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宝石小说>历史军事>神器纪> 石苞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石苞(1 / 1)

(?-273年),字仲容,渤海南皮(今河北南皮东北)人。西晋开国功臣,三国时曹魏至西晋重要将领,官至司徒。

早年生活

,字仲容,渤海南皮(今河北南皮东北)人,儒雅豁达,明智有器量,仪容很美,不计小节,时人说:“石仲容,姣无双。“早年在南皮县担任职位较低的官职“给农司马”。建安年间,吉本叛乱后,谒者郭玄信向典农司马寻找人作为皇帝近侍,典农司马于是推举及邓艾,与郭玄信一起到邺城,走了十几里路后,郭玄信对他二人说:“凭你们的才学,将来能做公卿宰相。“答:“我们是赶车的,怎么能够做公卿宰相呢!”由此深得郭玄信赏识。到邺后,任官的事还未有定案,唯有在邺城卖铁为生,市长赵元儒有知人之名,见到后甚为赏识,并与他结交。赵元儒感叹说:“有远大的器量,应当作皇帝的辅佐之臣。”从此,的名字得到传扬。后来结识了吏部侍郎许允,他请求到小县城做官。许允说:“你和我才能一样,为什么去小县呢?我应把你推荐给朝廷。”听后叹息不已,没想到许允如此欣赏他的才能。

司马知遇

青龙年间,又在长安卖铁,遇到司马懿,得到司马懿赏识,并擢升为尚书郎,后担任中护军司马师的司马。后又任邺城典农中郎将。当时曹魏宗室诸王都在邺城居住,而尚书丁谧又因曹爽****而权倾一时,二者当时势力都很大,但却敢于上奏他们的所作所为,因而得到很多人的赞许。后又历任东莱太守和琅邪太守,所在都有声威和恩泽。后又迁任徐州刺史。

嘉平四年(252年),司马昭统领胡遵、诸葛诞等领兵攻打东吴,亦随同出战。东吴太傅诸葛恪在东兴迎击,大败魏军,曹魏各部队都溃败,不少人因践踏和遇溺而死,但所领的部队却能全身而退。司马昭于是指着所持的符节说:“恨不以此授卿,以究大事。”不久即被任命为奋武将军、假节、监青州诸军事。甘露二年(257年),诸葛诞在寿春叛乱,奉命统领青州诸军,并督兖州刺史州泰和徐州刺史胡质,选精锐部队为游军,在寿春外围防备东吴支援。不久东吴派大将朱异、丁奉等支援诸葛诞,朱异将辎重都放在都陆,以轻兵进屯黎浆,率军大破朱异;此时泰山太守胡烈以奇兵烧毁朱异在都陆之辎重,朱异唯有收拾残兵退还。孙綝后来斩杀朱异,并撤兵。诸葛诞无外援,突围又失败,最终于次年败亡。寿春收复后,升任镇东将军,封东光侯、假节。甘露四年(259年),代替王基兼领都督扬州诸军事。后来先后升任征东大将军和骠骑将军。[3]

咸熙二年(265年),司马昭逝世,司马炎继位,与陈骞多次称曹魏历数已尽,劝司马炎进位为帝。后又参与司马炎受魏元帝曹奂禅让的事。西晋建立后,迁任大司马,进封乐陵郡公,加侍中。[4]

疑谋叛乱

自诸葛诞叛乱失败后,便奉命镇守淮南地区,在任勤于事务,又以威德服人。但淮北监军王琛看不起出身卑微。泰始四年(268年),当地有童谣说:“宫中大马几作驴,大石压之不得舒”,王琛因而密奏与东吴通讯卖国。司马炎接到密奏后,加上早前有观察云气的占卜师说“南方有大兵起”,于是十分疑惑。此时荆州刺史胡烈上表奏东吴打算大举进攻,亦收到东吴要进攻的消息,于是修筑堡垒阻截水流,加强防守。司马炎更为担心,虽然羊祜坚信不会谋反,但司马炎仍然感到疑惑。适逢之子石乔被召见后多日没来,司马炎则认定要叛乱,打算暗地讨伐,下诏说不料形势,烦扰百姓而罢免他的官职,并派太尉义阳王司马望率大军征还他,又命琅邪王司马伷领兵由下邳移驻寿春,都准备在叛乱时镇压他。见此,用属下孙铄的计谋,离开军队,并到都亭待罪。司马炎此时才不再防备叛乱。后回皇宫见司马炎后回到府第。至此都没有怨恨司马炎不信任他,反而为无法做好职位为而感到耻辱。[5]

升任司徒

被罢免后,郭廙上书为抱不平,认为朝廷应升为司徒,司马炎接纳并立刻任命为司徒。[6]在职忠诚勤政,司马炎都十分信任他。[7]泰始九年(273年)二月癸巳日(《晋书·传》作泰始八年),逝世[8],司马炎于朝堂举行哀悼仪式,又赐钱帛和丧葬物品。司马炎更乘车送灵柩到东掖门外。谥武公。[9]

轶事典故编辑

司马懿亦曾因为好色薄行而感到不满。

高贵乡公曹髦在位时,因事入朝。临走时拜辞皇帝,与他相谈了一整天。出来后与司马昭说曹髦是“非常主也。”数日后曹髦冲击司马昭,为成济所弑。

历史评价编辑

《晋书》赞:“何(曾)石(苞)殊操,芳饪标奇。”

郭玄信:“子(、邓艾)后并常至卿相。”

司马师:“苞虽细行不足,而有经国才略。”

郭廙:“前大司马苞忠允清亮,才经世务,干用之绩,所历可纪。”

温庭筠:“羁贱,早遇何曾;魏武尊高,猥知徐晃。其後咸成哑,讫立鸿勋。简册增辉,尊彝动彩。”[10]

吕思勉:“此外晋初元老,如、郑冲、王祥、荀顗、何曾、陈骞之徒,非乡原之徒,则苟合之士。此等人而可以托孤寄命哉?”

子孙后代

诸子

石越,长子,早死。

石乔,次子,历任尚书郎、散骑侍郎。因石乔受召见而久久不朝而令司马炎误以为叛变,因而被废。后与弟弟石崇一同在八王之乱时被诛。

石统,三子,嗣子,历任射声校尉、大鸿胪。

石浚,四子,官至黄门侍郎,西晋名士,早死。为官清廉,为人谦恭,受到舆论好评。

石俊,五子,官至阳平太守,早死。年轻时有很好的声誉。

石崇,幼子,二十岁时就任修武县令,在当地颇受好评。回朝后,任散骑郎,不久升为安阳太守。西晋伐吴时石崇立有战功,封为安阳乡侯,石崇勤奋好学,任郡太守时虽公务繁忙,仍好学不倦。以后又升任荆州刺史,南中郎将、领南蛮校尉。石崇后成巨富,因和皇室贵族斗富,颇受议论,其外甥欧阳建又和赵王司马伦有隙,本人又和朝中新贵孙秀争其宠妓绿珠。后孙秀司马伦联手害死石崇。

诸孙

石超,石乔子,八王之乱时是成都王司马颖麾下将领,为折冲将军,迁中护军,以功封侯,任镇武将军、中护军。最后与范阳王司马虓作战时战死。

石熙,石乔子,永嘉年间曾任太傅、东海王司马越参军。(《晋书·司马遂传》:成都王司马颖以司马缉为建威将军,与石熙等率众距王浚,[司马缉]没于阵,薨。)

石顺,石统子,官至尚书郎。

;

返回首页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Copyright 2021宝石小说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