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宝石小说>科幻灵异>星星是如何熄灭的> 第一章 捡垃圾的生活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一章 捡垃圾的生活(1 / 1)

268-1706-4709号恒星系,268-1706-4709~160-1415-7853号行星系,第003号行星,张三的复制体张三28-4606-6395号完成了最后一次探测,依然没有发现生命。在复制了数十亿个复制体,每个复制体细细地探测了数百次,即合计进行了数千亿次细细的探测之后,张三终于确认,268-1706-4709~160-1415-7853号行星系不存在生命。于是,张三登录宇宙善者联盟网站,在熄灭星星页面上,郑重地给这个行星系打上了一个标记,一个不存在生命的标记。在宇宙善者联盟网站的数据库中,这个行星系的标记数值由6708-4116变成了6708-4117。只有标记数值达到1亿时,恒星才可以被熄灭。

笔者陈荣和第3645587号复制体与张三一起探测这个行星系。同样复制了数十亿个复制体,每个复制体细细地探测了数百次,即合计进行了数千亿次细细的探测之后,笔者陈荣和第3645587号复制体也确认这个行星系不存在生命。笔者陈荣和第3645587号复制体对行星系的确认比张三晚了一天,在这一天里,这个行星系的标记数值已经上升到6708-4204,即有87位同志对它进行了标记。笔者陈荣和第3645587号复制体也郑重地给这个行星系打上了标记,于是,这个行星系的标记数值又由6708-4204上升到了6708-4205。

标记完成之后,张三和笔者陈荣和第3645587号复制体召回各自的复制体,将意识融入各自的飞船,让飞船成为两人的躯体。两艘飞船开始启动,以无限高的速度,向下一颗恒星飞去。

张三和笔者陈荣和第3645587号复制体在一起探测、熄灭星星已经有很多年了。

1000年前,两人一起探测、熄灭星星。

1100年前,两人一起探测、熄灭星星。

1110年前,两人一起探测、熄灭星星。

1111年前,即地球纪年公元2135年,第000-0000-0009号宇宙,A区,第三悬臂,银河系,猎户座悬臂,太阳系,地球,中国,上海。

张三在夜里总是难以入睡。睡不着的时候,张三就去看天上的星星,连着看了几个小时,直到困意袭来,才回到蕰川路泰和西路的外环立交桥下,钻进地铺,沉沉睡去。这几年,天上已经熄灭了15颗星星。所以张三有事没事,总爱往天上看,想象着下一刻,能够看到星星爆发的耀眼光芒。

张三睡得很晚,也就起得很晚。清晨,当张三还在眯着眼睛睡意朦胧时,身边就已经走过许多行色匆匆的上班族了。张三知道那些上班族的眼光,入睡前,就已经在身边支起一块牌子预备着。牌子上写着:“我不懒,我只是等早高峰过后再去捡垃圾,我不好意思占用早高峰时候的地铁;我不白坐地铁,我也帮助地铁清洁。”这些字旁边,还斜斜地划了一条线,连着另外一句话:“早高峰后,垃圾比较多,收入可观!您可千万不要告诉别人!”这块牌子,是张三在受到讥讽之后支起来的。讥讽者是个早起的上班族,也许是看到张三躺着睡觉,而自己却要早早起来打拼的缘故,对着张三讥讽道:“到现在了还睡觉,懒虫,活该穷困潦倒。”这话张三听了极不舒服。张三很不服气,于是专门跑到打字店,整整齐齐地在纸上打上这几行字,贴到牌子上,也好让他们理解理解。

捡垃圾,是张三的生计。张三在上海活着,捡垃圾的地方,以地铁站为主。地铁站人流量大,垃圾也多。但捡了一天的垃圾,也没赚到几个钱,地铁里还有好多捡垃圾的同行。所以,张三在牌子上放出“垃圾多,收入可观,千万不要告诉别人”的话,只是在穷困潦倒中寻些乐子罢了。这种日子,过得有些艰难,一天下来,腰酸腿疼的。可是张三毕竟在慢慢地积攒着金钱。张三期望着有一天,能够租下一个小摊点,做些小买卖。小买卖赚到钱之后,再租下一个小店面,将生意慢慢做大。赚了钱之后,先买飞车,再买飞机,然后买一栋别墅,要市中心的。买了别墅,再将别墅卖掉,然后拿这些钱带起一只足球队,找热爱足球的、能跑的、能用脑子的、敢于拼抢、敢于盘带、善于配合、能攻能守的人加入,看看能不能冲进世界杯。在上海,张三已经看了三次的世界杯,每一次的世界杯,都没有中国队,好生郁闷!上面罗列的一大堆,便是张三的信念。有信念就好,正是心中的信念,支撑着张三,日复一日地捡拾着垃圾。

捡垃圾赚的钱很少,因此,每当张三捡垃圾时,心里总是念叨着一句话,这是张三的另一个信念——不关心车子,不关心房子,关心人类和地球的命运!关注低碳,关注环保,回收资源,不要浪费!每当从垃圾桶里捡到一个可乐瓶,捡到一叠报纸,张三的心里总会多上那么一小分成就感,又为地球多做了一份贡献!捡垃圾时,张三常常看到可乐瓶、报纸上粘着一堆痰。对此,张三没有什么不快,毕竟,张三干了捡垃圾这一行。将痰吐到垃圾桶,这是很正常的事情,虽然如此,张三还是借着恳请读者朋友们,吐痰时,尽量吐到垃圾袋的边沿,不要吐到塑料瓶和报纸上。张三在此谢谢大家了!

坐着地铁,过了一个又一个的地铁站,捡拾着地铁站里的垃圾;看到地铁车厢里的脏东西时,比如翻倒的奶茶,从胃里呕吐出来的食物,张三总会拿出几块抹布,将这些脏东西细细地擦干净,然后对着车厢上方的监控摄像头,微微地笑着,举起右手做一个胜利的姿势。对上海的地铁,张三总是心怀感激。给地铁做做清洁,张三也心甘情愿,总不能白坐人家的地铁吧。

有时候,张三也走出地铁去捡垃圾。张三比较喜欢淮海中路,那儿垃圾桶里的可乐瓶比较多,还能看到好车。从地铁一号线陕西南路站出来,就是淮海中路了。张三背着编织袋,一路走着,一路翻捡着垃圾桶。垃圾捡累的时候,张三就坐到路边,看着路上的车子,天上的飞车、飞机、飞人。飞车和飞机都能在地上开和在天上飞,并无严格区别,只是飞车侧重于在地上开,飞机侧重于在天上飞而已。淮海中路上,经常开过许多很好看很有型的飞车,张三很是欣赏。这些飞车很漂亮,底盘通常很低,车身的线条充满着力量和动感。从这些车子身上,张三一眼就能感受到设计师要表达的东西:力量,豪气,速度与激情。在这些飞车中,张三经常能看到一匹马的车标。那车标张三认得,不是保时捷,就是法拉利。看久了路上的飞车,张三就抬起头,去看天上。天上的飞机相对较少,而飞车和飞人相对较多。天上飞着的人,有三类,一类是在背上装着机械翅膀的,一类是在背上长着肉体翅膀的,还有一类是既长着肉体翅膀,又装着机械翅膀的。飞车,飞机,飞人的翅膀,很昂贵。张三算了算,买一辆那种很有型的飞车,大概要捡两亿个可乐瓶;大些的飞机,大概要捡二十亿个可乐瓶;机械翅膀,大概是一亿个可乐瓶,肉体翅膀,大概是一千万个可乐瓶。还是肉体翅膀比较划算,多捡些可乐瓶,今后有钱了,就去注入肉体翅膀基因,长出翅膀,在天上自由自在地飞翔!其实,有钱没钱,都差不多,不管是捡垃圾的,开好车的,还是天上飞的,都是可怜人,被经济束缚于上海,被引力束缚于地球,被寿元束缚于时光。每当张三想着这些可望而不可及的东西时,心里总会冒出几个字:都是可怜人而已。唉,这是精神胜利法,不可取,还是努力地捡垃圾攒钱吧!

张三从路边站起来,背上编织袋,继续翻捡着垃圾。张三从垃圾桶里捡出一个可乐瓶,发现瓶子外壳上爬着三只蚂蚁。张三弯下腰,将瓶子靠向地面,降低瓶子的高度,以免蚂蚁掉下去摔疼。然后,张三开始吹气,一只蚂蚁被吹得掉了下去,另外两只蚂蚁却将身子贴到瓶壁上,紧紧地抓着瓶壁,没被吹下去。于是,张三一手握住瓶子,另一只手的食指在可乐瓶的瓶壁上轻轻地弹了弹,那两只蚂蚁开始慌乱地爬动,这时,张三再向瓶壁吹气,那两只蚂蚁也终于掉了下去。张三看了看可乐瓶,确认上面再无蚂蚁和其他的小虫子之后,张三将瓶子放到离蚂蚁远一些的地上,用脚踩瘪,放入编织袋。

张三背起编织袋时,突然感觉有一道目光在注视着自己,就转过身去看了看。街上人来人往,车来车往,没什么异样。于是张三走向下一个垃圾桶,继续翻捡垃圾。亲爱的读者朋友们,注视着张三的,正是笔者陈荣和。笔者陈荣和一直在观察着张三,张三真的很善良,就随便举几个例子吧。老人过马路时,张三会守护在老人身旁,用手示意着让车子停住。张三并没有去扶老人,也许是怕自己脏兮兮的衣服会将老人弄脏。张三看到有蚯蚓在水泥地上无助地爬行时,就用枯枝将蚯蚓挑起来,轻轻地放到绿化带的泥地中。很多时候,水泥地上的蚯蚓是干燥的,奄奄一息,这时,张三就打开随身携带的水杯,弄些水到蚯蚓身上,以湿润蚯蚓的躯体。张三看到路上的石块时,一般都会将石块踢到路边,以免石块磕到行人或者车辆。不过有时候张三也会对石块视而不见。在和张三接触后,笔者陈荣和得知,张三心情郁闷的时候,一般不会去理会石块。

捡垃圾之余,张三也去上海图书馆借书来看。上海图书馆有个中文书刊外借室,里面的书和期刊杂志,可以借来看28天,一次可以借10本。张三喜欢借科幻世界杂志,就是因为看多了科幻,才有了上面的精神胜利法。除了科幻世界外,张三还喜欢其他的杂志,比如旅游期刊,国家地理什么的。张三也喜欢借一些诗词类的书,比如唐诗三百首,英文诗选,古罗马诗选等。诗文可以直抒情怀,张三很喜欢。看得多了,一些诗词名句,张三都能随口吟咏的。比如杜甫的“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李白的“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雪莱的“冬天来了,春天还会远吗?”,它的英文原诗是:“If-winter-comes,can-spring-befar-behind?”(起点自动删除空格,所以没办法,只能用“-”隔开)还有拜伦的诗,写得很好,像《你生命告终》里面写的:

我们已自由,纵然你倒地,

你不会感受到死亡;

你身上流出的高贵血液

不屑于沉入土壤:

它正周流在我们血脉里,

你活在我们身上!

还有古罗马诗人卡图卢斯的千千万万个吻——笔者陈荣和一把将张三按下:不要再说了,偏离主题了!张三挣脱笔者陈荣和,站起来,说:“让我再说一会儿嘛,我对上海有感情的地方就只有两个,上海图书馆是其中之一!”——除了社会科学外,自然科学的书,张三也感兴趣的。不过张三借的,只是浅显的,容易看懂的书,比如很浅显的物理书、化学书。稍微高深一点的,张三就看不懂了。比如,张三看到物理书、化学书里面有很多数学微积分的公式,那么,就先借数学书来看吧。张三借来一本很浅易的高等数学书,只是看懂了微分、积分的符号,至于微分、积分的运算,实在是看不懂。所以,张三从物理、化学这些自然科学的书上获得的知识,就只能停留在牛顿三定律、氢氧化学反应这些很初级的层面。至于相对论,纳米技术,基因组装,电子技术这些,书里面的公式、符号一堆一堆的,看起来很复杂,很高深,张三一点儿也看不懂!张三不想捡垃圾,张三想去读书,呜呜!!;

返回首页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Copyright 2021宝石小说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