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恩?怎么会是你?”门口出现的人出乎了孟辉的想像。
“奴才王承恩叩见殿下,殿下千岁,千岁,千千岁。”门外的人是白天一直在照顾着他的王承恩。
“你怎么来了?王公公,我好像已经吩咐过别来打搅我了吧?”孟辉眉头微微皱着问道。
“回殿下,殿下已经有两顿没有吃东西了,奴才实在是不放心,所以。。。”
“你告诉皇兄了?”孟辉问道,宫女太监已经催过了几次,他都给回掉了,还让宫女太监都不要去烦扰朱由校,他现在可不想朱由校成天没有事情就往他这里跑,那样他还不要烦死了。
“没有,奴才已经听那些属下们说过了,殿下希望好好休息不希望因为一点小事就去烦扰皇上。所以,奴才特地带了一点吃的东西,殿下这么久没吃东西,想必早就饿了吧。”
这个时候孟辉才注意到王承恩脚边的一个食盒,他饿吗?其实不饿,为什么呢?很简单,因为房间里有很多的点心,而且他现在年纪小吃的并不多,加上身体刚刚改造完毕,不是很需要补充营养(这点他自然是不知道的)。
“进来吧,我还不是很饿,不过,少吃点也无妨。”
“是,殿下。”王承恩恭敬的等孟辉先转身进房后才跟了进去,顺手也把门给关上了。
王承恩带的食盒不大,里面也就两层,总共是一碗粥和4样下粥的小菜。花样不多,量也适中对于10岁的小孩子来说已经足够了,撑的孟辉直打饱嗝。
“殿下吃的还满意吗?”
“满意,非常的满意。”废话,皇宫的厨师也就是御厨啊!这样的水平在21世纪绝对是在一些大饭店里当主厨的料,一般老百姓想吃的话要么有关系,要么自己家里能做,否则。。。挺难的,但是王承恩的话问的倒是挺奇怪的,似乎好像在告诉孟辉,朱由检以前是吃不上这样的饭菜的,对此,孟辉不由得心上加了点紧。
“满意就好,殿下可知道这些菜肴的名字吗?”
“不知道。”孟辉摇了摇头,但又加上了一句:“不过,有必要知道这些吗?”
“殿下说得是,对殿下来说,的确是没有这个必要。”王承恩有些尴尬的笑了笑。
大明的宫廷戏看了不少,单单说这个崇祯的就看过两部分别是《江山风雨情》和《谁主中原》,感觉上扮这个王承恩最像的还是王刚,而现在,历史上的这个名人就在自己的眼前,孟辉便上下打量了起来。
王承恩历史出生年月不详,只是知道是在1644年陪崇祯死的,根据历史的一些记载,估计死的时候至少有50岁以上,而眼前的这个王承恩,身材不高,也就1米6的样子,看年纪大约40岁上下,从这个时间上估计,他应该是60左右死的。如果没有那北京破城,崇祯上吊,也许他还可以活的更长吧。王承恩的皮肤很白,也许是因为宦官太监的关系,生处于皇宫大内,职位也不低,薪俸高,保养的也不错,虽然已经年纪40却丝毫也看不出有一般40岁的人特征。宽额头,浓眉大眼,再年轻个20岁的话不失为一个英俊小生,再读个几年书,入朝为官,光宗耀祖也并不是梦想,可惜。。。
“殿下,奴才是否有什么不当之处,殿下何以这么看我呢?”王承恩微笑着说道。
“哈哈,没什么,没什么。”差点被人当成了兔子,孟辉顿时觉得尴尬不已。
“是吗?”王承恩的话给人的感觉就是那么的平和,让人根本不知道他到底是话如此呢还是话中有话。
“是啊!我只是对王公公有些好奇。”
“好奇?殿下这话从何说起啊!奴才能有什么让殿下感觉好奇的地方呢?”王承恩的脸上第一次显现出惊讶的表情。
王承恩的话倒是让孟辉回想起了在网络上看到的一些关于王承恩的评价和记载。
太监在历史上似乎永远是搁在阴影里的灰色爬虫,满腹坏水、从精神到肉体都充满了霉味。其实他们一样有自己的生活,人们的歧视、生理上的残疾引发的心理变化以及在尔虞我诈的环境里为保全性命而做出的必要防卫使得太监似乎越发可憎,这其中王承恩应该算是一个另类。
自古太监贤良者少,奸邪者多.然而王承恩的确算是个异类.他身为卧底监视主子又帮助主子登上帝位,可谓忠奸难辨;他卑贱之至又权倾朝野,让内外大臣又敬又怕;他忠诚无比却也坏事做绝,使崇祯皇帝又爱又恨;他不阴不阳却与美女陈圆圆互生爱怜……
现存的王承恩墓仍然保留了完整地保留了三通石碑,这其中便有顺治皇帝为了褒奖王承恩“贞臣为主,捐躯以从”撰写的两通石碑。
Copyright 2021宝石小说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