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日,诸葛亮来访。
在刘禅的寝宫,王恒终于从诸葛亮嘴里,旁敲侧击的问出了为什么诸葛亮叫他阿四。
原来历史上刘禅排行第四,前三位哥哥们都是胎死腹中。不得不对古代人的安胎技术持怀疑态度。刘备为了纪念胎死腹中的三个还未出生的孩子,给刘禅定了排行第四的基调。也因此,刘禅,字阿斗,乳名阿四,号刘老四,也由此而来。
王恒对于目前蜀国的情况完全抓瞎,他不是历史达人,他的任务只是营救赵云,所以让诸葛亮讲一讲目前的情况。
诸葛亮一阵惊喜,无论撞头发生了什么,总算陛下愿意听闻朝政了,当即开口滔滔不绝道:
“回禀陛下,我蜀国目前稍大城市有益州的成都、锌潼、汉中、江州、永安,南中的建宁、Y省、永昌。与魏国雍州交界的有益州汉中、永安两城,其中雍州长安、荆北上庸对汉中成夹击态势,臣已在汉中留有重兵,借着地势,倒也稍稍稳固。与吴国交接的有益州的永安,南中的Y省,吴国离Y省最远的是交趾,其间山水阻隔,不足为滤。益州的永安属于前线,与荆南江陵、武陵遥望,臣也在永安留有重兵,水陆均可保得周全。Y省老臣也是派遣降臣——南蛮王孟获把守,此人在Y省一带颇有些声望,如今归降,干脆交由他自治,总是比得委派其他太守来的妥当。”
王恒听的有些头晕,Y省什么时候变成一个城了?不过好歹听了个大概,还没消化完,诸葛亮又接着说道:“如今陛下恢复的差不多了,是否考虑上朝?老臣这几日反复琢磨,也和姜维秉烛夜谈过,还是对北伐一事耿耿于怀。”
“你想在朝堂上探探其他大臣的意见,看看他们什么态度?”王恒点点头道。
“陛下圣明,老臣正有此意。”诸葛亮拱手一礼,肃然道。
王恒叹了一口气,明知山有虎,偏向虎山行,这种事在历史书上见的多了,其实他更想的是再改变一下诸葛亮的命运,不过避免节外生枝,只能作罢。
诸葛亮说完这些,也不觉松了一口气,毕竟这个主子就像换了一个人一样,已经摸不清他心里的想法了,先帝创业未半,崩于中途,关张二人胡闹致死,国家局势紧张的不得了。这几天也听说了他的好色不变,行事更加匪夷所思,似乎仍旧喜欢猫在宫里寻欢作乐,一副对朝事不闻不问的态度。既然他说过一切照旧,那我还是继续去完成先帝的一统大业,力挽狂澜吧。
王恒想了半天,突然记得张飞和关羽,于是开口问了一个答非所问的问题:“对了,云长叔叔和翼德叔叔呢?”
诸葛亮一怔,反应过来陛下忘了很多以前的记忆,这才叹息道:“哎……说来话长……那一日……”
------------------------------
原来如此,原来历史上美名不可复制的关羽关云长和张飞张翼德,都死的莫名其妙,不得其所,与其冲天威名简直没有半点相衬。
本来关羽一直镇守荆州,北面接魏,东面连吴,是战略要冲。公元219年,关羽攻魏,杀魏将庞德,俘于禁,滋长了骄傲自满情绪,又公然辱骂孙权。其时,荆州地区(辖境约当今HU省、H省两省,及H省、GZ省、G省、G省的一部分)所属八个郡的归属情况,相当复杂,蜀汉与东吴政治上联合抗曹,骨子里勾心斗角,荆州下属郡县,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犬牙交错。由于关羽攻魏,打了一个大胜仗,胜利冲昏头脑,又不把东吴放在眼里,竟不打招呼,越境到东吴菅辖区收取粮米。孙权忍无可忍,遂发兵攻关羽。关羽“大意失荆州”,被孙权部将杀死。张飞听到关羽被杀消息,咬牙切齿,不共戴天,急切报仇。于是诸葛亮苦心编织的蜀汉与东吴联盟破裂,双方兵戎相见。张飞还没有来得及出发,就因酗酒鞭打部下,被部将所杀。刘备也是报仇心切,亲率大军攻吴,被打得大败,病死白帝城。
当初,车骑将军张飞雄壮威猛,仅次于关羽。关羽对士兵宽厚,而在同僚面前骄傲自满;张飞礼贤下士,但不体恤部下士兵。汉主刘备常常告戒张飞:“你虐待人有隐?天天鞭打士兵,还要他们在你面前摇尾巴,迟早挨雷劈!”张飞不知悔改。汉主将兴兵伐吴,张飞率一万人自阆中出发,去江州与刘备会合。临行,帐下部将张达、范疆杀张飞,带着张飞的头顺流而下,投奔孙权。汉主听到张飞营部都督有报告送呈,说:“哎呀不好,张飞死啦!”
甚而有野史说是张飞睡觉喜欢睁着眼,张达、范疆欲杀张飞,可好不容易鼓足了勇气,真正下手的时候却发现这厮争着眼睛,吓了一大跳,刀子只是插在张飞的脖子上,进去一小半,张飞以为是蚊子叮咬,拍了一巴掌。张飞神力,这一巴掌就把小刀给拍实了,可却浑然不觉,转过头去接着睡。张达、范疆吓的晕了过去。等到醒来,才发觉张飞因为自己一巴掌,匕首割破了气管,早已窒息而死……
隧有后世评论:
关羽、张飞都有万夫不挡之勇。关羽的“过五关,斩六将”,张飞的“长坂坡上一声吼,”都传为美谈,可惜他们的死,都没有死得其所。关羽败走麦城,只带十余骑突围,被孙权手下不知名的部将潘璋、马忠抓获。张飞在酒后熟睡之时,被其部将张达、范疆杀死。这和关羽、张飞过去的神威相比,显得极不相衬。
关羽之死,死在一个“骄”字上,骄者必败,他看不起屡建功勋的老将黄忠,声称“不与老兵同列”。他看不起吴主孙权,对孙权为子求婚,不仅不允,而且还加以侮辱,竟然说:“吾虎女焉能配汝犬子!”他看不起同僚糜芳、士林,声称要同他们算账。他更看不起东吴年轻将领陆逊,呼之为:“小儿”,甚至军师诸葛亮,也不在他的话下,开始不服,满腹牢骚怪话,阴阳怪气。后来诸葛亮露了几手,他才不得不服。在关羽眼里,只有一个兄长刘备,顶多还有一个义弟张飞。因此,他的视野非常狭窄,肚量小得容不下人,最后众叛亲离,力竭身疲,不得不束手就擒。关羽一死,孙权与刘备的蜀吴联盟破裂,不仅张飞、刘备跟着去死,而且蜀亡之势已不可逆转,虽则诸葛亮力挽狂澜,也无力回天。由此看来,关羽一死的连锁反应,所造成的一系列损失,是极其严重的。
张飞之死,死在一个“躁”字上。他性子急躁,稍不如意,就对部下出气。加上酗酒,酒后更加肆无忌惮,动辄鞭打部下,迁怒于人,好逞威风,不讲道理。终于自食其果,被部将所杀。
(关羽死于骄,张飞死于躁,都是致命伤。所以说,戒骄戒躁,乃至理名言。再深入一步探讨,还可以认为关羽张飞都是死于自己之手。如果关羽戒骄,张飞戒躁,纵有几百个潘璋、马忠、张达、范疆之流,都不是关、张的对手。正如明代吕坤之言:“亡我者,我也;人不自亡,谁能亡自?”如此说来,杀死关羽张飞的最凶恶的敌人,正是他们自己。头脑中的骄与躁,正是致他们于死地的元凶。---摩诘按)
------------------------
听完这些,王恒陷入沉思,不得不为蜀国目前的情况堪忧,看来自己还是真的得想点办法才行啊。不然根本找不到方法去营救赵云。
想到这里,背着手站起来,走到窗前看着窗外景色沉吟不语。窗外假山边的竹筒斜着接住假山上滴下的水滴,超过竹筒自身重量时,另一头立刻由高到低地向下将水送进水潭里,等水送完,重量换位,又恢复原位,另外一边底座归位时自身重量击打在石板上,发出竹筒特有的空心声:“筒……”这个时代就有这个了么?古人智慧,真乃巧夺天工。
“我说过了,你想打就打吧,先皇曾经的志向继承下去也未尝不是幸事,只有一言你切谨记!”
“恭听陛下圣训。”诸葛亮一直未曾催促,这时看见表态了,长吐一口气。
“你且记着,凡事量力而行。既然想打,那就好好打,你知道我的真实身份,也只有你知道。北伐大业,我会尽力帮助你的。明日朕临朝,助你说服群臣。”
王恒第一次在诸葛亮面前自称朕,而诸葛亮也觉得以陛下九五之尊,支持本次战事,牵扯诸多三国各种问题,想来足可应付的更加完全。毕竟皇族大义是支持他的。只见诸葛亮的眼睛一下亮了起来,离凳起身跪了下去,肃然磕头行礼。
--------------------------------------
回去的路上诸葛亮反复琢磨这最后一句话,“我的真实身份,你是知道的,我会尽力帮助你的。”本来打着只求精神上支持而已,如此说来,陛下真是什么星下凡转世?难道他那天胡扯的是真的?如今诸葛亮竟然信了了一半了。想他一生征战,胜多输少,罕逢对手,听陛下语气似乎颇为慎重,难道这魏国派出的司马懿能人乎?莫非蜀国气运真不久亦?难道陛下有什么手段可以凌驾于战争之上?
其实,并不是司马懿能力比诸葛亮强,大家都知道,诸葛亮是文官,司马懿是武官,身体素质一比就出来了。司马懿还有两个不争气的儿子可以冲锋陷阵,诸葛亮呢?蜀国人才少之又少,最后不得不启用比如廖化、杨仪等庸才,实属无奈。
而王恒的确有凌驾于战争之上的手段,因为他有一个现代知识的大脑,只是他在纠结是否除了任务之外考虑诸葛亮的性命。
Copyright 2021宝石小说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