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宝石小说>历史军事>呼唤同志> 第三十五章 农村合作社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三十五章 农村合作社(1 / 1)

孙达说农村也需要发展,这句话说到了点子上,城镇化不可能一夜之间建成,美国人是用了两百年的时间完成了城镇化。我们国家属于后起国家,就算城镇化速度再快,至少也需要五十年的时间。

这样一来,就有了一个问题,你不可能靠城市吸纳农村人口来解决农村发展,归根结底,农村发展问题还得靠农民自身。

未来的历史中,一号首长选择了农村合作社,进而一步到位人民公社,这是苏联集体农庄的模式。很简单,这种集体农庄模式,最大的作用就是限制人口流动,同时也限制了农业的发展,但相对的来说,这对于计划经济模式下的重工业发展,有着最大化的优势。全国人民所有的力量,都集中在了重工业发展上,结果很明显,重工业体系会迅速地建成,但付出的代价就是农业和轻工业的萎缩。

有一句话是这样说的,重工业是骨骼,轻工业是肌肉,农业是皮肤,重工业不发达,那就会是软蛋,轻工业不发达,就会瘦骨嶙峋,农业不发达,面黄肌肉。

我们国家如果继续全盘照搬苏联模式的话,相对于苏联人,我们有一个更麻烦的问题。我们是一个农业国,农村人口占绝大多数,如果继续选择计划经济下的重工业发展模式,那么,我们国家占据绝大多数人口的农民,就会一直赤贫,甚至是饿肚子。

问题到了这里,就很明显了,二元制的农业和重工业经济发展模式,会带来绝大多数人贫穷,和一小部分人提前进入共产主义,这种结果对于我们党来说其实是一次挫败。

苏联人选择计划经济模式下的重工业发展,带来的结果已经在未来证明了,这条路行不通啊。

不是说这条路不能走,而是说这条路是一条死胡同,走得越远,就错得越远。钢铁大帝可以玩这样玩,带来的效果是惊人的,那就是苏联人的重工业直接一跃成为世界第二,但这里面有一个很大的原因,是因为钢铁大帝的时代,是二战爆发的时代,人民在战争的威胁下,可以暂时不考虑自身的需求问题,但战争一旦结束,你就不可能永远让人民拿着钱买不到商品吧。所以,玉米控搞改革,不是他想改革,而是人民的需求,只是苏联人一开始就走错了方向,钢铁大帝留下的烙印太深刻了,一旦改革受到了挫败,就会变本加厉地走回到了老路上。结果就是,勋章控将计划经济下的重工业发展模式进化到了极致,那就是计划经济下的国防军工业发展模式,简直就是元首的要大炮不要黄油的终极版!

未来已经告诉了我们,人民不可能永远靠精神活着,如果没有与之相匹配的物质需求,那这样的共产主义不是真正的共产主义。所以,等到苏联人想要回头的时候,才发现自己回不了头了。这种情况,一直延续到后来的大毛时代,依然不可扭转。

我们其实应该庆幸,因为我们的农村人口太多了,这让我们想掉头的时候,有足够的劳动力来支撑,如果我们像苏联人那样,城镇人口占多数的话,那我们想要掉头也不是那么容易的。

说来说去,那就是集体农庄模式的农业要不得,要想发展轻工业和服务业,最需要的就是人口流动,没有人口流动,怎么能发展轻工业和服务业呢?而集体农庄模式的农业就是为了把农民给限制在土地上,这对于轻工业和服务业的发展来说,是最大的桎梏。

回过头来,未来其实给我们的农业发展已经指明了道路,一是大规模农业,二是特色农业。大规模农业就是大农场农业,就是农业工业化,这个时候,农民就不是农民了,而是农业工人了,这才是我们共产主义应该发展的方向。至于特色农业,则是为了应对分田到户后的小农经济,城市要发展,需要的不仅仅只是粮食作物,更多的则是经济作物,农村要想发展,那就只能从特色农业上入手。

香港这个狭小的地方,想发展大规模农业是不要想了,但发展特色农业就很有优势。香港地域狭窄,但香港城镇化在这个时代相对于内地来说,算是很高的了,这就让发展特色农业有了基础。

“孙达同志,你考虑过没有,你们村不种粮食,而是改种蔬菜,怎么样?”

我的问话让孙达一愣,有些不解。

“不种粮食?那我们吃什么?”

这就是思想的问题,经济要想发展,那最大的驱动就是分工合作,没有分工合作,哪来的经济发展?

“孙达同志,主席说过,我们共产党人要解放思想,要实事求是,你们高坡村只种水稻的话,就只能解决人民的温饱问题。”

我说到这句话的时候,孙达有些羞愧,只种水稻的话,高坡村连温饱问题都不能完全解决,要不然农闲时农民出海打鱼干什么,还不是吃不饱嘛。不过,这个时候,家丑不可外扬,孙达也不好直接明说,但对于我的接下来的话明显感兴趣起来。

“孙达同志,我们要实事求是的讲,香港这个地方种植粮食,相对于内地来说,没有优势。既然种植粮食,是我们的短板,那我们为什么还要在一个树上吊死呢?”

“你应该这样想,我们发展农业的优势在哪里?”

我的提醒让孙达反应了过来,有些兴奋道。

“新红旗同志,你是说我们这里离城市近,我们可以专门种蔬菜啊,这样收入就比种粮食要高。”

孙达终于明白了过来,这让我很高兴,看来没有人是笨蛋,问题只是眼界的宽广大小。所以,让人民在我们这片土地上自由地迁徙,这才是经济发展的最大驱动力。

“孙达同志,你能这样想,就很好。不过,你想过没有,你们村要是种蔬菜赚了钱,那其他村会不会一哄而上啊?这样就意味着市场会混乱,农民反而会发现,越是丰收越是赔钱。”

我说的这些,在未来一次次的上演,我想看看这个时代的农民是怎么考虑这个问题的?

“对啊,新红旗同志,蔬菜不像粮食,不能长久地存放,一旦大家一拥而上,反而会赚不到钱,还是种粮食保险。”

果然,相对于市场这个大鲨鱼来说,农民抵抗风险的能力就太小了。这个时候,其实就是政府该出手的时候了,未来的历史中,农民一次次地被市场绞杀,其实最大的责任不是在农民自己身上,而是在政府身上。

我们共产主义国家,与资本主义国家有什么不同?我想,最大的不同就应该是保护大多数人的利益。那么,问题就来了,在抵抗市场风险的时候,你让单个的农民去对抗整个市场,那完全是听天由命。所以,这个时候,我的脑海中只有一个词——农村合作社。

农村合作社其实是很好的发明,但是我们党将这个很好的发明用错了地方。农村合作社从实质上来说,就是农村股份制公司,在抵御市场风险的时候,越是庞大的公司,抵御风险的能力就越强。

对于农业来说,更是如此,一家一户的农民抵御不了市场的风险,但千千万万个农村股份制公司可以抵抗。但这还不是终点,终点则是订制农业,也就是公司加农业的模式,这才是特色农业的终极形态。

“孙达同志,我们共产党人,不能一遇到挫折,就后退。我们共产党人,从诞生的那一天起,就在面对人类历史上最大的社会问题,相对于社会问题,你刚刚所面对的问题,就十分的渺小。”

“孙达同志,我们共产党人,要解放思想,要开阔我们的眼界,但更要实事求是,有问题解决问题,而不是畏惧问题,临难而退。”

我的话让孙达有些脸红,这个时候,高山也过来了,看起来高山已经想明白了。

“首长,你说的很有道理,但是我们农民自己解决不了这个问题。”

高山的眼睛中闪着光芒,看来这个有些木讷的男人,也不是像他表现出来的那么迟钝嘛,只是他还没有遇到机会而已。

“高山同志,你说得对,这个问题只靠农民自身是解决不了的,但是,农民解决不了,政府可以解决。”

“政府可以解决?政府怎么解决?难道政府要统一收购我们的蔬菜吗?就像收购粮食一样?”

高山倒是反应地挺快,这让我很欣喜。

“高山同志,你说的不错,政府一开始可以这样做示范,但是,这是市场行为,政府只能政策引导,而不能参与具体的经济活动中。这样,高山同志,想必你是想明白了,准备进城打工,是吧?”

我的问话让高山有些羞赧,但随即一挺胸膛,坚定道。

“首长,一个男子汉连老婆孩子都养不饱,真是丢人。我想明白了,待在村里面,没有什么机会,我要进城。”

高山的思想转变,让我知道,这个时代的人民是具有冒险精神的,历史上没有出现,那是我们国家没有给人民机会,一旦机会来临,每一个人民都会渴望出去冒险。

伟大的时代都是冒险的时代,没有冒险的时代,是可悲的时代。我叫新红旗,我希望我现在所处于的这个时代,是一个全民大冒险的时代,是一个积极进取的时代,是一个开疆拓土的时代!

;

返回首页 上一章 目录 没有了

Copyright 2021宝石小说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