绝艺如君天下少,
闲人似我世间无。
别后竹窗风雪夜,
一灯明暗覆吴图。
上文书说道七郎打猎偶遇猎户头儿赖子,相争猎物。七郎息事宁人,取走麝香,丢下猎物便走。想不到赖子不但不感激,反而暗自气恼。
赖子看着七郎的背影咬牙切齿。这麝香虽然贵重,得不到手不是最恨。最恨的田七郎这个态度,根本就没把他放在眼里。何况田七郎孤身一人,自己这边六七个棒小伙子,居然被他如此藐视!偏偏自己还就真不敢一声令下动手争抢——真怕打不过啊!您说这口窝囊气,这赖子怎么咽得下去。
赖子瞧田七郎不顺眼不是一天两天了,今日较上这个劲,又被人轻描淡写给挫败了。不由得心头是无名火起,暗下决心要找机会好好整治一下田七郎。吆喝一声,众人收拾香獐子去分,不必细表。
单说田七郎收了麝香,眼看天色昏暗,已经天交戌时,按现在说是晚上七八点钟吧。这南山也有个歇息的草棚,七郎这几日打了些山鸡野兔尽堆在其中。干粮和水也都在棚里,是为了打猎的时候不碍事。七郎因为连日来毫无收获,心情不佳,晚上还没吃东西。看看天色将晚,打算回草棚休息一下,吃点干粮再做打算。
这干粮也就是贴饼子,武承休那回吃了差点噎死的那种。田七郎是吃惯了,也不觉得难吃,三口两口吃了一个饼子。又拿出鹿皮酒囊,就着一小块肉干喝酒。山上夜间露中风凉,猎户们都习惯饮酒驱寒。虽然眼前已经是初夏了,但是深山里还是很冷的。七郎为人也没有什么爱好,还就是对酒有这么一点瘾。他从十来岁就上山打猎,开始就在山脚下活动,渐渐往山上走。技艺是越来越高,这酒量也越来越大。
话说七郎吃喝已毕,略有困意,就躺在土炕上休息。朦朦胧胧就在将要入睡之时,不知为何一阵寒意,七郎觉得浑身一个激灵,猛然醒来!他觉得有什么不对劲儿!
这在现如今就好解释了,第六感。虽然什么没看见、什么也没听见,但是知道有事发生。其实第六感也没那么神秘。就拿七郎打比方,他从小有家传的打猎技艺。虽然父亲早逝,但是手艺传下来了,老娘也督促着他练武。很早就得实践,家里穷啊,真得指望这半大孩子养家糊口。田七郎从小就在山中行走,玩耍也在山林间,打猎也在山林间。所以他的一些感官就特别敏锐。走在山上,那汗毛孔都是警觉的。多少丈远的地方出现一只动物,他就能感觉到。而且练就的能暗中视物,虽然不是天生夜眼看得跟白天一样那么清楚,但是比常人已经强之数倍。
七郎在屋里本来就没点蜡烛。这时候翻身坐起,就摸着黑放轻了脚步往外走。屋外微有月光,不远处似有树影晃动。忽一阵冷风吹过,遍体生凉。
常言道“龙行有雨虎行有风”,田七郎心里就是一动。但是脚步还是轻轻移动,往南面树丛的方向挪动。他是不敢轻举妄动啊,可是只听哗啦啦声响,灌木丛中缓缓出现黑影,田七郎定睛看得明白,正是一只斑斓猛虎!
老评书说老虎出场,您知道怎么说啊?先得介绍这个老虎:说老虎分三等,真正的老虎跟草虎不一样。头等虎一千二百斤,二等虎一千斤,三等虎八百斤。——这是传统的使法,现在人听着就觉得新鲜了,这养鸡听说有草鸡,怎么老虎还有草虎啊?其实根本没有这一说,这就是形容一下。至于说头等二等三等,这是过去的艺人耸人听闻之言。其实呢,老虎是有几个不同品种,但最重的据记载也就是一百八十公斤左右,有的品种小的,还不到一百公斤的体重。就算是最壮的老虎,吃得好长得胖吧,也长不到四百斤。一千二百斤,那得是牛!
传统说法形容老虎的外貌,也有这么一段熟套子,说老虎是:四个大牙按四季,八个小牙分八节,二十四根胡子为二十四节气;右耳下一撮红毛,避着太阳;左耳下一撮黑毛,避着太阴;脊梁上三十六个红点,按三十六天罡;肚子下七十二个白点,按七十二地煞;尾巴十二节半,十二节为十二天令,半节合闰月之节,尾巴下边一撮绿毛,叫压脚印;脖子底下一个“孝”字,不吃忠良孝子;脑门上边一个“王”字,汉光武封的兽中王。——这段话呢,也就是看个趣味,更不能当真了,哪有这么花哨的老虎,红毛绿毛的跟野鸡似的!老虎这个王字儿也是天生的,刘秀没封它之前也得是长这个样儿!又有道是:天有十万八千星斗,虎有十万八千毛孔——这就为博您一笑,不必较真儿,就是图个有趣。
书归正传。话说田七郎定睛观看面前这只猛虎,虽然没有千斤,可必定是一只头等的老虎。只见它:
头大耳小尾巴摇,
浑身上下织锦毛。
眼如铜铃爪似刀,
穿山越岭善蹿跳。
百兽胆寒皆惊惧,
常在深山逞英豪。
行路君子从此过,
谁人不夸好大的猫!
——这位行路君子心够宽的!那位说了,老虎出现这么紧张的时刻,你这说书的怎么净打岔呀!各位,其实田七郎一看见这只猛虎,身子长大,体格健壮,尤其是这一身锦缎相仿的斑斓虎皮,在月色中都能看得出油光锃亮,七郎的心里实在是太高兴了!因为这老虎也有健康的不健康的,年轻的年老的,你要是费劲巴力打一只体弱病衰的虎,这皮毛成色就差得很远,就不值钱了。七郎这可不是为了多赚钱,他心里是惦记打一张好皮子来回报武承休之情。
那么老虎看见七郎呢,嗬,它也高兴啊!前文书不是交代了么,今年水草不丰满,有点子干旱,食草动物就少了,那么食肉动物的食物就不充足。这只老虎,饿了好些天了,心里着急啊。一般它也不往猎户棚子这边凑活,这是实在没饭辙了,把这个地方想起来了。这里偶尔有人出没,老虎是知道的,今晚就是来开餐的。一看七郎,嚯,这八尺多高的身量,又壮实。这一顿都吃不完,还能打包带回家!所以老虎高兴。
但是老虎运势欲扑之际,再一看七郎,嗯?这个人怎么比我还高兴啊?我可也不是头一次吃人,一般人迎面看见我就已经吓瘫。要是受惊之余还能撒腿逃命,那就算好汉子了——那也没我追得快!这人什么毛病,不怕,不走,还把棍子抄起来了!
田七郎拿哨棒在手,心里有了几分安定。打虎可不能用箭射,用刀砍,身上扎一个窟窿这整皮子就糟蹋了。所以要用棍棒。
这老虎心里恼怒,不由得肩膀往后一挫,作势欲扑。猫科动物都是这样,扑之前先往后缩一下,这是蓄势,为了后腿能使上劲儿。老虎运足了气力,猛然间一声咆哮,跃向了田七郎。七郎只觉一阵腥风直扑面门,拧动身形轻巧巧闪开。一人一虎在月光下就斗在了一起。
这一场好斗,那猛虎,窜如灵猫扑鼠;好七郎,身似猿猴跳涧;两三个照面之间,七郎腾身纵起,刚刚好就骑在了虎背之上。探左手牢牢抓住颈子上的皮毛,右手哨棒照定脑门侧面就打。人有太阳穴啊,其实老虎也有,头骨都是动物最结实的骨头,但是头骨的前面颅板比较薄,左右太阳穴位置也比较脆弱。七郎久惯行猎,知道这一类动物的弱点。所以几棒砸下去,老虎就蔫了。软绵绵塌倒在地,口鼻淌血,是气绝身亡。
哪位说这么容易吗?对,就这么容易。七郎是咱们这部书的书胆,论武艺就没有比他高的。他打死一只老虎那可以说相当轻松,甚至都未曾遇到险状。当然我也可以给您说个拳套子,讲讲七郎怎么闪展腾挪,累得气喘吁吁——但如此一来就把七郎看低了。他打虎,那就是三下五下,完事了。
七郎打死老虎,心情愉快。想到上山已有多日,恐家中老母惦记,干脆收拾了东西,连夜下山。不过其他的猎物暂时就不能拿了,挂在通风的地方,做上记号,回头再来。最重要的是把这只虎扛下山去。
各位,前面咱们说了,老虎有一千多斤那是夸张,最多三四百斤。可是三四百斤也不是普通人能抗起来的。一般打到大野兽都是四蹄攒起捆好,穿心杠子担起来,四个人一起抬着,这才能走呢。七郎不管,把这老虎前腿抬起,转身往自己肩膀上一搭,背起来了。
此刻夜色清凉,七郎背着老虎下山,油然间想起上次背武承休下山来了。好么,这也差太远了。武承休才一百来斤,这老虎有他三个重。武承休腿是盘在七郎腰间,像背小孩子那么背着。老虎可不行,身长有两米多呢,比七郎长出一大块,得把腿往上绑好了,免得拖在地上拖坏了皮子。可是这俩虎爪是搭在七郎双肩头,七郎侧脸儿一看,这大爪子!嗯,武公子的手是比虎爪好看多了——这不废话吗!
七郎虽有神力,但是从双虎岗南山到北山,再到山下,这可费时候。中间也休息了那么一两次。等到了山下,天已经微亮。七郎却不疲倦,一门心思赶快回去看看娘和小虎子。
村上人习惯早起,天色微明,河边就已经有不少的妇女在那打水洗脸,或者淘米做饭的。七郎一进村子,大家就看见了,嚯,好大一只老虎!有那好事的过来探问,七郎也高兴,就随口说是给城中武公子送去。他原来是什么打算呢,回家跟母亲打个招呼,然后把老虎送到田庄上,就算完事。别说虎皮,就是虎肉虎骨都值钱,就整个儿地给了武公子,田庄上也有人会拾掇,自然妥当。
可是村人这么一嚷嚷,大家就把七郎围住了。别看这村里有一半儿都是猎户,可是谁能狩猎猛虎啊!这只虎,比七郎自己以前打过的两只都大,又壮实,皮毛又好看,谁不来看热闹啊。村邻问长问短就把七郎耽搁住了,田母和小虎子也闻讯赶来,见七郎安然无恙,自然一家欢喜。七郎见了母亲和义子,也放心了,他就转了个念头,想把虎送到武家宅子上去。
七郎对母亲言讲,当初收了武公子的银子,老虎也应该交到宅上,两下说清。其实他心里还是盼着能见武承休一面,这一点他自己都没意识到。
田母只是担心儿子劳累,倒没想别的。心说送就送去吧,这就是个断交由头,当面说清楚也好,省得那公子往后又来缠。就答应了。
七郎背虎进城,小虎子看热闹,也跟在七郎身后蹦蹦跳跳挺得意的。更有那好事的村民跟在身后,他们也高兴,村子才多大啊,我们村出了打虎英雄,这是人人面上有光的事情!所以大家跟着看热闹。进了辽阳城,走在四方街上,这动静可就大了!城里人更觉得新鲜啊,都说山里有老虎,可谁亲眼见过呀!轰动了多少人出来看,更有孩童跟着欢笑不已,整个街道上就好似举行什么盛典一样,夹道欢迎呐!这声势把七郎也弄懵了,他也未曾想到会是这个场面!
早有人腿快,飞跑去武宅报信,说猎户田七郎给武大少爷送来整个儿的一只大老虎。武承休南窗高卧,无精打采刚起床。突然有家人飞报,说田七爷送老虎来了,把承休惊得蹦起来就往外跑。
武家开了正门,家人有爱热闹起哄的,老宅里有现成的鼓乐喊来一班,站在门口吹三通打三通,来了个鼓乐相迎。这派势可大了,县太爷上门也未必有这个待遇。
武承休亲自站在门口迎接,只见众人簇拥着田七郎。但见七郎身背一只斑斓猛虎,站在自己的面前,真有天神之态,不觉看呆了。七郎这才把老虎从身上解下来,放在门口台阶之上。武家有五六个强壮的家人搬的搬抬的抬,才把老虎弄进门去。
门外依然是围满了人,阵阵喧哗,管家李应见众人不走,干脆就吩咐打赏。武家也是要面子的,拆几吊钱往外就撒,小孩子们追着抢钱,倒好像过年一般。
这样武承休才得空把七郎让进宅内。七郎不肯往里走,站在二门上便说道:“公子厚情无从回报,老母严令不可不尊。如今侥幸猎虎一只,勉强抵偿。你我,从此便无拖无欠了。”
武承休听见此话心如刀绞,听着意思哪里是送虎来了,分明是跟自己绝交来了!从此再无拖欠,即是从此再无往来,这如何使得!
然而话已说尽,武承休再不开口,七郎便要转身离去!
这正是:但恐恩义难决断,千丝万缕几般情。欲知七郎能否与承休剪短缘丝,且听下回分解!
Copyright 2021宝石小说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