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宝石小说>女生耽美>海月无尘> 第33章 金榜题名焉祸福,梧桐展枝待凤来 二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33章 金榜题名焉祸福,梧桐展枝待凤来 二(1 / 1)

臻园里的牡丹开的正好,刘太后便邀了石太妃一起在园中的浮阳亭里小酌赏花。自从英宗去世,石太妃因丧子之痛一夜之间苍老了许多,之后更是在她的慈明宫中深居简出,虔心礼佛,不再过问后宫和朝堂之事。连带着她的父亲枢密使石述安和兄长石凯南将军都低调了许多,甚少牵涉进党派之争中了。

石太妃静静的看着眼前的牡丹花海,手中盘着一串佛珠。彻痛后的悲凉早已化作这消瘦面孔上的云淡风轻。

一个侍女提着一个花篮走入亭中献给刘太后。那花篮中是新采摘的牡丹,娇嫩的花瓣上还沾着清晨的露水。

刘太后选了一朵艳丽的桃粉色大花,用指甲掐断了多余的茎叶,就为石太妃插在了发髻一侧。

刘太后满意的笑着说:“这朵牡丹配妹妹,甚是好看!”

石太妃浅笑着说:“姐姐又拿妹妹逗趣了。我都这把年纪了,再也不适合这艳丽的颜色了。”

刘太后闻言叹了口气说:“是啊,我们都是昨日黄花了。眼看着这宫里的新花也该开了。”

石太妃诧异的问:“姐姐可是在说该为天家册立中宫了?”

刘太后颌额,道:“哀家正是这个意思。天家年纪也不小了,之前作为亲王时一天到晚游山玩水,没个人管,也就罢了。现在天家登基已逾半年,国事初定,是该考虑考虑家事了。”

“姐姐说的也是。那姐姐可有合适的人选了?”

“有倒是有了,就是我那个外甥女琴莲。”

石太妃听这个名字觉得有点耳熟:“姐姐说的可是安国公在去年末所收的义女何琴莲?”

刘太后轻笑道:“正是。安国公也不知怎的见过我那丫头,就说喜欢的很,想收为义女。我也执拗不过这老头子,便只好答应了。”

石太妃默默的喝了一口茶。谁不知道安国公何晋元是四朝元老,他的儿子何闵文是执掌着朝廷钱袋子的计相三司使。何家先前是裕王的人,却收了太后的外甥女为义女,明摆着是以效忠太后换来何家上下得以保全。

“若是这样,那真真是中宫的最佳人选了。恭喜姐姐,算是了却了一桩心事了。”石太妃附和道。

“唉,你先别急着恭喜我了。光册立一个中宫肯定是不够的,我想妃嫔至少也要立一些。妹妹,我那外甥女从小在彭州长大,就是一个什么也不懂的傻丫头。宫里的这些规矩啊、人事啊,对她来说都太复杂了。我担心她若是一人在这宫里,应付起来会很吃力呢。”

“姐姐这担心是有点多余了吧。有您在这坐镇,还怕她会应付不来?”

“我毕竟年纪大了,也是时候该开始放放手了。而且他们都是一辈的嘛,有些事,可能还是他们同辈的人,处理起来会比较方便一些。”

石太妃隐约觉得刘太后是在言有他指。她不置可否的没有接话。

刘太后见石太妃不作声,便只好直说了:“我记得石将军也有一女儿,闺名唤作萱宁,正值花信年华,听说也已经报上了嫔妃的预备名单。想必妹妹也是着急了,想替你这侄女做些打算了?

石太妃心中一惊,终于明白刘太后这拐弯抹角的是在试探石家为何又要推举一个人入宫。

石太妃马上恳切的说道:“姐姐,萱宁这孩子单纯内向,但对婚姻大事却是执拗的很,一直就拖到了现在。我和哥哥都为她的婚姻大事发愁了许多年,这次好不容易才说动她进宫,也算是了却石家的一桩心事了。姐姐放心,我这个侄女的性子我是最了解不过的了,她不是那种好争宠上位的人,平日里清心寡欲的。我也就图她离我近一些,可以照顾的好些,在宫里过过太平日子就好了。”

刘太后注视了石太妃一会,似乎是在掂量她石太妃的话中有几分真的,几分狡辩。

半晌,刘太后才和颜悦色的说道:“妹妹误会我的意思了。我想的其实是让萱宁和我那琴莲丫头一起进宫做个伴。这也就解了我的心头之忧了。”

让侄女萱宁入宫一事其实令石太妃十分矛盾。石太妃入宫二十多年了,在经历过种种过往,尤其是失去英宗后,她是断不希望再有石家人涉入后宫里这泥沼之中。可另一方面,这样也可让萱宁有个归宿,终于了结石家心头的一个隐忧。石家在后宫中也算是后继有人了,对于平衡各方面的势力都有好处。现在,刘太后似乎又有主动拉拢石家之意,不知这太后葫芦里究竟卖的什么药?

石太妃对刘太后貌似推心置腹的话语将信将疑。但以备万一,她还是要提前将萱宁入宫的风险降到最低。

“姐姐,萱宁若是在宫里能得你和皇后娘娘照拂,那是这孩子八辈子也修不来的福气。妹妹先替她谢谢姐姐了。姐姐放心,萱宁一定会唯姐姐与皇后马首是瞻!您也无须担心她的父亲和祖父。我们石家,”石太妃顿了一顿道,“还是会同现在一样,尽心辅佐天家,忠于姐姐你的!”

赵衡把刘太后让他册立中宫,以及推荐了她的外甥女和石太妃的侄女一同入宫之事告诉了许酬。许酬听罢,站起身,向前走了两步,背对着赵衡,久久都没有说话,仿佛在思考着什么。是惊?是悲?是喜?是怒?此刻她的心头,五味杂陈。她没想到,会将那人也牵扯进来,这让她一时有些乱了心绪;可牵扯进来,对赵衡来说却又是好事,这更让她左右为难。立后之事她虽早就有所心理准备,但真的当这一刻来临时,她还是有些怅然若失。可等她再次转过身来时,面对赵衡的却是一副轻松平静的面孔。

“天家,请恕臣直言,我想这对您来说是一件好事。”

“好事?这怎么会是好事呢?太后明明是想在我身边光明正大的安插她自己的人啊!而且,这两个女人我都不认识,我可不想和素未谋面的人结婚!”

“天家,婚姻大事本就应遵从父母之命,媒妁之言。更何况您又是一国之君,当为天下百姓的表率。册立中宫不是儿戏,定会牵涉到各种考量和各方面的利益。我自然明白太后是想在您身边多安插些人,包括把石太妃的侄女也牵涉进来,多半她也是想笼络石家,这样连她最缺乏的军中势力也就有了。假如以后石家不合作,她甚至都可以利用这位萱宁姑娘,反过来把石家整垮。后宫的手段您也是知道的,这样的方法,想要多少就有多少。”许酬为赵衡细细分析到。

“你说的这些我都明白。可是,可是……”赵衡没有再说下去。但是他的意思都已经在那痛苦的眼神中表露无遗了。

许酬也在看着他,但她那悲悯又坚定的眼神分明已经再次告诉了他自己的回答。

“天家,这一次的册后和选妃,会给您提供绝佳的扳倒太后的助力。您一定不能错过这次机会啊!”许酬恳切的说。

化劣势为优势,绝境处寻找生机,一直是许酬所擅长的。她进而解释道:“为了韬光养晦、积蓄壮大自己的力量,您必须暂时让太后继续信任您。因此您要册立琴莲姑娘为皇后。同时,为了今后获得石家的帮助,您也要封萱宁姑娘为嫔妃。只是,在您正式答应太后之前,我还需要您找些借口,能够把立后之事拖一拖。还有一些要事,我们必须在册立中宫之前完成。”许酬伏在赵衡耳边,解释了自己接下来的计划。

没过几天,赵衡在留下了一封负气出走的书信后,就如人间蒸发般的消失了。紫宸殿的朝会因此便只得由刘太后垂帘主持了几日。朝中谣言四起,刘太后不得不出面辟谣说天家只是偶感风寒,在万岁殿卧床休息。

崇政殿中,刘太后正阴沉着脸,手中攥着一封已经快揉烂了的书信。宰相丁谓叉手立在一旁,一如既往的镇定,眼神中却不免暗含着些许的幸灾乐祸。石太妃亦是面色平和,笼罩在她心头几日来的担忧稍稍得到些纾解。而贾苏则在下方五体伏地的趴着,大气也不敢出,只是偷偷的翻着眼睛,观察着三位老祖宗。

“这个不孝儿!枉费哀家一片苦心,他怎么对得起去世的仁宗皇帝?!又怎么对得起赵氏的列祖列宗?!哀家建议天家册立皇后、扩充后宫,也是为了绵延皇家子嗣,稳固江山社稷。可你们知道天家是怎么跟哀家说的吗?唉,哀家都替他害臊!他居然要让一个阆苑的妓.女位列妃嫔!你们评评理,难道是我老了,孤陋寡闻了,这齐宋的风气已经如此开放了哀家不同意,天家居然就为了这个出走!唉,唉,唉……”刘太后连叹三声,已然是气的说不出话来了。

“姐姐别气坏了身子。天家也是一时冲动,想不开。等天家在外面待上些日子,冷静下来后,就该会记起自己所肩负的江山重任。天家一定会回来的,姐姐放心。”石太妃宽慰道。

“太后,石太妃所言甚是,臣也认为天家不是个不负责任的人。现在的当务之急是要找到天家,保证天家的安全。还请太后下令,让皇城司的人务必尽快找到天家。”丁谓作揖道。

刘太后脸色稍霁,冲着贾苏命道:“贾苏,你带一道哀家的口谕给俞景奂,让他带人尽快找到天家。”

“是太后,小的这就去。”贾苏飞快的爬起来就要跑。

“等等!”刘太后厉声道。

贾苏如速冻般顿住了,转过身来。他咽了一下喉咙,心已然蹦到了嗓子眼了。

“念在你及时送来天家的这封信,你侍奉天家不周的死罪可免,但活罪难逃。办完事后,去内廷司自领二十个板子!”

贾苏把刚提到嗓子眼的心脏又放回了肚子里。他赶忙跪下,如捣蒜般的头点地谢恩:“是!奴才谢太后不杀之恩!”完了,他便又飞速的爬起来准备跑。

结果没走出两步,又听到背后一声:“再等等!”

贾苏只好又转过身来跪下,就连丁谓和石太妃都疑惑的看着刘太后。

“你告诉俞景奂,只要把天家安全带回来就行了。如若发现天家身边有任何女子,格杀勿论!做的利落一些,别让天家见了血。”刘太后阴冷的声音让在场的人都不寒而栗,她斜睨了一下众人,又补了一句,“今天在崇正殿所议之事,天家就算知道了,也最多是发发脾气。但若哀家听到之后有任何谣言产生,哼哼……”刘太后不再多说,但那意思分明已是在儆戒其他三人不得外泄。

贾苏心中一骇,迟疑了一下,却也只能点头接旨了。

返回首页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Copyright 2021宝石小说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