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大人代为转奏皇上,如今河北未平,尚有铜马、尤来等逆贼作乱,且各路诸候也并未一一降服,待微臣彻底为皇上平复此地之后,定当立即搬师回朝,面见皇上!”想让自己回去,被朱侑、李铁等人陷害,步大哥后尘?刘秀可不是傻瓜,如今他羽翼已丰,倘若再让刘玄得逞,下场必定难逃一死!
“武信候,如今河北已初定,你还是奉旨回朝吧,你如此抗旨不遵,下官回去也不好交代呀!”传旨之人为难地说道,其实,他从一开始进入刘秀军中,就已是心中明了,看刘秀的大军军容整齐,声势浩大,足有十数万人之众,倘若回朝,这些兵马被皇帝收编,自古以来,又有哪个皇帝能容得臣子拥兵自重?那刘秀的后果必定不会太好。只是,皇帝交代的命令,务必要将刘秀召回,可是,自己势单力孤,又怎么与刘秀抗衡?来强的肯定不行。
“皇上既然派末将持节巡视河北,替皇上统一江山,末将自当尽全力而为!如今河北未定,末将又怎可半途而废?”刘秀仍是谦恭有礼地说道。
“武信候当真不肯回朝?”也罢,将在外,军令有所不受,他既执意不肯跟自己走,那强逼也是没有用的,说不得闹僵了还搭上自己一条小命,何苦来哉?
“待日后,收复河北,末将一定回朝领罪!”刘秀坚决地说道,口气不容置疑。
“既如此,那下官便照武信候原话回禀皇上,下官就此告辞!”还是快些离开此地为妙,免得惹火烧身!传旨之人想到这里,也不再客套,带着随从转身离去。
“大人慢走,一路小心!”刘秀在后面微笑着叮嘱,却引得那传旨之人打了一个冷颤。
“将军,就这样放他走?你不怕他回去乱说一通,到时……”邓晨在旁忧心忡忡地说道,而冯异则已是将佩刀拔了出来。
“放他去吧!无论他回去如何说,皇帝都不会轻饶了我们,留他在这里,反害了他的性命。”在刘秀心里,其实是极不喜征战,每次看到尸横遍野,他的心里便没来由的一阵心痛,这是冯异和耿彦他们所不理解的,在他们心中,战争——就等于杀伐!
“将军,如今进退两难,刘玄那厮又容不得我们。您也是汉室宗亲,何不顺应天命,一统江山?”耿彦性情豪爽,心直口快,与刘秀相识以来,对他的钦佩就越来越甚,在他心中,只有刘秀,才是真正的天子人选。
“对!将军,我们也早有此意!”冯异和邓晨也附和着,双手紧握,显得十分激动,他们等这一刻,已不知等了多久。
“将军,您一向仁厚,且兵法谋略无人能及,只有您当上天子,才是黎民百姓之福哇!”邓晨目光殷切,“难道您忘了,太学时那段关于天子的预言,您当皇帝,那是天命所归!难道您还想让千千万万的百姓受战乱之苦?只有您当了皇帝,天下才能统一,百姓才能安居乐业!”
“请将军称帝,一统江山!让百姓安居乐业!”其余的众将士纷纷跪伏在地,激昂的呼声响彻天地之间。
“皇上万岁万岁万万岁!”更甚者,耿彦干脆高呼万岁。
“皇上万岁万岁万万岁!”数十万大军齐声高呼,刘秀已是骑虎难下,只得点点头,抬手示意众将士起身。
此时正是更始三年(公元25年),刘秀在耿彦等人的拥戴下,于河北鄗城千秋亭称帝,建立东汉政权。
“恭喜皇上,贺喜皇上!”郭圣通心中激动万分,她所深爱的这个男子,如此受人拥戴,她也倍感荣焉!
“夫人不必多礼!”刘秀上前掺起郭圣通,心中却有些失落,如果,此刻与自己一起享受这份荣耀的,是她,那该多好!
称帝后的刘秀仍一如继往,并未因当了皇帝而得意忘形,依然与将士们同吃同住,与阴识、耿彦等人也仍是谦和有礼,这更让全军将士敬服不已。
所谓得民心者得天下,接下来,刘秀一举收服了铜马、尤来等地的农民起义军,一度被称为“铜马帝”,并收编了起义的十万大军,一举往长安进发。大军过处,各路诸候纷纷乞降,很快就打到了离长安最近的洛阳。
预料之中的,更始帝刘玄派了与刘秀一向不和的李铁前往洛阳驻守,他此举也是颇有深意,一来,自昆阳一战开始,李铁本就不服刘秀;二来,陷害刘秀的大哥一事,众所周知是李铁一手做成,为了保住自己的性命,李铁也会拼死与刘秀抗衡到底。
李铁可能从一开始就没有料到会有今日,他惴惴不安地领兵屯守洛阳,可是,探子报来的消息却让他寝食难安——刘秀的大军即将兵临城下!双方兵力悬殊,且他深知刘秀的兵法谋略都在自己之上,洛阳是无论如何都守不住的,但求能留住一条性命,便是万幸了!
正在愁眉不展之际,李铁的一个心腹李忠掀开门帘,凑上前来,小声耳语道:“将军,如今刘秀派了冯异前来攻打洛阳,将军可有退敌之法?”
“唉!敌众我寡,洛阳不易防守啊……”李铁沉闷地说道。
“将军,请恕属下说几句犯上之言。”看李铁示意他继续,李忠接关说道:“依属下看来,那刘秀来势汹汹,咱们的更始皇帝恐怕坐不了多久了……,咱们不如降了刘秀,求个保全之策?”
“此事我怎会不知?只是,皇上杀刘縯一事,我也参与其中,那刘秀定会记在心中,他为兄报仇,也必不容我。”李忠的话他早有考虑,只是无奈大错已铸成,悔之晚矣!
“将军且莫担忧,属下此处有冯异将军书信一封,请将军看了再说!”李忠说着,从怀中掏出一封书信出来。
李铁犹疑地接过信件,打开一看,果然是冯异亲笔所写,以前同朝为将时,他曾见过冯异的笔迹,是以一看便知。信中只字未提杀害刘縯一事,只说大军即将到来,劝李铁识时务者为俊杰,投靠刘秀,刘秀向来仁厚,定会优待于他。
李铁看罢信件,顿时大喜,但还是有些不放心,向李忠询问道:“这封信你从何处得来?”
李忠看出他心中的犹疑,忙回道:“冯将军日前曾与将军交好,知道属下对将军忠心耿耿,故而派人到小的府上送了这封信件,若是将军不信,小人甘愿以项上人头担保!”
听李忠这么说,李铁方才放下心来,写了回信,又在信中特别询问了一些归降后自己能得到什么高官厚禄之类的话,让李忠悄悄地捎给了冯异。
冯异接了李铁的信后,一边将李铁乞降的消息报告了刘秀,一边率兵攻打洛阳各县。刘秀自昆阳一战以来,对李铁的为人十分了解——反复无常、诡计多端!这样的人,若是留在自己军中,那将来的一天,定是一颗毒瘤;但若是不允他的投降,李铁为求自保,这会拼力抵抗,己方也会无端增加伤亡。
况且,杀害刘縯之事,那李铁可谓是“功不可没”!思及自己兄长之死,刘秀不禁心中悲痛万分,一条借刀杀人之计浮上心头……
本书由首发,请勿转载!
Copyright 2021宝石小说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