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著名的大“札撒”令
1202年,铁木真四十一岁。这一年铁木真汗颁布了著名的大“札撒”令,当然这时的“札撒”还只具雏形,统一蒙古后定型的“札撒”才完全具备下面的内容(有的称《成吉思汗法典》)。
铁老大颁布的札撒(《元朝秘史》释为“法度”﹑“军法”)。对当时的蒙古国来说是非常重要的改革文件,作为正式法令对领导权、军队建制、社会习俗和律令都重新规定,规范了各阶层人员的行为准则。这个札撒可以说是相当于我们现在的宪法的地位和作用。是真正至高无上的,不可抵触的。
这个札撒在政治制度方面规定,最高权力集中于可汗,全蒙古只能有一个在位的君王一个汗的称号,若汗死,只能由汗的后裔继位,但必须经贵族议会的推举。就是这“贵族议会推举”,使蒙古帝国在中华几千年封建政治制度统治过程中闪出了短暂的“不和谐”光芒。甚至蒙古帝国的这种“贵族议会推举”被现在的一些研究者认为是世界上最早的民主选举体制。
铁老大还设立了一个对他来说很有创意的新职务,即大断事官(也可札鲁忽赤),来监督与协调新扩大的行政体制的活动。这个官职大概是和汉王朝的宰相差不多。在这个重要位置上,对于人选的选择应该是慎之又慎的。这不仅要有超凡的能力更要对大汗有绝对的忠心。铁木真汗并没有选择他的儿子来担任,而是选择了被他家所收养的塔塔儿弃婴失吉忽秃忽同志来担任这一重要职务。
大断事官的职责多种多样。根据铁木真汗发布的命令,他将划分并分配属民,即决定怎样把属民分配给各军事单位与汗室。正如他的头衔所显示的那样,失吉忽秃忽具有帝国最高的法律权威;他将审判所有的恶人,而且被授予掌握犯人生杀的大权。同时,他被指令制定并维护一部“青册”,在那里面,所有的司法决议,包括铁木真汗本人的法律训言(札撒)都被保存起来以备用作将来司法判决时的条例。所有有关部众分配的事例也记载在里面。
铁木真汗的宗室、外戚按照“各分地土、共享富贵”的原则,在各自封地内行使统治权力。他们对帝国政治生活的参与,主要表现为出席诸王大会,决定立汗、征伐等大事,平时并不亲自参加国家日常行政事务的管理。而大断事官和怯薛成员作为大汗的亲信家臣,恰恰在后一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
在军事方面的建制和管理:编制了军政同一的千户军。规定家有男子十五岁以上七十岁以下(七十岁的人还能上战场,可见当时的蒙古人是很牛的),尽签为兵,十夫长、百夫长和千户长就是这些士兵的军政长官,所有人都只能留在指定的千户、百户、十户内,迁移者要被处死,收留他的人也要被处死。
千户、万户的名号代替了原来的氏族、部落的名号,变成了有编制的军队,而不是随时可以分裂,随时可以投奔他部的松散的部落联盟。开国有功者为千户,分封所得的牧地范围,世袭管理。千户既是行政的,也是军事的组织,他们要生死在一起,在战斗中若不是整个军团退却,部分退却者一律处死,若有人被俘,同伴没有去救也要处死(这个制度也是后来他们在战争中胜多败少的根源)。
札撒的其他方面,也规定了人们的行为准则。札撒规定的刑法非常严厉,对杀人者、通奸者、盗窃者处死刑;抓了别人的逃犯不归还其主人的、经商而第三次破产的人也是处死;对大汗出恶语的人,用土填嘴,然后杀死。几乎对所有的犯罪都处死刑。札撒还规定,女奴的子女也有财产继承的权力。从这点看实际上多少改变了旧有的奴隶制度。
这还不算真正具有进步性,这其中更值得我们现代人重视的是,建国后的札撒中,还包含有爱护草原、爱护河流湖泊,严禁破坏、污染的内容。将生态保护纳入法律体系,这在今天看来是一件多么了不起的事,也是值得我们重视和反思的。
另外,在掌印、狩猎、马匹等牲畜的管理与经营、官帐的建筑、军务的管理、军需的供应等方面,铁木真汗都以法定规,从而推动蒙古民族从没有法律的野蛮状态跨入初级法制社会的文明状态,并在短短的数十年里成为世界上最强大的民族。
当时曾到蒙古草原传教的欧洲传教士对这个札撒惊异的描述道:铁木真汗发布的训言,目的是在蒙古人中保持和平,规定十分严厉,以致没有人偷别人的东西,也不伤害其他人……他制定了许多好的法令,以确保和平。(如果现在的法律对贪官们严厉一些,估计贪官会少得多呢,呵呵。)
当然,上面有相当一部份是在1106年铁老大统一蒙古后补充完善的。
11、姐姐比我更漂亮
为什么在阔亦田之战时,铁老大脖子中箭,险被长生天接走,却对部属隐瞒得滴水不露呢?这是大有原因的。
这说明,他的汗国还不够纯洁,就在这些部属中,还有让他深深顾忌的人。
铁老大顾忌的是什么人呢?
他顾忌的人有两个,一个是堂叔阿勒坦,一个是堂弟忽察儿。
这个阿勒坦是之前的蒙古最后一个大汗忽图剌同志的儿子,地道的太子爷,根子比铁木真汗还要正,血统比铁木真汗还要高贵。
以他这样的身份,自然是不甘心臣服于铁木真的。
可是当年,他为什么第一个站出来呼吁,把铁木真推举为汗呢?
那是不得已而为之。在“神”的支持下,铁木真的人气极旺,称汗已成定局,他索性站出来做个顺水人情。他当然也有自己的如意算盘,一是跟着铁木真汗大肆掳掠,壮大自己的势力;二是寻找机会取而代之。
抱着这种想法,阿勒坦极力拉拢忽察儿、答里台。
答里台是铁木真汗的亲叔叔,忽察儿是铁木真汗的亲叔伯兄弟。可是因为被排斥在汗国权力中心之外,心中对铁老大早己是极为不爽了的。
这三个人一拍即合,天天厮混在一起,唱歌泡妞、抽名烟喝名酒,讲悄悄话。
铁老大早就有察觉,这哥们却不动声色,他在仔细地琢磨,怎样找个适当的机会,拔掉这几根肉中刺。
经过几个月时间的休整,1202年秋天,铁老大又想起了世仇塔塔儿部,决定狠狠收拾这帮恶人了。
铁老大早就知道阿勒坦、忽察儿、答里台这三个家伙经常违犯军纪的,而且经常把自己的话当耳边风,所以,这次在大军出发前,铁老大再次厉声重申这条军纪:“杀敌的时候,不许抢夺财物,以免延误战机;打扫战场的时候,战利品要上缴,由大汗统一分配;下达后退命令时,要立即返回原阵地。违令者严惩不贷!”
你也看出来了,这条纪律针对的就是阿勒坦这样的拥有自己部族的首领。
过去打仗,铁木真汗先要给这些部族首领下命令,再由这些首领去指挥各自的兵马。如今铁木真越过他们,直接指挥和约束到基层了。
还有就是,不再让他们对战利品有自主控制权。这等于改变了一些人战争的目的。这些部族首领跟着铁木真打仗,就是为了掳掠。对他们来说,战争是手段,掳掠才是目的。因为只有掳掠,才能壮大自己的部族。
铁老大很聪明,他逐步在削弱中间权力,从而让自己的权力更为集中、更为直接、更为有效。
铁木真的军队在答阑捏木儿格思地方与塔塔儿人厮杀,击败了他们,把他们一起驱赶到今内蒙古东乌珠穆沁旗东北部的乌拉盖河、色也勒吉河附近,掳掠了他们的部众。就是说,在那里,歼灭了察罕塔塔儿、阿勒赤塔塔儿、都塔兀惕塔塔儿、阿鲁孩塔塔儿的主要军队,俘虏了他们的百姓。
但这场消灭塔塔儿部的战争差点使铁木真汗付出了极高昂的代价。事情是这样的:在塔塔儿部落联盟崩溃以后,有一个名叫哈儿吉勒失刺的塔塔儿将领逃脱了大屠杀。他只身流浪于野,饥肠辘辘,难以忍受,便又折回来,徘徊于蒙古营地周围。
最后,饥饿难忍,他竟然来到铁木真的老妈诃额仑夫人的蒙古包前,求诃额仑夫人施舍一点食物充饥。诃额仑夫人是一个心地慈善的人,立即答应说:“你既然来找我要求布施,请进来坐这里稍等一下。”
诃额仑母让哈儿吉勒失刺坐在门后,自己就转身想找点吃的给他。这时,铁木真那个年方五岁的幼子拖雷从门外走进来。小拖雷进门走了几步,突然又转身向门口跑去。他刚跑到门口,哈儿吉勒失刺突然站起身,一把抓住了他。哈儿吉勒失刺这时也不想吃的了,而是想报仇,他将小拖雷夹在腋下,出门而去,一边走一边抽刀要杀死孩子。
这时诃额仑母从屋内出来,一见这种情况,大叫一声,便同孛罗忽勒的妻子阿勒塔尼一起冲上去追哈儿吉勒失刺。阿勒塔尼这猛女人跑得很快,先追上了哈儿吉勒失刺,叫喊着扑上去,一手抓住他的辫子,一手抓住他握刀的手腕。阿勒塔尼相当强悍,她用力一拧那只握刀的手腕,刀就掉下来了。
这时,附近有两名铁木真部下的将领者勒蔑和哲台正在杀一头小牛。他俩听见阿勒塔尼叫喊抬头看到了紧急状况,便手持斧头狂奔过来,两声怒喝,手起斧落,哈儿吉勒失刺便直挺挺地倒在地上了。
就在这次征服塔塔儿人的战斗中,阿勒坦、忽察儿、答里台照常不听话,违反了纪律,不但抢夺财物,而且还不上缴。
他们显然是故意的。可见铁老大的这道箍,让他们头疼到了什么地步,已经是忍无可忍了。
铁老大当然不会坐视,他果断派出者别和忽必来两条猛人,没收了他们抢夺的战利品。这等于是给他们一个严重警告。
随后,铁老大召集亲族到帐房里,开会共同商议如何处理俘虏的塔塔儿人。
商议出来的结果是:塔塔儿人杀害了我们的祖先和父辈,我们要为祖先和父辈报仇雪恨,一定要继承先烈的遗志,把凡比车辖高的人全部杀光!剩下的,分给各家做奴婢。
Copyright 2021宝石小说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