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宝石小说>女生耽美>海月无尘> 第85章 身居危楼高处寒,困兽犹斗利爪藏 2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85章 身居危楼高处寒,困兽犹斗利爪藏 2(1 / 1)

“天家驾到!”贾苏高亮的声音在慈宁宫正殿外响起。

赵衡微微抬着下颌,稳步走进了慈宁宫。

刘太后此时正倚在厅堂内的贵妃榻上,闭目沉思着。看太后那几分气定神闲的仪态,仿佛今早紫宸殿上发生的一切都已是过眼云烟了。

刘太后见是赵衡来了,也不过就是睁开了眼睛,稍稍挪动了下身子,倒仿佛只是坐久了要活动下筋骨而已。

赵衡坐在了刘太后对面的圆桌旁,离她有着一丈远的距离。他的身后,是一座置于厚重楠木底座上,美轮美奂的大理石雕玉山水屏风。而所雕的内容就是王希梦的《万里江山图》。

刘太后仍旧仿佛懒得开口的样子。

屋里的气氛尴尬难堪。赵衡一走进来便想着要赶紧离开了。

还是赵衡先出了声,道:“大娘娘……”

“天家这一声‘大娘娘’,听起来可真是贴己可心啊。”刘太后打断了赵衡,凛然道,“如今哀家这慈宁宫,也快和冷宫差不多了。天家何必来这看哀家的笑话呢?”

“大娘娘,您别这么说。您还是朕的大娘娘。您为齐宋操劳多年,朕心里是十分敬佩和感动的。今日紫宸殿上,朕所言所想,都只是希望您能早些卸去重担,颐养天年而已。”

“天家,哀家膝下无子,早就视天家为自己唯一的孩子了。孩子和母亲说话,用得着那么拐弯抹角的吗?哀家是个爽快人,喜欢直爽的说话、直爽的办事。天家无须再言不由衷了。若是天家早就希望哀家还政,直接同哀家商量不就好了?何必要兜这么大的一个圈子,在民间和朝堂之上惹出那么多的是非热闹来?天家是想让哀家下不来台,再迫不得已的引咎退去吗?”

“大娘娘,既然您要直爽的说话,那朕就同您推心置腹一把。您何时给过朕机会?何时流露出一点点退居后苑的意思?相反,您不断的培植党羽,那些关键的衙司都换成了您的人。即使是今日在紫宸殿上,仍然有大半支持您的大臣。这样的局面,您让朕如何和您开口?投鼠忌器,朕也是怕啊!”

“在天家眼中,哀家任贤为亲就是培植党羽,励精图治就是贪恋权柄。试问天家,难道齐宋在哀家的摄政之下,治理的不好吗?哀家兢兢业业,恪理朝政之时,天家又在哪游山玩水呢?机遇和尊重不是他人给予的,而是要自己赢得的,即便身为君王也是一样。天家生在皇家,本就比这天下所有人都幸运万倍。可若是认为,皇位是祖辈的顺水人情,是理当所以之物,那就大错特错了!”

刘太后回应的铿锵有理,精神振作的丝毫不见颓然之势。

赵衡一时语塞。他见刘太后丝毫没有反省退让的意思,反而指责起自己的不是来,心中便有些动怒。

赵衡倏的一转身,指着身后的《万里江山图》屏风反问道:“大娘娘,您扪心自问,对于齐宋江山,您真的敢说是恪尽职守,无愧于祖宗天地吗?”

刘太后眼底里闪过一丝慌乱,但很快就镇定了下来,回应道:“天家这话,哀家倒有些听不明白了。”

赵衡显然是有备而来。他从袖中掏出了一份信笺,递到了刘太后面前。

“大娘娘,这上面所陈述的事实,希望大娘娘能给朕一个合理的交代。”赵衡不动声色的说道。

刘太后接过信笺,打开读了起来。越看,她的脸色便越发黯淡,抓着笺纸的手也越捏越紧。

那是一份蒯忠被关押期间写下的供词。

读罢,刘太后将这笺纸紧握成了一个纸团,实实的攥在手中。

她站起身来,走到《万里江山图》的屏风旁,失神的看着屏风。她抬起手,抚上了那些跌峦起伏的玉石山川。又闭上了眼睛,终于有一行泪水从她的眼角跌落下来,也跌落进了赵衡的视线中。

赵衡虽有些触动,但还是说道:“金殿之上,朕并没有拿出这份供词,就是想留住一点大娘娘您的颜面,和齐宋的一点颜面。事到如今,只要您答应还政,那么朕可以对您所做的一切既往不咎。大娘娘,不要再让事态发展的更加难堪和不可收拾了!”

刘太后睁开了眼睛,那双凌厉凤眼里最终只剩下落魄和无奈。她轻声说道:“那就如天家所愿。”

“您是说……”

“再过两日,就是冬至。按照惯例,每年哀家都要率皇族内眷前往大相国寺参加佛七法会。法会之后,哀家就会当场宣布还政,并将虎符交予天家。这样做,天家可否满意了?”

“大娘娘,如此便甚好!只是,您能否在紫宸殿上宣布此事呢?”

“天家,哀家已经退让至此,您还要让哀家当着众臣的面,再失了颜面吗?难道,您非要让哀家说出一个‘求’字,才肯罢休吗?”

刘太后眼中似有泪光闪烁。赵衡也从未见过太后在他面前表现的近乎低三下四的样子。他心一软,便点头答应了。

赵衡走后,刘太后走到那座《万里江山图》的屏风后,说道:“出来吧。他已经走了。”

何皇后从屏风后闪了出来。她脸色苍白,一脸惊魂稳定的神态,一看就是被赵衡突如其来的造访给吓的。

一出来,何皇后就急切的问道:“姨母,您想清楚了吗?真的要这么做吗?”

“他们逼人太甚,也就休怪哀家无情了!”刘太后咬牙切齿的说道,她的眼中,早已恢复了往日的凌厉阴狠之色。

许酬坐在围子榻上,用火钳捣了捣火盆中的薪炭,炭火发出细碎的“噼啪”声,又烧的旺了起来。

她抬头看着半透明的竹篾窗纸上零碎晃动的斑点,那是被呼啸北风卷挟起的落叶投下的影子。她将自己陷在簇新的藕色吉贝木棉裘中,又慵懒的半眯着眼看着眼前的炭火。

书斋的门被推开了,一阵呼号的北风趁机灌入,陈琦拎着一壶温酒推门进来了。

许酬缩了缩脑袋,将身上的裘衣裹得更紧了一些。双脚也往火盆边挪了挪。

陈琦将酒壶搁在了火盆边沿上,又从怀里掏出了两枚小杯,放在了一旁的矮几上。两人边斟边饮,有一搭没一搭的聊了起来。

“你倒是潇洒。这外面快闹翻天了,作为始作俑者却还有闲心在这里烤火。”陈琦一边斟酒,一边笑着说。

“古有卧龙先生,谈笑间,樯橹灰飞烟灭。今有陈许二人,换盏时,瓯鼎天翻地覆。”许酬打趣着,又从陈琦手中接过了酒杯,抿了一口,眉间舒展的尽是沉醉享受之态,悠然道,“与其东猜西猜,费心劳神的,不如在这里‘偷得浮生半日闲’。以后需要我们操心的事情还多着呢。”

陈琦听她说“陈许二人”,又说“我们”,心中不免对这样的亲近很是受用。他眯起眼睛,慢慢转动着酒杯,看着浅黄色的玉酿在杯中轻轻摇晃。

陈琦又感慨道:“真没想到,这声讨太后刘氏的檄文,居然是游九言写的!”

提到这个,许酬想起自己先前对游九言的猜疑,有些愧疚,说:“是啊,之前是我错怪了九言兄,以为他早就追随了太后,没想到他竟是相党的人。九言兄这一篇檄文如此正聋发聩,敢为天下先的发出反抗太后的声音,勇气可嘉!”

“你也不必自责。难得见你有点失误,倒是叫我觉得舒心一些了。这样才像个正常的年轻人嘛。要不,真成老狐狸了!”陈琦笑的眉眼弯弯,打趣着许酬道。

正说着,许三伯推门进来禀道:“少爷,陈先生,那位来了,正在前厅等着。”

许酬与陈琦惊讶的对视了一眼。

返回首页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Copyright 2021宝石小说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