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英向刘诚介绍了一下正确养殖白梅花的方法,谢家兄妹在旁边听着,倒比刘诚学得都快。听了一遍,谢林就跟谢兰走到花丛中,照顾那些白梅花去了。刘诚却还没有听明白,直到白英说第三遍,这才记住。
“原来还有这么多的门道,”刘诚感慨道,“连土都有讲究……怪不得我种的花时常有死掉的。”
种花对土壤的酸碱度、温度、湿度、光照等条件都有要求,不同的花要求还不一样。想让白梅花活下来并不难,难得是种出美丽的花来,这就要看花匠的手艺了。
按照白英的要求,四个人用了一下午的时间,才把这数百盆白梅花都重新修整了一遍。土壤不适合的换土,缺水的洒水,缺肥的施肥,直到天黑,才终于忙完。
因为棚子还没有搭起来,四人不得不再把白梅花搬进花房里,避免夜里冻坏。做完了这些,四人都累得不行了。
“快过来吃饭吧!”吴氏做好了饭,招呼道。
“不用啦,我们回家吃就好!”谢兰笑道,“我家里还有爹娘,我得给他们做饭去呢!”
“我也是,我爹也等着我回去做饭呢!”白英也道。
当下,告别了刘诚夫妇,白英和谢家兄妹一起回到谢家庄。
“姐姐,这种花还真辛苦,要不就不要做了吧?”路上,谢兰劝道。她只帮了一个下午的忙就很累了,让白英天天做这些,还不累坏了?
“刚开始累一点儿,等棚子搭起来,每天浇点水就可以了,不会天天都很辛苦的。”白英解释道,“不用担心我,这点儿活对我来说很轻松。”
她在现代要照顾的花朵可比这多得多了,不过那时有很多设备,浇花、施肥什么的都是自动进行,不用她动手。
在古代种花,是不会有这些方便的设备的。而且肥料也不全,需要什么肥料,她都得绞尽脑汁地找一些替代品,这是最麻烦的。
“以后如果需要人帮忙,就尽管来找我!”到了家门口,谢林说道,“我平时也没什么事儿,你不用客气!”
“嗯,谢谢!”白英点头,“今天多谢你们帮忙了,要不一下午可做不了这么多的活!”
“都说了不用客气!”谢林笑道,“举手之劳,好啦,你回家吧,干爹在等你呢!”
白英这才推门进了自家院子,见厨房里亮着灯,颇有些奇怪。郭天海几乎不会做饭,平日里最多也就帮着烧火而已,为什么会在厨房点着灯呢?
她走进厨房,一眼就看到郭天海正站在案板前,跟一团面奋战着。那团面被他揉得乱七八糟,惨不忍睹,可他还不放弃,用力地揉着。
“爹,你在干吗?”白英走到郭天海身后,好奇地看着那团被虐得惨兮兮的面团,“你是跟这面团有仇吗?”
郭天海回过头来,白英忍不住“哧”地一声笑了出来,只见他的脸上沾了许多面粉,眉毛、胡子上都是,样子颇为滑稽。
“我……”郭天海有些尴尬地看着手里的面团,“这面团真不听话,我就是想做碗面嘛……”
白英知道郭天海是想做饭给她吃,心中有些感动。这老头儿自己一个人生活时,都是随便对付着过,从来没有想过去好好地做一顿饭。看他这笨拙的手艺,只怕是头一次做面条吧?
她知道郭天海打心眼里疼爱她这个女儿,心中也已经把他当成了亲生父亲一般。
她上前拿起那面团,笑道:“我来吧,你去帮着烧火!”
郭天海无奈耸肩,要等他做出面条来,只怕年都过完了。虽然心里很想亲自做碗面给女儿吃,但实在是心有余而力不足啊!
白英拿起面团,在手中揉了几下,又加了点儿水,那面团很快就变成干干净净的一团。再用擀面杖擀几下,面团就成了面皮,划上几刀,面条就出来了。
郭天海已经烧开了水,白英把面条放进水中,再放上些香料、青菜,水滚了几下,热气腾腾的面条就可以出锅了。
父女二人便围在厨房的饭桌前吃饭,郭天海感叹道:“我闺女的手艺真好啊!要没有你,我连口热面条都吃不上!”
白英笑了笑,“女儿照顾爹,不是应该的吗?”
次日,白英再去刘诚家时,就不叫上谢家兄妹了。虽然这二人很愿意帮她的忙,但她也不好总麻烦别人。
白梅花经过昨日的重新修整,已经不需要再做更多的工作。冬天的花不用浇太多的水,所以白英只要帮着刘诚把花搬出来晒晒就可以了。
“毛毡集市上有卖,我明天到集市上买就可了,”刘诚想到昨天白英所说的花棚,“就是这架子……要怎么搭啊?村里的木匠会不会做?”
“这个……我回头画一个图纸,拿给木匠看看吧。”白英道。
她今天的活不多,把花搬出来,再等太阳下山了搬回去就好了。帮着刘诚把花完全搬出,又挑出几盆有问题的花,修整一番,白英就离开了刘诚的家。
Copyright 2021宝石小说All Rights Reserved