皇上走了,御书房也回复了宁静,赵南星7人也开始离去,一路上急匆匆的,谁也没有跟别人说话,一直到来到了午门之外,7人才长出了一口气。
“各位大人,皇上的旨意,本官不能违背,请恕老邹我先走一步了,这几日还望各位不要来我这里。”
“邹大人慢走,皇上的话还望切勿放在心上啊!”杨涟说道。
“多谢杨大人挂怀,老夫经历了那么多的大风大浪,这点老夫还不会放在心上,皇上旨意言犹在耳,本官不能不遵从,先告辞了。”
“慢走。”
送走了邹元标,崔景荣,也紧接着走了,剩下就轮到孙慎行了。
“孙大人先请留步。”
“孙老大人有何指教?”孙慎行停住了离去的步伐,转过身来看着孙承宗说道。
“皇上希望颁布的圣旨能够写得好一些,不知道孙大人可有副案?”
“对孙老大人,本官还真不敢欺瞒,说实话,没有,皇上当着文武百官的面宣布的事情这么惊人,纵然圣旨写得再好,只怕这个事情已经为天下所知,任本官再如何润笔只怕也无法阻止那些应该会发生的事情,唉,难啊!孙老大人可有高见?”
“高见是没有,我只是担心皇上给了粤王一万的京军精锐做为府兵,虽然粤王是皇上的亲弟弟,但是人心隔肚皮啊!武宗皇帝时,皇叔宁王造反所凭借的不就是这府兵嘛,如今这件事情实在是让人忧心啊!”
“是啊!天下番王私军数量已经非常的少了,而且被朝廷严密的控制着,皇上为了粤王此例一开,只怕天下番王都纷纷效仿,到时候终究是个隐患啊!目前我大明外--辽东有新崛起的后金在屡犯我边关,杀我百姓占我城池。北有大明心腹大患之蒙古,内如今又有如此之多的事情,实在是。。。唉。。。”孙慎行重重的叹息着。
“算了,孙老大人,各位大人,本官还要回去细细思量圣旨该如何拟,先走了。”
“辛苦孙大人了。”
“好说。”
“那我们几位也快点回去吧,发生的事情实在是太多了,有些事情不及早准备是不行的啊!”杨涟说道。
“准备是必然的,不过,杨大人你。。。还是算了。”
“周大人有事情还请明说。”
“这个。。。”周嘉谟迟疑了一下,四下看了看,看到没有什么外人:“这是皇上交给我的处罚名单,很不巧的是,这上面就有你杨涟,杨大人。”
“什么?我?”杨涟虽然心里隐约为了上次那件事情有了一些准备,但是还是被这来的太快的处罚给震惊了。
“是的,皇上在上面特意注明了杨大人你将被贬往广东在粤王手下为官,至于官职则要看粤王的意思,杨大人。。。”说到后面,周嘉谟看到杨涟的身体都晃动了,紧张的问道。
“没。。。没什么,请让我一个人静一静。”杨涟瞬间就好似老了许多,步履有些蹒跚的向远处走去。
“唉。。。”周嘉谟摇头叹息许久,跟孙承宗拱了拱手,向另外一个方向离去。
“粤王封王是大明之福还是祸事,上天啊!你的意思到底是如何啊!”孙承宗仰天叹息,眼中不自觉的泪水都流了下来。
。。。。。。
天下的番王有多少?不清楚,在什么地方?这倒是知道的,那好,你看吧,从京师往四面八方去的官道上,到处都可以看见飞速奔驰的马匹,而且全都背着黄色的小包包,知道他们是谁了吗?什么?还不知道?真是够笨的,告诉你吧,这些就是前往各地给番王们颁布皇帝旨意的太监们,少估算一下,这些人也有几百个之多,唉,老朱家实在是太能生了,挺佩服的。
山西,陕西,京师,山东,江苏,浙江,湖广,广西,四川,河南,江西,福建,广东,哦,广东没有,有的话也都被朱由校另外找地方安置了,朱姓番王的分布还真是广泛啊!以那个时候的交通工具和信息的传递速度,几百万平方公里的国土想真么搞一下还真的不是那么简单的事情,不过,还好,换马不换人,专人找专人,快则一两天,最慢的二十天左右,所有的番王们都接到了皇帝颁布的圣旨,哦,对,又忘了,这颁布的还只是朱由校前几天早朝颁布的圣旨,也就是封孟辉为粤王那次,瞧瞧,我说中了吧,第一批几百人跑了还不到4个时辰也就是时不到,第二批的几百人又上路了,唉,皇帝不急,急死太监啊!够折腾人的。
哦,说来说去,都忘了介绍一下现在的时间了,穿越来这里的时候是9月零几天,在宫里呆了一个来月,又是看王安,又是上朝跟皇帝斗,跟大臣比脑筋的,等到这些圣旨想番王们颁布的时候已经是十月二十三号了,好巧哦,正好是我们主角的生日唉,这当然是要好好的庆祝一下的了,不过,这个先放在一边,还是先看看番王们的动向吧。
从十月二十三号颁布开始,山西,陕西的番王陆续在5到8天之内收到了皇帝颁布的圣旨,平凉的韩王爷,西安的秦王爷等等大小数十个番王出奇的平静,这点倒是于孟辉原先的估计有些不同,咦?他们的目光在看着哪里?哦,原来如此,他们是在等待着那个人的反应,明白了。
洛阳,六朝的古都,见证了许多个朝代的兴衰和更替,最有名的便是唐朝。明万历之后,这里迎来了一位王爷,洛阳第一次拥有了两位朱姓番王,可惜的是,王有两位但出名的只有他,大明福王朱常洵。
朱常洵亦称福恭王。明神宗第三子。母郑贵妃恃宠,欲立其为太子,遂引起争国本。万历二十九年(1601)受封福王。四十二年就藩洛阳,得庄田二万顷,盐引千计。
算起来,这个福王已经就番洛阳六年多了,30岁离开父母来到异地,又是在年轻精力旺盛的年纪。从来没有出过京师的皇子一夜之间成为了有封地的番王,心态的变化是可想而知的,对复杂的社会没有什么经验又缺乏正确的判断力,学坏只是一个时间的问题。而更深层里的原因则是,朱常洵本来是万历最喜欢的郑贵妃的儿子,有希望立为太子的,但是大明皇室的祖制,群臣的反对。最终朱常洵在这场太子争夺战中以封福王而一败涂地。不过,这也已经拖延了10几年的时间,这也是万历直到朱常洛19岁才被封为太子的原因。
==============
第二更来了,提前预告,第二卷已经快完了,最后的收尾可能有点长,但这是情节需要,也是后面的一个大伏笔,对主角会产生重大的影响,也可以说这个伏笔非常的非常的,还是等大家自己去体会吧,最后说一句,多多点击,多多给推荐,多多收藏,你们的热情是我协作的动力,谢谢了。
;
Copyright 2021宝石小说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