刀直指向被pào火洗礼过一遍的山坡。这是大理军第一次和蒙古鞑子jiāo手,许胜不许败,否则对于将士的士气肯定是一个不小的打击,尤其是大理军的将士有很多都是真腊人,当然没有华夏本土将士靠得住。
所以这几名在前线负责指挥的旅长刚才见着冲击队伍有想要崩溃的迹象,毫不犹豫的带着人扑了上来,现在火pào及时跟上,更是让他们看到了拿下这山坡的可能。
整齐的杀声在旅长身后响起,大队的明军将士犹如浪潮扑上来。
“杀南蛮!”一名伊尔汗国将领此时也在bàozhà的余波之中站出来,手中的刀举起,幸存的伊尔汗国士卒怒吼着跟在他身边冲击,只不过相比于上千人的明军,这仅剩的一百多名伊尔汗国士卒,身影未免有些孤单。
浪潮一般的明军将这区区一百多身影彻底吞没。
蒋绍轻轻松了一口气,不顾亲卫们的阻拦,大步向山坡上冲去。山坡上遍地都是明军和伊尔汗国将士jiāo织在一起的尸体,这些生前互为敌人,浴血厮杀的将士,死后安宁的躺在一起。那一面蒙古鞑子的旗帜已经被撕成碎片,飘落在蒙古人曾经坚守的土地上,火pào轰击之后的坑洼遍布整个山坡顶端。
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
蒋绍明白这个道理,所以他给下面的旅长们下达了死命令,必须半个时辰之内拿下山坡,因为半个时辰算起来也就是两次进攻的时间。如果两次进攻都拿不下,恐怕之后也不用打了。
不过好在落在后面的辎重队伍及时将火pào送了上来,而几名旅长也都毫不犹豫的顶在了最前面,让所有将士死战不退,竟然出乎意料的直接突破了蒙古人的防御或许那劈头盖脸的pào击也让蒙古人有些发懵,他们怎么都没有想到南蛮子竟然会在这个刁钻的时候甚至不顾自己人的伤亡直接开火。
突破了东侧山坡只是突破了敌人侧翼的最外围防线,不用蒋绍吩咐,明军将士已经向着更远处更多的敌人发起进攻。
而蒋绍有些颤抖的拿出千里眼。在远处那一片山谷之中,杀声不断,而象征大明的赤色龙旗虽然缓慢但是没有丝毫停顿的向前推进那是狄孟亲自率领的另外一支队伍,至今向南侧谷地发动进攻。正是因为有他们的牵制,所以蒋绍能够轻松的拿下这东侧的山坡。
而现在东侧山坡被突破,谷地上方蒙古军队侧翼顿时暴露出来。或许这边隆隆的pào声就已经算作一个信号,所以在谷地那边进攻的明军将士bào发出一阵又一阵的呐喊声,赤色龙旗疯狂的向前推进。
“杀鞑子!”从东侧山坡上席卷而下的明军,直接冲入蒙古军队的阻拦阵型之中,同样也是仓促布阵的蒙古军队顿时一片混乱。
蒋绍轻轻吸了一口气,看着周围茂密的山林。
高树坡,这一个名不见经传的山坡,需要大明将士流多少血?
新书上传!(不要订阅)
新书《权倾南北》已上传,本书预计六月初完本,亲们多多支持新书哦!
之后是为了凑够一千字好发出去
第六百六十二章为有源头活水来(下)
PS:新书《权倾南北》上传求收藏
大明皇宫正殿,紫宸殿。
“陛下驾到!”一声高喊响起。
所有臣子都屏住呼吸,用眼角的余光追着那一道屏风后面转过来的身影,而到看到叶应武站在龙椅前的时候,文天祥和刘师勇同时率先躬身,而文武百官紧跟着躬身行礼。
“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
“诸卿平身,”叶应武双手一抬,自己也坐在龙椅上,“今日大朝会乃是天下百官来朝,诸位卿家和朕,也是许久未久了啊。”
百官之中传来低笑声,陛下调侃,大家当然得配合着笑两声,至少说明今天陛下的xìng情似乎很不错。站在前面的文天祥和刘师勇下意识的对视一眼,不知道叶应武葫芦里卖的什么yào,难道陛下已经胸有成竹了?
不过不等文天祥他们去细细揣摩,叶应武已经笑眯眯的开口:“诸位卿家,此次前来肯定有诸多事宜需要禀奏,那就开始吧。”
文天祥轻轻咳嗽一声,向前迈出一步:“启禀陛下,臣有本要奏。在过去十二个月之中,我大明将士奋勇杀敌,取得了北伐的胜利,克复燕云,拓土河西和辽东,使得我大明之疆域从大河一直向北拓展到长城,从山西岢岚河谷一战之后,长城以南已无蒙古鞑子之踪影,汉唐之土地尽复我大明所有!”
整个大殿上顿时安静下来,所有人都默不作声的静静听着,就算是他们有再多的小算盘,都必须要放在这一件事情后面,因为北伐的战果已经出来几个月了,甚至就连阵亡将士的抚恤也已经全部完成,按照大明惯例,论功行赏应该是紧跟在抚恤后面进行的这有牺牲将士尊重、死者为大的意思,军中将士对此毫无异议,毕竟谁也不想等到自己战死的那一天,抚恤被一拖再拖。
而现在如果再不对北伐有功各部论功行赏的话,恐怕难以服众。毕竟朝野上下因为北伐的胜利可是着实振奋了一番,必须要给朝野、给军队一个足够的奖赏。
谁都不傻,不会在这个时候站到天下人的对立面。
叶应武点了点头,而吏部尚书汪立信和兵部尚书刘师勇同时向前一步:“启禀陛下,这是对此次北伐文官(武将)的功劳簿,还请陛下过目。”
这功劳簿叶应武倒是还没有看过,因为是张世杰和陆秀夫拟定的,所以叶应武也用不到提前看身在前线的张世杰和陆秀夫肯定比叶应武更了解实情,更主要的是叶应武相信他们两个不会干出来什么糊涂事。
功劳簿的最顶端赫然写着叶应武的名字,张世杰和陆秀夫虽然都是老实人,但是这一点儿拍马屁的功夫还是会的,更主要的是谁都不能否认,这一次如果不是因为叶应武毅然率领禁卫军北上顶在沁水,恐怕北伐就是以大败收场了,所以这首功落在叶应武的头上也合情合理。
对此叶应武只是一笑了之,自己有功,总不能学着朱厚照同志封自己一个“大将军”当当吧,那就未免贻笑大方了。
而在叶应武下面,列在第二功,实际上是首功的,正是两淮军第一旅的旅长徐晨。对于徐晨,叶应武当然早有了解,这个曾经以一旅之兵死守合蔡镇的勇将,是他亲自点将作为包抄队伍率先出击的,而事实证明徐晨也确实没有让叶应武失望,徐晨率领八百壮士扼守长城,古北口一战可以说打断了幽燕蒙古大军的脊梁,让伯颜和史天泽失去了突围的斗志,最后在犹如浪潮般杀来的明军面前举手投降。
Copyright 2021宝石小说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