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知道王爷找子明来所为何事呢?”段子明的最大特点就是手握长枪,腰部悬挂这宝剑,一副随时都准备动武的样子。当然,这个是与朱由检相识并成为其卫队长之后的事情了,说起他手中的长枪,据说是得到了岳飞的后人传授的岳家枪法,至于真实性到底如何我们就不得而知了。
“还有多久才可以到达广州呢?”
“回王爷,目前的风向是西北方向,我们处于顺风,如果风向可以保持在顺风的样子不变的话,大约3个时辰之后我们就可以抵达广州码头。”段子明稍微想了一想后回答道。
“哦?还要3个时辰啊!”朱由检点了点头,不再说别的,6个小时啊!如果是在21世纪,6个小时,坐火车都能跑上千公里了。坐飞机,半个美国都飞过了,而现在,从海口到广州,我们看到的地图上也就只标了大约324海里(600公里)的距离,这都走了差不多一半了,居然告诉他还要3个时辰才可以到,唉,速度啊!
“王爷,卑职有几句话不知道当说不当说。”
“说吧,咱们的关系如何我不用多说吧,以咱们之间的关系还有什么当说不当说的事情呢?”
“是,王爷,卑职左思右想,实在是不明白为什么王爷不如以往那样在雷州卫下船,沿陆路返回广州而是偏偏选择了海路坐船回广州,海上这段日子风高浪急,行船极为不安全,天气变化实在是无法预测,王爷又是万金之躯,若有个什么。。。卑职即使死上千万次也不足以补偿这个过失啊!卑职。。。”
“子明,我知道你的意思,你的好意本王心领了,其实今天选择走海路会广州也不过是一时的心血来潮罢了,坦白的说,我是真的有一些紧张。”
“紧张?”段子明一愣,他已经不知道有多少时间没有听到朱由检说起这两个字了,在他的心目中,朱由检简直就跟神一样,对此次出征辽东他绝对是信心满满的,却没有想到会在这个时候听到朱由检提到这两个字。
“王爷,子明不明白,以王爷的盖世功绩,区区后金又岂非会是王爷的对手呢?就连那些西洋人不是都被王爷给收拾的服服帖帖的吗?”
“事情并不是如你想像的那样,对了,本王此次改变行程,雷州那里的布置是否都已经取消掉了?”
“都已经用飞鸽传令下令取消了。”
“那就好,至少这样将士们就不用因为本王这个临时起意的荒唐决定而受累了,好了,回到正题,你觉得奴尔哈赤这个人为人如何?”
“奴尔哈赤?他不是我大明的心腹大患吗?王爷何故会提起他呢?”
“其实,越是心腹大患,越说明此人的本事,如果不是这样,奴尔哈赤岂能猖狂到现在呢?要知道,奴尔哈赤自我大明万历四十六年以其所谓的七大恨为由向我大明开战,至今为止也不过10几年的时间,我大明辽河以东的土地便已经全部进了他的口袋,单单我皇兄登基这将近6年以来,就丢掉了辽阳,广宁等地。奴尔哈赤南下道路可谓全部打通,如若不是孙承宗老大人临危受命出使辽东,整顿军马,构筑防线,只怕奴尔哈赤早已经兵临山海关城下了,可叹阉党做乱,孙承宗老大人愤而求去,本已经稳定的辽东局势又趋于恶化,阉党祸国害民,该杀,该杀啊!”朱由检一脸悲愤,仰天怒吼了几声。
“可是阉党势大,又把持朝政,想除掉他们绝非容易之事。”段子明忧虑的说道。
“不错,阉党势大。所以,本王才需要忍耐,以便于有朝一日,替皇兄除此大患。不过,现在本王想要问你的是,以子明所见,为何我大明国土辽阔却屡屡败于这个崛起于黑山白水10数年的游牧民族,后金全部人口也不过百万而已,可以用于作战的兵力不过10几万人,而我大明人口何止亿万,兵马早在百万以上,但交战数年来,被杀害,掠夺的人,牲畜何止百万,兵力折损累计达数十万,仅仅总兵就战死了10几个,至于粮草,军饷,其他东西的损失更是数不胜数,子明可能为我解惑否?”
“请恕子明才疏学浅,无能为王爷解惑。但是,子明有一点个人的想法愿献于王爷,若子明言语有不恭之处,还请王爷见谅。”
“恩,说吧,我不会怪你的。”
“以子明所见,我大明之所以屡战屡败,原因无非是朝廷用人不当,边务废弛,以辽东为例,卑职听说,那里的士兵经常拿不到饷银,有时候长达数个月之久。不只如此,士兵所用的武器朽坏,滥竽充数数不胜数,在辽阳未陷落的一次阅兵中,3万受阅官兵中有2万打扮如乞丐一般,士兵所用的长矛只要抖上一抖,长矛的头就会掉下来,杀牛祭旗饿屠牛刀都是生锈的,杀了三次才把牛杀死,诸如此类的种种还有许多,所以。。。”
“就这些?”朱由检一边听着一边眉头紧皱着问道。
“卑职大胆犯上,还请王爷治罪。”段子明以为朱由检生气了,赶紧跪下来请罪道。
“起来,起来,本王不是说了嘛,不会怪罪你的。”朱由检脸上由眉头紧皱而显出微笑,一边说一边把段子明扶了起来:“其实,子明还是没有说到重点。”
“还望王爷赐教。”
“赐教倒是不敢当了,心得体会倒是有一些,正好与子明分享一下。”朱由检稍微停顿了一下,整理了一下脑海中的思路:“自我大明立国至今,已经有250年之久了,朝廷用人不当固然是辽东局势恶化的原因之一,但追根究底,根本的原因还在于我大明的体制问题。”
“体制?”段字明一惊,这可是涉及到开国皇帝的问题了,连他也不敢随便接口了。
“不错,正是体制,以我大明而言,文官可官居一品,而武将最多也就二品左右,一品,二品差距依然是天地之别了,古人常言道,文能治国,武能安邦,说明文臣武将都是一样的重要,我大明之所以如此,无非就是怕武将执掌兵权后乘机造反作乱。所以,平时兵权都是执掌在文臣或是皇帝的手中,战时,则有文臣或太监充当监军,对行军作战多有阻碍,这样做的危害显而易见,用将者,本来就是疑人不用,用人不疑的,既然不相信他又何必让他领军,该放手让他去干一场的时候却不放手,那莫如索性不要给他兵权不是更棒吗?这样不就一了百了了吗?子明,你说是也不是?”
“子明得遇王爷,此生无遗憾矣。”朱由检发自内心的话让段子明感动非常。
“要想改变这一切自然是首先要从上面做起,如此才能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而要打破我大明屡屡战败的命运就必须打破太祖定下来,沿用至今的规矩,全面提升武将的地位,现在的百姓但凡能读书的莫不以一篇锦绣文章以入朝为官为荣耀,而他们却并不知道,一个国家如若没有强大的军事,防御力量,纵然你的锦绣文章写得再好,你读的书再多又有何用?难道说敌人都打到你的面前了,会因为你吟几首诗,写几个字就会乖乖的退兵了不成?荒唐,此乃无知的想法。在当今的世道,实力就代表了一切,你的实力强大了,别人就不敢轻易的动你,蒙古屡屡犯边,后金敢跟我大明叫板,他们依靠的是什么?子明,你说。”
“是。。。是实力。”
“没错,是实力,圣贤书要读吗?当然要读,但首先是建立在一个国家能真正保护他的子民的基础之上的。当然,提升武将还有士兵们的地位并不是只提留在口头上的,而是要付诸于实际行动的,要做的事情是非常之多的,比如,武将只要忠心为国者就可以执掌兵权;在对外作战时候可以依据实际的战争情况授予临决断权;武将的地位也可以官居一品,可以入阁;严禁任何部门克扣士兵的粮饷,纵然是确实因为某些无法抗拒的原因也必须向士兵们说明情况并且明确日期;成立全职士兵军队以取代目前的屯田兵役制度;组建平时务工,务农,闲暇时候进行操练的全民兼兵体系;对参军的家庭,当地官府要给于重点的照顾,家中若是缺乏劳动力的也要由官府出面雇人帮其耕种其土地,使前线将士无后顾之忧;战死的士兵必须得到足够的抚恤金;还有兵器,马匹等等的作战物资要全面更新,再也不准出现抖动几下长矛的头会掉落,屠杀牛的屠牛刀居然是生锈的,身无盔甲可穿如同乞丐一般等等这样的事情发生。。。”
“王爷所见令子明茅塞顿开,可是,依照王爷最后所提的几条,这花费可是要。。。以我大明目前的国力恐怕是。。。”
“是困难一些,不过,你记住,方法是死的,但人是活的,只要从体制上进行了改革,连带着国力,军事力量增强的同时,经济也会随之好转,到时候就会形成一种良性循环,到那个时候,哈哈。。。”
“王爷所见甚是,子明佩服。”
“恩,那个时候光宗耀祖就并不只是做官一条路了,我大明横扫天下,天下一统的时候也就不远了。”
“横扫四方?天下一统?子明不是很明白,难道。。。”
“不明白的话,以后你自然就会明白,记住,后金也好,蒙古也罢,都还不在我的眼中,也不会是我大明的主要敌人,我大明的主要敌人另有其人,记住了哦。”
“是,王爷,子明记住了。”
“旋风卫队已经准备好了吗?”
“都已经在韶州卫恭候王爷的大驾了。”
“很好,你先下去吧,往后的日子,能安心休息的时候估计也不会很多了,趁现在多休息休息吧,本王还要想一些事情。”
“是,子明告退。”
段子明走后,朱由检继续对着大海出神,这几年的风风雨雨,点点滴滴就像一部播放机一样在他的脑海里缓慢的打开,把他拉入了回忆的世界里。
;
Copyright 2021宝石小说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