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面窗口洒进更多的阳光,‘小兄弟’回来了,拿来手续若干,其实就是一个胸牌,除了照片,其他的都不属于韦大德。坐上电力公司的运输车,向着前途驶去。
车斗上,韦大德看着路旁曾经熟悉的景物,对于前路有些彷徨。
公家在大事上通常比民间机构做得好,无论是人力、物力、执行力上,私人是无法比拟的。
作为矿工子弟,韦大德对于给公家办事一直有一种向往。年轻时任性,家里给办矿上的工作他看不起,觉得下井不安全、还丢人。长大了才明白,对于没靠山、没魄力的老百姓来说,矿工这个职业:是在本地讨生活最好的选择。当然,机关单位那是想也不要想的。
顺着山沟,路程远走越短。凝视不远处连绵的军营,韦大德心中涌起了一种莫名的荣誉感。
一个大‘蒙古包’前,韦大德看到了久违的娘娘庙。小的时候,和同学们上山去玩儿,娘娘庙是必经之地。那时的娘娘庙还有香火供奉,台阶下还有庙祝的窑洞,这里提供免费的饮水,那时候南侧的小河还在。对于庙祝,记忆已经模糊了,仅有的印象好像是有一只眼睛瞎了,左眼还是右眼,不重要。等长大点,在一次娘娘庙门口聚餐喝酒活动后,韦大德发酒疯用随身的武士刀,一刀一刀地砍碎了娘娘庙神龛里的三尊神像,而庙祝,有几年不见了。当时最深的印象:原来神像是空心的,里面填满了不知道什么年代的褪色红布。
没有报应,也没有别的,只是在韦大德心里埋下了对这里的些许愧疚。
现在的娘娘庙只剩下一个破窑洞,什么都没了。
回忆完毕,车停下来了,“你,就说你呢,下来。”兵蛋子粗暴地把韦大德薅下车,把他驱赶到洗消车旁边的帐篷里。帐篷里4个军人严阵以待,见来人了也不管是谁,按在地上七手八脚地扒光了,然后拉起来推到帐篷中央,用高压水枪无死角的来回冲刷。
好吧,就当是赎罪了,韦大德护着裆低眉顺眼地站定,脑子里幻想娘娘庙的神像们纷纷喜笑颜开。
洗消完毕,确认身份、填写了随身物品保管单。韦大德领到装备,军用内衣、高压屏蔽服、死沉死沉的‘链甲’各一套、铁鞋一双;嗯,还有看起来像是碳纤维材质的齐眉棍一根,真有钱……从这身装备推测,这次任务的准备还是很充分的。安全保护根据法拉第笼理论,看来浓雾没有毒副作用;有高级电工证书的韦大德明白,只要接地良好,理论上再极端的高压高流环境,有这套装备足以保证安全。
穿好装备,拄着碳纤维的齐眉棍,韦大德站在了勘测队伍中间,身边的兵蛋子有保护他的义务。
‘娘娘庙’南侧,一脸横肉朗眉剑目的中校带领着一个排的敢死队员,面无表情的凝视着浓雾,像是要看出一朵花儿来。身上披挂一身银光闪闪的链甲、内穿高压屏蔽服、脚踩大铁鞋、腰带脚腕处还坠着据说是纯银的流苏,颇为妖娆的流苏还拖在地上。提起手中的风镐扛在肩上,挥手示意同样银光闪闪的队伍,成散兵线、迈着沉重的步伐向浓雾深处走去。
“什么火药武器进入电场容易爆炸。”
“什么碰到外星人也打不过。”
“什么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什么理论上安全。”
“我呸,当兵的不拿枪拿把刀也成啊,这扛着锹提着镐的……”
……
浓雾内能见度大约5米左右。
一边行进,一边絮絮叨叨的抱怨,中校边上背着硕大气瓶的小兵笑盈盈的……嗯,看来探险旅途充满了乐趣。
勘测队伍一路上没有碰到什么值得紧张的情况,除了刚进入的几十米、碰到意料中十几个被慢慢电成一堆焦炭的误入者,有几个新兵蛋子跑过去看完吐了自己一脸……这面罩设计有问题,再说也没人敢掀开了再吐;韦大德没敢看,怕留下心理阴影。
行军时间过了大约半小时,队伍走到了西风井所在的山坡下。浓雾从这里开始渐渐的变淡了,抬头望向西风井……还是啥也看不着。停下脚步正在扶膝弯腰大喘气的韦大德指着西南处说:“这个方向的山上头就是西风井了,同志,你们上去吧,我可能爬不动了。”说话就坐地上作势不走了。
中校无奈的看着他。矿上留守的党员那么多,这是个近百人抓阄都能中奖的幸运人士,听说还给一年的五工、待遇提一级啥的福利不少。可惜部队和地方那是互相没辙,中校也没办法。只好吩咐那几个吐了一脸后一直不敢大喘气的新兵蛋子留下,陪着韦大德算是个照应。
黄土高原其实就那么几座大山,五矿这里算是太行山,这里所说的山顶严谨一点可以算是地面,爬上去看大多数是平坦的黄土地;队伍一路走过来的山沟是长期降水冲刷而成,海拔高度负于黄土高原的平均海拔,叫做沟倒也名副其实。
今天携带的这身装备估计得有四五十斤,仅仅顺着山沟走对于精锐部队来说无所谓。中校抬头看着坡度极大、蜿蜒着通往西风井的小路,心里莫名的涌起当年前辈们、勇敢豪迈地向着敌人制高点阵地冲锋的伟大无畏情绪。回头激昂的喊道:“同志们,跟我冲啊!”喊完口号、一马当先的向着山顶冲锋。
视线越往上爬越清晰,大约爬了7、8层楼高就看不到雾气了。又向上爬了5米多高,眼前豁然开朗。这时,走在最前面的中校心中一紧,张开双臂喊道:“沟,沟,沟……哎?……啊——!”紧随其后的气罐小兵闻言加速前进,肚子一顶、中校就滚下了前面的疑似陨石坑。
依次滚下去几个人后,大家都反应过来停下脚步、目瞪口呆的看着眼前的壮观景象。
队伍攀登的山坡这时只能叫做山脊了,从北面到南面的交界处是个锐角,没有滚下陨坑的官兵只能趴在来时的北坡边上才能稳定住身体。
只见,正好能把东方明珠电视塔打横放进去的陨坑中央,竖立着一个黑底红边镶金圈的梭状物体。咱们暂且称呼它为‘建筑’,因为它有18层楼那么高,而且看起来与地面平直;建筑中部环绕有金色的饰带,从该处迸发着无数条肆意挥舞着的巨大闪电触手,像是狂野版的千手广告充气人。最长的闪电触手已经快舔到滚到坑底最远的中校了!
“%¥&……%%@¥”
突然,一个声音轻柔甜美的女性声音回响在陨坑,并重复三次;满坑满谷的闪电触手应声消失不见,梭状建筑摇晃几次后、朝南轰然倒下,顺势激起漫天的尘土。
感谢防护服面罩的密封过滤效果,充斥着周围的灰尘并没有为勘察队伍带来多大的麻烦。此时大家只有一个念头:先趴着,回头再说。
尘埃渐渐落定、浓雾也消失无踪,而某人的呼噜声打破了陨坑的宁静。
“这不是中校的声音吗?”另一个气罐小兵疑惑道,这个是亲兵——勤务兵。
“耶~太好了,他还活着!”铁锹小兵欢呼,这个是新兵。
“到底是当领导的,心真大。”呃,这个是士官。
“都TM瞎嘀咕什么,听指令,全体都有!集……嗨算了,依次呈行军纵队、目标……中校、跑步~走!”见不得队伍放羊的少尉排长出头维持秩序。
山坡脚下,可以听到山上传来的巨大轰鸣,屁股底下的石头忠实地传递了梭状物倒下的震动。韦大德闻声立即溜下石头,抱头蹲下靠在大石头边上,闷头喊道:“地震了,赶紧下来靠石头旁边。”吐一脸的几个兵蛋子早就分散开,施展军方绝学——鱼跃滚翻连接匍匐前进各自找地方隐蔽好。
等了一阵,身边的浓雾慢慢消散。韦大德被搀扶到一旁趴下,溜下石头的动作有些难度,缺乏运动的他尾骨磕在石头上了。嘶,好疼~!满头大汗的韦大德顺手把防护面罩摘下来扔一边,疑惑的看着周围几个小兵一阵慌乱又是鱼跃翻滚找隐蔽。
“你,你没事儿?”探头探脑的一个小兵问。
无所谓地挥挥手,慢慢起身歪坐,抬手摸摸自己的脸,我能有啥事儿?脸……哎~防护面罩呢?韦大德慌乱地摸到防护面罩赶紧戴上。吐口长气瘫在那里。
歇了一会儿,看到没事地兵蛋子们围上来、纷纷建议上去看看。韦大德也想通了,这么大的事儿、能看一眼也是好的。不太着急的话,事情迂回着办效果会更好,躺地上装死的韦大德被积极的小兵们抬上了山口。
不同阵营的人在一起是很难产生阶级感情的,到了山口小兵们扔下韦大德,顺着前辈们的路滚下去归队。
总在电脑前呆着,眼睛不太好,韦大德趴在山口、眯缝着眼睛见证下面发生的一切。
陨坑的形状和典型的火山口相比差不多,而且是浮土地面很软。等大家都滚下去、分头找到失散的战友、在打着呼噜的中校旁整队集合,所有人还是忍不住地把目光投向那个倒下的梭状建筑。趴在地上的建筑显得更加庞大,这时候只有6层楼高了,两头还不着地;当然,作为一个飞行器,平衡是很重要的技术指标。
从队伍下来的陨坑北边看梭状建筑的底部,有若干有序排列酷似煤气灶燃烧器的装置。韦大德凭着不多的航空器知识猜测,这货估计能飞。
不再报警的便携测量仪器显示坑底已经没有静电场,一脸大义凌然的排长第一个脱下沉重的‘链甲’、摘掉屏蔽服面罩,等了一阵感觉安全了。便下令所有人卸下无用装备。
言归正传,排长半跪在中校旁,轻轻拍打他的脸……没反应;捏住鼻子捂住嘴巴1分钟……没用,只是脸更红了。这可咋办,排长的目光落在另一个气罐小兵脸上,亲兵乙环视左右、欲言又止;先滚下来的气罐小兵甲忍不住了,大声道:“这时候该喂东西了。”嗡~顿时队伍里的气氛活跃起来了,讨论主题是:‘没吃的该怎么喂食中校?’当排长站起来,准备再次整顿秩序的时候。
;
Copyright 2021宝石小说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