷一进到车内就看见宋氏身边的蔻儿,知道这便是宋氏的独养女儿,宋府的表小姐了,赶忙又给蔻儿见礼。
“奴婢给表小姐请安了,表小姐长得真是伶俐可爱,看着面貌竟是和姑爷有些仿佛呢。”李嬷嬷眼力不错,一眼便看出蔻儿竟是像了曲峥。
“嬷嬷多礼,请坐呢。”在外蔻儿的规矩一向是不错的,“嬷嬷真是厉害,瞧出我像爹爹了。”这也是曲峥高兴的地方,最喜欢的女儿长得像自己,很是让人心中欢喜的。
“可不是怎的,两个儿子不像父亲,偏这个丫头倒是像了她爹。”也幸好曲峥虽是男子但长相却很出众,因此蔻儿虽像他,倒也不用担心嫁不出去。不然宋氏怕是不知暗地里伤心多少回了。
“多年未回,父亲母亲身子可还都好,哥哥嫂子又如何了?”虽是一直都有通信,但到底怕娘家人报喜不报忧。
“劳姑奶奶挂心了,老爷,老夫人身体都好,虽是偶有些病症,但大夫说不过是因年纪大了,这才有些小毛病,俱是不碍事的。大爷大夫人的身体也都好。”这几年宋府众人倒是没什么大的波浪,安安稳稳的过来了。
“只是这些年老夫人对大姑奶奶一家和二爷一家很是惦念,如今大姑奶奶一家终于回来了,咱们老夫人也算是圆满了一桩心事。”李嬷嬷常在沈氏身边伺候,对于老夫人的念想也是知道几分的。
“那我也就放心了,因着多年不在京城也没法子在父亲母亲跟前尽孝心,倒是多有劳烦大嫂了。几个侄子侄女可是不错?楚哥儿的亲事可定了?”宋氏离京时几个侄子侄女都还小,如今也是多年未见了。
“瞧大姑奶奶说的,我们夫人做人媳妇,遇见了老夫人这般好的婆婆那是烧香都求不来的,在老夫人跟前尽孝心那更是该做的呢。”李嬷嬷听着宋氏的话,赶紧奉承道。“大少爷的亲事却是还没定下来,夫人和老夫人近些日子也在考量这件事儿呢。二少爷和三少爷如今拜在西山书院读书,今儿个却是不巧没在的。大小姐如今跟在夫人身边教导,一会儿大姑奶奶就能见着了。要奴婢说,大小姐如今很有几分大姑奶奶当年的风采呢。”
“都说侄女肖姑,外甥肖舅,如今看着可不是这样,自家大小姐跟大姑奶奶颇为相像。看着外边两位表少爷,虽是脸庞眉眼都像姑爷家的,但这鼻子嘴巴可是像极了他们外祖父的。”李嬷嬷心里暗想。
在二门处下了马车,因着老夫人张氏住的地方离着并不远,是以李嬷嬷便引着宋氏走了过去。宋氏多年未归,看着自家的一草一木,亭台假山,倒是勾起许多闺阁中的回忆。
而蔻儿是第一次来,曲沐安虽来过,但那时还小并不记事。因此兄妹二人倒是颇为新奇,左顾右盼的看花了眼。文官的宅院和武将家的十分不同。武将的府邸风格大多是肃然的,便是亭台假山也多是中规中矩的,而且可能因着武人不甚在意的缘故,便是花草游鱼都较为单一。
而文官的府邸却一般都是精致婉约的,处处都透出一股文人雅致脱俗的气息来。不论是假山还是流水,都让人看着颇为舒适享受。
因此初来乍到的两兄妹便在初次上门的时候便被外祖家的景致迷花了眼睛,恨不能多玩一会儿。曲沐安还好,毕竟是男孩子年纪又比蔻儿大,很快就醒了神。
蔻儿却还是有点意犹未尽,虽是三房在江州时住的宅子也很是精美,带着江南独有的别致,但和京城的风格又不一样。蔻儿觉得自己还是很喜欢外祖母家的府邸哒,尤其是刚刚经过的池子里有好多颜色的鱼呢,也不知味道如何,好想尝尝呢……好吧,原来吃货病发了呀(⊙o⊙)!
跟着李嬷嬷进来张氏的院子,就看见门口一位老嬷嬷迎了上来,却是张氏跟前伺候多年的张嬷嬷。
宋氏之前还好,此时进了母亲院子里,见了幼时便在母亲身边伺候的嬷嬷,一时间竟是一阵酸意涌上眼眶心头。
张嬷嬷见状忙忍着心中的激动上来请安,看着宋氏也是十分高兴。“回来就好,回来就好,快去拜见老夫人吧,等了许久了,就盼着你回来呢。”张嬷嬷是看着宋氏长大的,待宋氏如自己的儿女一般。此时见了宋氏也是有些想要落泪。
宋氏点点头,只得哽咽着叫了声“嬷嬷”,跟着张嬷嬷进了花厅,看见当中坐着的老妇人,却是再也忍不住,忘了礼仪小跑上前,扑在张氏怀里哭出声来。
“娘,女儿回来了。”一句话,几个字,还没说完却已是泪如雨下。
Copyright 2021宝石小说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