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打那日求于郑俨实则威胁郑俨之后,雪晴宫一直相安无事,无人来扰,各宫都忙着准备太后的寿宴。
我忐忑了几日,见无人故意责难,方才放心,安心准备太后的寿辰之礼。
据闻胡太后全家皆是修佛之人,胡太后出生在寒冬腊月的日子,出生那日满院梅花开,异香飘百里,家中人皆以为她有佛根,是以闺名:仙真。
而胡太后自入了宫,掌了权,就对佛教越发痴迷,那永宁寺一建数年,规模日益扩大,构造日益精美。
是以,我让绿冉去宫外找些佛教的小金人,雕塑的越精美越好。再依着左昭仪告知的太后喜好,选了她喜欢的颜色。
一切准备妥当,天公也作美,太后寿辰那日,是个朗朗晴日,寿宴选在显阳殿和太极殿之间的式乾殿。
宫妃坐在上座,呈拱月之状,顶上的两方椅子留给皇上和太后。大臣们依照职位高低,按左右依次排开。此刻,殿内诸人正互相打着招呼,互道寒暄。我向坐于另一侧主位的昭仪颔首。
我看下下首,除了右侧为首的位置空着,其他位置做了满人,我料定那位置必然留给长乐王。
片刻后,太监尖着嗓子喊道,“皇上驾到,太后驾到,皇后驾到”
众人恭谨的起身。太监竟又是尖着嗓子喊道,“长乐王到,潘充华到。”
我心中一愣,这潘充华真是好大的面子,看向左昭仪,她眼中有欣喜,我顺着视线看过去,心中越发了然。
就算只是短暂的一瞬间,那片刻的如初恋少女一般的热情,我看在眼里,明白在心中,心里更加笃定。这胡昭仪心中有了其他的男子,正是长乐王。
日后若是胡家倒台,她要和元子攸在一起,恐怕很难得到元氏一族的认可,所以才要寻了尔朱氏的帮助吧。
我唇角微微一笑,自古后宫的女人若是不贞,轻则关入冷宫,重则满门超斩。只是如今这朝政被胡太后把持,皇帝只宠爱潘充华一人。这昭仪喜欢上元子攸,不无不可。
只是,我自己呢?是否又要枯老宫中?
太后和皇上缓缓落座,太监拿了一把软榻,在龙椅旁放下,潘充华在上面就坐了。她位份本该低于皇后和昭仪之下,因为皇上的宠爱,得以在位置上和皇后齐平。我看皇后眼中略有妒色,甩了一个不屑的眼神,又堆满笑容的和太后说话。
不管怎样,皇后有太后做依仗,充华有皇上做主。我呢,凭借的是尔朱家族的势力,只是这势力目前还对洛阳望长莫及
太后对宫中贵族之女打压的厉害,我只求不受宠就可以得到自保。
正想着,太监又是一声尖锐的嗓音,“柱国大将军到。”
我神思恍惚,似做梦一般看向门口,门外,父亲的脸似旭日初升,无比威严。我听到堂下无数倒吸一口冷气的声音,之后就是各种窃窃私语。
直到听到茶杯打翻的声音,我才惊醒,看向太后,她一脸的不可置信,恼怒的看向皇上,眼中有火气闪动。
而元诩对太后的眼色视若无睹,见父亲走来,竟是站了起身,满面欣喜的看了过去。
父亲跪拜道,“臣尔朱荣,参见皇上,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参见太后千岁千岁千千岁。”
“平身。”元诩显的有些急不可待。
父亲骄傲的起身,看向其他人的眼色中有不屑,我望向他,他微微点头示意。
“本宫自己的寿辰,竟是不知柱国大将军前来,本宫还真是孤陋寡闻呢”,太后冷哼一声,挑眉处看向的是皇上。
元诩待要回答,堂下父亲的声音已经响起,“太后久居后宫,前朝之事又何须忧心。”
元诩接话道,“是啊,朕体会太后苦心,是以柱国将军入宫一事并没有提前告知。”嘴角却流露得意的笑容。
“那多谢皇帝了,”太后虽恼怒,当着百官的面,却无法发作。
我刚才发觉,长乐王座椅一侧不知何时又摆上了新的桌椅,父亲已然安然落座。早有那会看皇帝脸色的宫人倒上茶酒。
“今日,是太后寿辰,我做儿子的首先敬母后一杯,祝母后万寿无疆。”元诩恭敬的说着话,眼神中却没有丝毫笑意,太后把持朝政多年,怕是他心中早巴不得太后早点过世。
Copyright 2021宝石小说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