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宝石小说>武侠修真>别样远征军> 1.抗战胜利;2.重返省城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1.抗战胜利;2.重返省城(1 / 1)

1抗战胜利中国第二次远征军从缅甸北部、滇西北向日军反攻。西进至甸北的远征军新38师于1943年12月29日攻克于邦。随后在新38师的配合下,新22师于1944年3月5日攻克孟关。后来两师合作,攻下瓦鲁班。配属于新一军的战车第一营与二十二师之六十六团所属步兵营,在3月3日的瓦鲁班战役中,迂回奔袭日18师团司令部,缴获其关防大印。1944年5月,中国远征军第二十集团军以6个师的兵力,向侵占滇西战略要地腾冲达两年之久的日军发动全面进攻。腾冲城墙是用坚硬的青石板砌成的,异常坚固。远征军以600多门大炮猛轰腾冲城墙,盟军60多架飞机也配合轮番轰炸,终于炸开南、北两个缺口。为远征军的进攻扫清了障碍。腾冲战役历时两个多月,全歼日军3000余人。第十一集团军6月1日渡过怒江,于4日攻克腊猛,围攻松山,到9月攻破敌阵,全歼守敌;又于11月3日攻克龙凌,20日攻克芒市,12月1日攻克遮放。1945年1月19日克复云南边境的畹町。1月27日,各路大军在畹町附近的芒友会师。会师后,滇西远征军回国。新1军与第50师南下,向缅甸境内的日军进攻。新1军先后拿下新维、腊戎;第50师先后攻克南渡、西保、南燕等市鎮。新50师自渡过伊落瓦底江以来,在三个月的时间里,挺进600公里,毙伤日军3500人。3月3日,中国远征军攻克乔梅,与英军顺利会师。自此,中国远征军与驻印军的任务胜利完成。中国远征军第二次入缅作战,中国驻印军伤亡1、8万人,歼灭日军4、8万余人,收复缅甸土地约13万平方公里;滇西远征军伤亡67403人,歼灭日军21057人。解放滇西全部土地约3、8万平方公里。中国远征军完成了战略大反攻的全面胜利。1945年8月15日,日本宣佈投降。汪秋平在道士死后,就和**青待在一起。她一时还不想回家。**青说,再等一阵,她和她一起回去。她还要进一步了解远征军的战况。有可能的话,想等赵长林回来。大家在一起处了这么久,希望他能平安归来,讲讲前方的战况。这正合了汪秋平的心愿。自从和赵长林认识以来,尤其是经过一段时间相处,这个人在她心里的地位越来越高、越来越重要。他外表高大、威猛,有一股男子汉的气派,这是一个年青姑娘所心仪的;他为人胆大心细,脑子灵活,心地善良。叔叔在的时候,他鞍前马后,按叔叔的吩咐办,他为叔叔的安危费尽心血。要不是他,叔叔也许活不到现在。从这方面说,他对汪家有恩。自分别后,她时时掛记着他的安危。她也希望他早些回来,能亲耳听他说说前线的战事;什么时候打到哪里?消灭了多少鬼子?其中有多少大官?我们有多少人阵亡?他带走的那些士兵都安全吗?她也想向他述说他走后的情况和自己对他的思念之情。她天天盼着赵长林归来。汪秋平对**青说;“大姑,赵哥他们不知打到哪里了?我们在这山旮旯里,什么消息都听不到。”**青笑了,说;“咋啦?想你的赵哥了呀?”赵长林走后不久,游击队也上了前线。**青的消息来源就少了。不过,她和当地的共产党组织有联系,前线抗日的大概情况她还是知道的。她接着说,“我听说,远征军已攻下腾冲,打下松山,把日本人打得屁滚尿流呢!至于你的赵哥到了哪里,他没有来信,我就无法知道了。”汪秋平脸红了,说;“大姑,什么我的赵哥呀?我就一直这么喊他罢了。在一起处久了,长时间没有消息,总想了解一下。”**青笑着说;“我就这么说说,你紧张什么呀?”她知道汪秋平对赵长林有好感,赵长林对她印象也不错。她想促成他们之间的婚事。可仔细一想,可能性不大。除了年龄差别比较大,他们的阶级地位不一样,赵长林出身农家,只是一个当兵的。而汪秋平出身富豪,大小姐的身份,有些娇气,他们之间门不当户不对,是不可能走到一起的。刚才那么说,只是逗逗她罢了。听了**青的话,汪秋平的心平静了。她本来想,要是大姑真能促成她和赵长林的婚事,她还是愿意的。可再一想,婚姻大事,须得听取父母的意见。叔叔不在了,自己孤身在外,不应该擅自决定自己的终身大事。2重返省城在日本宣佈投降后的第二个月,汪秋平和**青没有等来赵长林。**青要回省城汇报情况。两人于是结伴同行。她们一起骑着大黑马,一路风雨无阻,三天就到了。在汪家大门口,**青说以后她来看汪秋平;汪秋平问她家住在哪条街、门牌号多少,她有事好去找。**青说,她现在不知家里的情况怎样,还是她来找她好。两人就此分了手。这已是掌灯时候。汪秋平推开门,管家陈进迎了上来,她问了句“爷爷奶奶可在?”,陈进说;“大小姐你可回来了。老爷太太掛记死了。他们才吃完饭,在客厅呢。”她把马交给陈进。就一头进了客厅。两个老的正坐着说话,汪秋平一进门就哭了起来,跪到二老面前,泣不成声。老太太知道大事不好,一时没了主张。汪子嵩将她扶了起来,说:“我的孙女可回来了。不要急,天大的事爷爷顶着。你坐下慢慢说。”汪秋平坐到椅子上,止住了哭声,却流着眼泪,诉说了她这次远出的经过和叔叔的死。最后说;“我没能把叔叔带回来,连叔叔的师傅、我的师爷也搭进去了。”汪老太太一看只有孙女一个人回来,就知大事不妙。一听说儿子死了,眼泪就流了下来;她越听心里越难过,越听越感到将再也见不到儿子了,她经受不住老年丧子这个打击,竟晕过去了。小梅不知何时来到老太太身边,这时急忙把她扶住,边“太太,太太”地喊着,边掐她的仁中;汪子嵩也上前安慰,她才慢慢苏醒过来。汪秋平哭着说:“爷爷奶奶,都是我不好,没有让叔叔安全回来。”汪子嵩流着泪说:“我的孙女呀,这事哪能怪你呢?你能这么远去看到他,能和他待了这么久,听他说了那么多事,已经很不错了。我和你奶奶还得感谢你呢。”又对老太太说:“你要注意自己的身体。儿子是为了打日本,为国损躯的,也算死得其所。”他问孙女,“你叔叔最后有什么交待?”汪秋平把汪正豪的遗愿说了。并表示,歇几年安定了,她一定把叔叔和师爷的遗骸带回省城。她还述说了师爷为救她牺牲的经过,也说了黄大姑的丈夫为掩护大家撤退牺牲的事。汪子嵩听了,说:“日本人杀了多少中国人啊!他们终于投降了。否则,不知还要死多少人呢!”小梅一直在旁边流着泪,听他们说话。晚上,汪秋平叫小梅和自己睡,两人一起说了很多话,流了很多泪。三天后,汪秋平上了华灵观。除了把道士去逝的事告诉道长外,还把那把鸳鸯剑还给道长。她跪在老道长面前,奉上剑,讲了叔叔的前后情况和师爷胡吉志的事,讲了他们一起进腾冲杀鬼子的经过。说师爷是为了她才死的,她对不起老道长。师爷的遗骸要回华灵观。她保证办到。说着说着也禁不住哭了起来。道长接了剑,将她扶起来,说;“女公子不要自責。老施主失去一儿子,我道人失去一爱徒,他们都是为了国家安危而血洒疆场,善莫大焉。如今倭寇已滚出我华夏大地,我愿足矣!”汪秋平在省城住了10天,把爷爷奶奶安顿好,又回到文兴。她有几年没有回文兴了。文兴城没有多大变化,还是老样子。可她感到外公外婆、爹爹妈妈和舅舅都老了许多。爹爹和妈妈头上都有了白头发。令她高兴的是,表弟表妹都长大了、长高了。听到弟弟过逝的消息,汪正清很悲痛,他连着几天不说话,饭量也大减。朱必惠除了陪着流眼泪,就是说些安慰的话。许久没有看到女儿,现在回来了。他们都觉得她长大了,显得老成了。这对他们也是很大的安慰。汪秋平问那个肖春剑成家没有?朱必惠告诉她,成家了,老婆是城郊一地主家的女儿。自从汪秋平到省城后,两家便很少往来。一天舅舅朱必成来家,谈到当前的时局,说国民党和共产党可能要打起来。还说一山不容二虎,国民党要独坐江山,非消灭共产党不可。汪正清说,他们早就有摩擦了。国民党是容不得共产党的。现在把日本人赶跑了,要对付共产党了。他又对朱必成说;“现在是两雄逐鹿,不知鹿死谁手。兄弟你现在岗上,是国民政府的人。你要早作准备。要是共产党赢了,怕你将来不好过呢!”这话给朱必成敲了警钟。汪秋平在文兴住了一个月,父亲就要她回省城照顾爷爷奶奶。在她离开省城的那段时间,汪正清曾数次利用假期赴省城探望父母。住个10天半月又回到文兴。路远,交通不便。他每次都是坐朱必成的马车来回。他知道父母年纪大了。光靠下人是不行的,虽然他知道小梅、陈进都不错。但毕竟是外人。弟弟在的时候,虽然他不在父母身边,但总有希望,好像他的影子就在父母身边。现在弟弟确实不在了,希望就破灭了。对汪秋平来说。叔叔走了,叔叔的遗愿就是要她照顾好爷爷奶奶,这是她义不容辞的责任。只是这一去,就得长期待在省城。她有些舍不得离开这边的亲人。尤其是妈妈。妈妈也老了,不仅有了白头发,皱纹也一条又一条。俗话说,女儿是妈妈的小绵袄。她走了,妈妈的小绵袄就没有了。所以,走的那天,妈妈哭了,她也哭了。她还是骑着大黑马来回。

;

返回首页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Copyright 2021宝石小说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